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考高分复读现象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高分复读现象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状元称:复读生活不堪回首

“如果现在让我做选择,即便我知道自己来年可以成为状元、考上清华,我也绝对不会再去复读了”。

2008年高考得了610分、2009年考出693分、以河南省理科状元身份考入清华的庞博这样说,态度决绝。

庞博毕业于河南省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他的高三同学里几乎有一半人加入了复读的行列。“我复读那年,我们学校的复读班有6个,大概五六百个复读生,而正常高三毕业班也才八九个班级。”复读一开始,他就在课桌旁边铺了一张报纸,结果高考前,上面的卷子摞了半米多高,比他第一年参加高考时,做题量增长了一倍。

2009年,庞博成为禹州市从恢复高考以来当地第一个省状元,学校给他发了2万元奖励,他还同时拿到了清华大学的一等奖学金。等他到了清华,同学们很惊讶他的复读身份,“复读也能考状元?”这是大家普遍的态度。

他后来得知,复读的状元并非他一个,同学中有悲壮复读故事的也大有人在。跟他同年进入清华的一个新生,曾经是他高中的学长,那人为了考清华连续复读了4年。

高分复读现象:缘何愈演愈烈

去年被清华大学录取的重庆市理科状元夏诗耀,曾从同济大学退学,他复读冲刺清华时“做题三个月,用完百支笔”一度被视为复读生格言。四川考生罗海灵为考上清华,也选择了从复旦退学复读。而云南宣威学生赵庆虎为进清华大学,甚至放弃北大、复旦和北航3次录取,连续复读了3年……

湖北教育厅原副厅长、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认为,愈演愈烈的高分复读现象与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复读学校对考上“清华北大”学生的高额奖金诱惑密不可分。

一面是高考复读生的慷慨悲壮,一面是欣欣向荣的高考复读经济。当教育观察家把高考复读当作一种社会病来解析的时候,当事人却又苦衷。

大多数复读生都将自己的复读归结为“赌博”:代价是一年或几年青春年华,赌赢了就是后半生的幸福。

一半复读生:

有强迫倾向、焦虑倾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所教授王极盛,15年来一直研究复读生这个群体。他曾经走访过不少复读状元,也对复读生的行为特点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和分析。2002年全国60多个省级状元里有8个复读生,理科3个、文科5个。他认为这个数字还是很可观的。

他把复读生概括为3种:除了真正因为实力落榜的.还有发挥失常落榜的和非清华北大等特定大学不考的。据他观察,第一种学生经常坚持不到高考就放弃了,实际上成绩比较好的群体,才是复读大军的主力。

他以北京市4万名应届毕业生和复读生为对象做过一次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复读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占总数的47.1%;应届高三生心理存在问题的占总数的28%;复读生情绪不稳定的占62%,高三生占35%;复读生不适应周围环境的占59.5%,高三生占36.7%;复读生有强迫倾向的占52.1%,高三生占33.2%;复读生有焦虑倾向的占49.4%,高三生28.6%。由此可以很明显看出,复读生的心理问题比应届高三生大很多。

复读生内部,心态的两极分化也很严重,导致的结果完全不同。

2000年甘肃省文科状元郭洋上了北大法律系,她曾经对王极盛说,“我第一年还很幼稚,就因为讨厌高中数学老师,数学不好好学,因为偏科总分只考了476分。复读的一年就拼命做数学题,一共做了8本书,没心没肺地也不想别的,压力反而比别人少。”

2008年,北京一位王姓考生第三次参加高考。他第一年复读的时候考了600多分,被湖北大学录取了他不去,非要上北大。第3次高考时刚开考10分钟,他说胸疼。监考老师赶紧请医生给他注射了安定剂。感觉好一点,监考老师说“那在备用教室继续考试吧”。刚听到“考试”俩字,他就满嘴吐白沫、四肢抽搐。上救护车前他还撂下一句话:“我明年还参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