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应用PDCA循环实现我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可行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用PDCA循环实现我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可行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3年1~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32个病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6个病区,分别采用常规管理及pdca循环对高危药物进行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两种管理方式实施后高危药品安全管理评分情况。 结果 与常规管理相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病区、高危药品目录、标准化流程、专人管理、专册登记、专区存放、专用标识、定量管理、定期查对、有效期管理、不良事件报告等各项评分及药品管理总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在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药品管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高危药品;PDCA循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5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a)-0141-03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realization of high-risk drug safety management by PDCA cycle in our hospital

LIANG Xueyin WEI Li LUO Hongy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lan-do-check-action (PDCA) cycle in hospital high-risk drugs management. Methods 32 wards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ur hospital" for short)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6 wards in each group, the high-risk drugs of two groups were managed by the routine management and PDCA cycle management respectively. The safety management scores of high-risk drug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o kinds of managem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by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The ward, high-risk drug list, standardized processes, personnel management, specialized register, storage area,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regular check, valid management, adverse event reports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were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risk management PDCA cycle of drug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managem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risks of accidents.

[Key words] High-risk drug; PDCA cycle; Safety management

高危药品的概念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于1995首次正式提出,即由于错误使用而有很大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危险的药物[2]。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物不会比其他药物常见,但其后果却严重得多。ISMP于2000年提出了5类高危药品后,又于2003年12月公布了包含19个类别及14种药品的高危药品信息。2008年,ISMP又公布了最新的高危药品种类,包括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静脉用镇静药及麻醉剂、吗啡类镇痛药、神经肌肉阻断药、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静脉用抗凝药、溶栓药、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静脉用和口服化疗药、静脉用造影剂等19类高危药品及胰岛素制剂、缩宫素注射液、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等13种高危药品[3]。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中具有高风险,使用不当会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意识到要降低此类风险,并且在严重后果发生前采取行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保证患者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开展治疗行为的前提,世界卫生组织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高危药品管理作为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我国许多医疗机构只是注重对品、及毒性药品的管理,而对高危药品应用中存在的高风险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策划-实施-检查(PDCA)循环起源于美国工程师、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提出的PDS(plan,do,see)雏形,后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wards.Deming)改进并运用于质量管理的过程,故又称为“戴明环”。PDCA循环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①P(plan)策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②D(do)实施,就是具体运作,实施计划中的内容;③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明确效果,找出问题;④A(action)改进,即总结成功经验、制订相应标准,并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应用PDCA循环的科学管理方法,能促使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发展,有效提升医院安全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实现医疗质量及安全的持续改进[1]。为此本研究将采用PDCA循环干预高危药品管理,旨在提高药品管理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32个病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6个病区对高危药品按照常规管理,另一组16个病区对高危药品采用PDCA循环管理。

1.1 常规管理

2013年1~12月我院对高危药品实施常规性管理,即按照以往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1.2 PDCA循环管理

2013年1~12月我院对高危药物采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P制订医院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制度;完善医院信息系统(HIS),对高危药品采取警示措施;建立HIS药师工作站。

1.2.2 D①针对高危药品建立医、药、护三位一体管理组织;制订医院高危药品目录清单,管理原则及标准化操作规程。②医务部组织医务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知识及技能培训;药学部负责相关资料整理和宣传。③药学部与信息科联合开发软件,完善HIS。逐步实现对每一种高危药品采取警示提醒,如药品过敏核查、剂量过高、溶媒使用、妊娠用药、根据患者肝肾功能使用合适剂量等;信息科提供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支持;药学部利用国家药典、药品说明书及参考临床诊疗指南和标准治疗方案等提供相关药品信息;图书情报人员提供相关文献检索。④系统建模,建立HIS药师工作站。模块包括静脉药物配置审核与反馈、血药浓度监测查询、异常处方通报、药物咨询系统回复、药品不良反应通报与回复等。

1.2.3 C①医务部督促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督。②建立药品安全管理考核机制,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医疗质量考核;由药学部、医疗质量安全部等检查和落实;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护理质量考核;由药学部、护理部等检查和落实。③由药学部起草HIS中高危药品的警示措施,提请临床科室会稿,与医护达成共识后提交药事委员会,经过充分论证后在HIS中运行。

1.2.4 A①对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临床。②每月总结高危药品管理和使用情况,在医疗质量报告中向全院通报,要求整改。③药学部、护理部等对改进效果进行不定期的再抽查。④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把效果好的经验提炼为标准,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从而健全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给药操作程序,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完善HIS中高危药品的警示措施,方便临床操作;不断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减少用药差错的产生。

1.3 评价标准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高危药品目录、标准化流程、专人管理、专册登记、专区存放、专用标识、定量管理、定期查对、有效期管理、不良事件报告等项目。由管理小组成员进行调查评分,每个项目分值为0~10分,0~4分为差,5~7分为合格,8~9分为良好,10分为优秀,分值越高,管理质量越理想。管理总评分=各条目分值相加/总项目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常规管理相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病区,高危药品目录、标准化流程、专人管理、专册登记、专区存放、专用标识、定量管理、定期查对、有效期管理、不良事件报告各项评分及药品管理总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中国医院协会在2007~2013年的患者安全目标中均提出“提高用药安全”的要求,还指出“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2009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建设与管理指南》和《医院药事管理检查标准》中更明确提出了医疗机构要加强高危药品管理的要求。

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贯穿于诊疗全过程,包括医师开具处方、录入电脑;药品的贮存和摆放;药师调剂、交付药品;护理人员给药等[4]。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高危药品差错的发生,如自动药品分发机、计算机辅助医嘱系统、遵循临床诊疗指南和操作规程、使用标准的治疗方案、临床药师的参与等[5]。2010年,我院已经基本实现电子处方,通过对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频率等重要选项值进行限制,还特别为高危药品设置了提示信息,有效提高了处方的安全性,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我国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探索,如屏障技术[6]、SHELL模式[7]等。而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是一种标准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方式,能够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整改转移到事前防范。PDCA循环要求全员参与,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些问题,完成一定安全目标,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8-9]。

本研究把PDCA循环应用到医院的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把医院的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大的PDCA循环,各临床科室的管理计划、实施、检查、修订就是一个个小的PDCA循环,各小循环不断转动上一级循环,大环带小环、小环保大环,不断总结经验,把效果好的提炼为标准,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并且与医院的HIS相结合,对每一种高危药品采取警示措施,以及建立HIS药师工作站,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用药体系,把高危药品引起的用药差错风险降到最低,不断提高医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水平[9-10]。

通过对实施PDCA循环前后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效果进行对比,显示出本研究对提升医院药物治疗安全水平,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提高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危险性的认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能够真正实现用药风险的最小化,减少医疗费用,和谐医患关系,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汪连香,杨春丽,彭小兰,等.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31-132.

[2]Patient SA. High-alert medications and patient safety [J]. 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1,3(4):339-340.

[3]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 ISMP's list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 [EB/OL]. http:///Tools/highalertmed ications.2008-11-12.

[4]Shlom EA,May SK. Managing high-risk medications:implementing medic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 7.10 [J]. Hosp Pharm,2006,41(5):470-476.

[5]IOM(Institute of Medicine). Preventing medication errors:quality chasm series [M]. 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7.

[6]戴慧珊,施雁,龚美芳.屏障技术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9,23(9):2423-2424.

[7]贺尔.应用SHELL模式加强住院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J].海峡药学,2011,23(9):239.

[8]徐新,王钦,胡汉祥,等.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医院药品报损率[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318-320.

[9]张吉菲,朱江,顾晓玲,等.加强住院药房药品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79-180.

(收稿日期:2014-01-12本文编辑:任念)

[基金项目] 广东省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编号20131 A0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