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腹股沟疝186例诊治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腹股沟疝186例诊治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65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3-0081-02

对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186例腹股沟疝行手术治疗,在行疝囊高位结扎同时修补术,操作简便,复发率低,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6例,男170例,女16例,2~8岁126例,50~60岁36例,65~70岁24例,右侧腹股沟斜疝96例,左侧32例、双侧8例,直疝35例,股疝15例,其中嵌顿疝11例,均无肠环死。全部行疝囊高位结扎术,10岁以下患儿加以内环口修补术,10岁以上腹股沟加强后壁修补术,15例股疝行腹环修补术。

1.2 方法:较小儿童以静脉复合组为主,其余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取腹股沟斜切口,均5cm左右,逐层切开,95%病例在精索上方找到疝囊,切开回纳容物,近端游离至腹膜外脂肪组织的疝囊颈处,切断近端。行高位疝颈缝扎,远端疝囊敞口开放,彻底止血,10岁以下儿童于结扎的疝颈以下检查到腹横筋膜,缝合1~3针,以缩小内环口,10岁以上游离精索,将联合腱在精索下方缝合至腹股韧带上3针,以加强后壁,注意缝扎适当不影响精索血液循环,逐层缝合至皮肤。

2 结果

2.1 并发症及处理:本组术后无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近期并发症发生,仅有18例阴囊轻度水肿,局部热敷后自行吸收。

2.2 随访:本组病例全部6~7d折线,随访时间1~3年,术后复发1例,1例因老年人患有慢支炎,经咳嗽于术后5个月复发,1年后经慢支炎治疗控制后再次手术,现无复发,其余病例未发现萎缩及坏死。

3 讨论

3.1 小儿腹外疝最常见的是腹股沟斜疝,主要原因是在在胚胎发育中腹鞘壮突未闭合,可诱发形成斜疝,同时早产儿或低体重儿腹股沟区解剖缺损,腹横肌、腹内斜肌、腹直肌发育不健全,松弛、薄弱,也是导致腹股沟疝发生的重要因素。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复发率1%~2.5%,因此在行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行内环修补术,加强了腹肌对抗力量,效果好。本组小儿病例未有复发。内环修补术后,腹横筋膜裂隙减少了复发机会。此操作简单,不需要扩大手术创面,对10岁以下患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人疝重视腹横肌及内环的修补。腹股沟疝对筋膜松弛有破裂缺损,保证其完整是疝修补的原则。修补内环外侧区时缝合拉拢腹横筋膜十分重要。本组成年疝均在疝囊高位结扎的基础上,将精索游离,把联合腱和腹内斜肌腱膜在精索下方缝合到腹股沟韧带上2~3针,以加强后壁。女性患者利用联合腱,腹内斜肌致腹股沟韧带上2~3针,加强海氏三角的薄弱。现在提昌无强力疝修补术。是对传统疝修补术的改进,其适应证宽,手术方便简单,并发症少,病人术后可早期活动,术后复发率低,但在我们基层生卫尚未推广,本组成人病例疝囊高位结扎加强后壁修补术,复发率很低,结合农村卫生条件,此方法比较适用。

3.2 疝修补术要求疼痛轻,康复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所以术中手术野要显清晰,防止损伤血管神经、膀胱、肠管、精索及输精管,在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外环时,注意不损伤髂腹下神经、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生殖支,结扎疝囊颈时应避免损伤肠管,修补联合腱时进针不能太深,防止穿破膀胱,缝合腹股沟韧带时尽量提起使之离开血管,在分离疝囊时要耐心细致,尽量避免损伤精索、小血管和输精管,术后应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防止便秘,严重咳嗽,控制好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均可减少术后复发。

【参考文献】

[1] 戴显伟,彭承宏等.外科学.人民出版社,1991:270.

[2] 段体德.小儿腹股沟斜疝及并发症防治.临床外科杂志,1998,6(4):186.

[3] 陈玉祥.腹股沟疝514例诊治体会.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1,8(3):150.

[收稿 200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