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播发射机房电击防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播发射机房电击防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击伤害及防范措施。重点介绍了对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手段。通过连接PE线接地并自动切断电源这种方法可以把间接接触时预期接触电压降至50V安全电压以下,从而保护人身安全。

【关键词】电击 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 接地故障保护 预期接触电压

一、电流通过人体时的效应

人体所能感觉出的最小电流值在0.5mA,此电流值与电流通过的时间无关。当人用手持握带电导体时,如果流过手掌肌肉的电流超过一个阈值,手掌肌肉的反应将是紧握带电导体而不是摆脱带电导体,从而使电流得以持续通过人体。导致此效应的最小电流称作摆脱阈值,此值因人而异,IEC取平均值为10mA。如果不能摆脱带电导体,在较大电流长时间作用下人体将遭受伤害甚至死亡。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心室纤维性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电击防护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接触防护,另一类是间接接触防护。直接接触,是人体直接与带电部分的接触;间接接触是指人体与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的接触。

二、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对直接接触防护措施的思想就是使人体不通过电流或限制人体通过的电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如将带电部分绝缘;设置遮拦或外护物;设置阻挡物;置于伸臂范围以外;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附加的保护等方法。

直接接触防护方法是比较简单固定的。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电击伤害大多是由于间接接触引起。而对间接接触防护的措施又需要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两方面配合,下面就从设备防触电保护谈起。

三、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

0类设备仅靠一层基本绝缘来防电击,且不具备经PE线接地手段。这类设备只能在绝缘场所内使用,不然就需用隔离变压器作电气分隔来供电,以防电击事故的发生。目前0类设备已渐淘汰。Ⅰ类设备不仅有相线,N线还有一根PE线。它借助自动切断电源并经PE线接地而实现间接接触电击防护。Ⅱ类设备除了一层基本绝缘外还有第二层绝缘以形成双重绝缘,或采用相当于双重绝缘水平的加强绝缘,如带塑料外壳的家用电器都属Ⅱ类设备。Ⅲ类设备防间接接触电击的原理是降低设备的工作电压,使发生接地故障时或人体直接接触带电导体时,接触电压都小于接触电压限值,因此这种设备兼防间接接触电击和直接接触电击。Ⅲ类设备的额定电压规定不大于交流50V。对防间接接触电击而言,可按其是否采用自动切断电源并连接PE线接地而分为两类。由于Ⅰ类设备的防电击措施简单有效,使得Ⅰ类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只有Ⅰ类设备需要采用接地故障保护的来达到间接接触防护。

四、接地故障保护

在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中有TN、TT和IT三类系统。不同的接地形式有不同的保护要求,TN系统是最常用的一类接地系统。下面以TN系统为例介绍在TN系统中Ⅰ类设备接地故障保护。根据JGJ-16-2008规定,设备所在环境为正常环境,人身电击安全电压限值为50V,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建筑物内应作总等电位联结。

TN系统接地故障保护的动作特性应符合下式要求:

Zs・Ia≤Uo

式中Zs――接地故障回路的阻抗 (Ω);

Ia――保护电器动作电流(A);

Uo――对地标称交流电压(方均根值)(V)。

在建筑物内作总电位联结(MEB)可以有效降低接触电压,那么MEN和重复接地哪个效果更好呢,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某建筑物用TN-C-S系统,PEN线进户分PE和N线,并设人工重复接地RA为10Ω,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RB为4Ω,各段电阻值如图所示。

可见建筑物作总电位联结比作重复接地更能降低接触电压。虽然作了总电位联结后接触电压仍高于50V,但可以继续在电气设备附近作局部等电,完全可以把接触电压降至50V以下,确保人身安全。

五、总结

当大于一定阈值的电流通过人体后,会对人体产生电击伤害。电击伤害的防护分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对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措施主要是阻止电流通过人体或限制电流通过人体。对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措施一方面要求电气设备有一定的防电击措施,另一方面在电气装置的设计中也要考虑防电击措施。通过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作等电位联结能更好的降低预期接触电压。

参考文献:

[1]GB16895.21-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

[2]JGJ-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3]《建筑物电气装置500问》

[4]《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