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互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互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中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核心工作。创造思维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的特点,思考问题具有突破常规、新颖独特的具体表现,而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本文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思维。

首先在学习中互助合作,对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讲错了也不要紧,对学生的专业进行小评、互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争议。掌握扎实、完整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学习技能是学生获得成功和保持兴趣的重要条件。六年级的学生到了毕业考之前,由于有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和教师对六年来数学知识系统的复习及详细的指导,学生的知识比较完整和条理。这一阶段许多原来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多的同学喜欢学习数学。这样的现象在其他年段也存在。这些现象启发我们,如果学生掌握比较完整和扎实的数学知识,必然直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促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

另外大胆进行课堂中结构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对每堂课精心设计,努力进行课堂结构的改革,让学生体验到“创新”。课堂结构的改革主要体现在:

1.导入要“新”。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碰碰壁”,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要使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课堂结构的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允许学生尝试、出差错,然后自行解决错误。

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实践思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1)让学生看书自学,再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并汇报实践操作的体会。有的学生初学画圆没有成功,教师让他们说出原因,圆规针尖滑动画不好,需要固定圆心,圆规两脚叉开的大小画圆时发生变化,所以画的不圆,叉的大小要固定不变。(2)让学生在一张纸上不同的位置分别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再问:这两个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大小也不同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得出:定点决定圆的位置,定长决定圆的大小。

(3)用尺子在一个圆内让学生分别画出圆的半径和直径,提问:你能画出多少条?在画圆的半径与直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圆的半径和直径各有无数条,从而得到圆作为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学生通过以上实践操作,不仅发现了问题,而且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

鼓励创新,唤起创新的欲望,激发创新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创新,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解题的积极性。

三、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要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机会。首先可以从数与计算这一类学习难度较低、前后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开始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比如:学完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后学习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再者,让学生学习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比如:周长、面积、体积、统计图等。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习目标,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经过前两阶段的训练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掌握一些自学方法,这时便可以让学生自学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但这一阶段仍然需要教师的辅导和学生的合作。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联想、勇于创新。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想象。在教学直线、射线、角时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想象“无限延伸”。

2.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累积了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出现的灵感,对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并用交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在学习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时有这样一道题:把3/7、6/11、4/9、12/25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分数化小数或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比较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启发他们倒过来看看,再想想还可以怎样比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创造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共同从课堂教学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