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房屋建筑学》课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房屋建筑学》课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进行了探讨,即利用身边建筑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利用施工现场创设情境、利用建筑图样创设情境以及利用建筑模型创设情境。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境;房屋建筑学;施工现场;建筑图样;建筑模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07-03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学生对建筑的认知、建筑设计意识的形成、表达设计构思能力的培养等等,都与该课程教学密切相关。其理论性、系统性、专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感到复杂深奥、晦涩难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情境教学法可以改善《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质量。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讲授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关键在于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主要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对以下几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了尝试。

利用身边建筑创设情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利用贴近生活的身边建筑创设教学情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收效甚好。

教学实例1:教学内容——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教学情境创设:先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对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结合身边建筑完成至少两种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各一种)的建筑设计过程分析,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建筑设计的理念。身边建筑,不仅包括学生熟悉的宿舍、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还包括住宅、医院、商场、火车站等不同类型的建筑,教师当然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定建筑类型,并对建筑设计分析提出难度适中的要求。例如:(1)理解建筑物的单个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是如何满足功能需求的,它们又如何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2)观察建筑物的各个立面以及立面上的所有细部构造,特别是门窗的设置、出入口的处理等,体会美学中的统一、均衡、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虚实等构图法则。(3)体会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教学效果:抽象的设计原理、枯燥的构图法则与身边熟悉的建筑物联系起来,变得通俗易懂。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利用国内外知名建筑的相关视频、动画等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学实例2:教学内容——建筑的发展史

教学情境创设:课前,教师通过查阅整理大量的建筑实例,精选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制成课件。课上播放时,教师加以适时引导,启发学生有所侧重。如,在介绍当代建筑时,鸟巢、国家大剧院、台北101、帆船酒店、西尔斯大厦、香港中银大厦、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上海中心大厦等知名的大跨度建筑和高层建筑都通过课件引入课堂,赏析之余,启发学生体会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以及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从而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效果:多媒体使古今中外的优秀建筑作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尽收眼底,可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利用施工现场创设情境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为教学情境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实例3:教学内容——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教学情境创设:可依托社会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校外实训等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进入施工现场,把施工现场作为教学情境,真实而直观地感受到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如,在学生生产实习时,恰逢某工程的屋面工程施工,学生亲眼目睹了该工程屋面基层处理和防水卷材的铺贴全过程,这样,学生对防水卷材以及其施工过程中的铺贴方向、铺贴顺序、搭接处理都有了感性认识,对水落口、檐口等屋顶细部的防水施工工序也有了一定了解,对屋面防水的构造组成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认知,不再是死记硬背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的先后顺序。

教学效果:抽象的构造做法,复杂的施工工艺,在施工现场,一切都变得形象直观。

利用建筑图样创设情境

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在建筑工程领域,设计人员用图纸表达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施工人员按图纸组织施工,读不懂图纸就像文盲一样无法胜任工作。学生的读图能力最终是由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的能力来体现的。因此,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建筑图样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会建筑构造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读图能力,是值得任课教师重视的。

教学实例4:教学内容——墙体构造

教学情境创设:教师事先准备一套完整的某工程的施工图样,结合图纸介绍施工图的组成及阅读顺序等基本识图知识,然后,重点结合建筑施工图来创设《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情境。按照阅读建筑施工图样的顺序,即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构造详图等顺序指导学生读图,教师尽量结合图纸依次讲解各部分建筑构造。比如,在讲解建筑底层平面图时,先告诉学生图上哪些线条代表墙体,图中墙体的类型、墙厚等,然后再系统介绍墙体构造的理论知识,包括墙体所用材料、类型、细部构造做法等。这样,就使学生能把繁琐的墙体构造与图纸对应起来,在掌握其构造知识的同时提高读图能力。此外,还可以结合课程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例如,一方面,要求学生除绘制CAD建筑施工图外,手绘一部分图纸,加深学生对图上每一条线的含义的理解,进而逐步适应阅读和绘制抽象的施工图纸;另一方面,在答辩环节提高要求,不仅考核学生对建筑构造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侧重考核学生识图和用图纸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教学效果:具象与抽象相结合,把建筑物各大组成部分的基本构造、实际做法与工程图纸的识读紧密联系起来,对学生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利用建筑模型创设情境

建筑模型可以立体直观地反映房屋及其构件的真实构造,能反映构件的连接关系。利用建筑模型创设教学情境是对其他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教学实例5:教学内容——节点构造

教学情境创设:借助模型实训室,或依托专业课课程设计、结构设计竞赛等,让学生亲手制作建筑物的实物模型,可促进学生对建筑构造组成、建筑结构知识的领悟,进而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如笔者曾指导一组学生参加浙江省第九届“设计院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要求利用指定的材料(木材和502胶水等),设计并制作一个4层的建筑模型来承受一定的基础动力作用。在模型加载试验过程中,由于节点的性质混淆、制作工艺不够精细,很多精心制作的结构模型因为节点的破坏、支撑的不合理设置而失效,这无疑使学生对结构的传力路径、结构的稳定性等结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尤其是认识到节点是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节点处往往应力集中明显,受力复杂,更容易引发结构失效。这样,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繁琐的建筑细部构造的重视。此外,该动力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时,要求各层须铺设楼面板且顶层四周必须布置女儿墙、围栏等围护结构或构件等,无疑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应建筑构造的理解。

教学效果:建筑模型的设计、制作过程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表达的过程,该过程有助于不同专业课程间的有机融合。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手段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因地制宜,精心策划,勇于尝试,方能创设出教学效果理想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第3版)[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陈燕菲.《房屋建筑学》课程教材改革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7,10(10).

[4]杨扬.《国际贸易》课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5):52-54.

作者简介:

田美灵(1977—),女,山西原平人,硕士,浙江海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力学、混凝土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