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区教育的领头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区教育的领头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教师节,山东省平度市祝沟镇沙埠小学的丁万寿同志获得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他是扎根山区教育无数奉献者的杰出代表,是山区教育的领头雁

29年来,丁万寿以大山般的情怀,用智慧与汗水诠释了自己人生的执著追求,用坚守与信念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崇高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先后获得了从平度市到全国的几十项荣誉;200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德育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成名后的丁万寿,没有丝毫的浮躁,他一如既往地认认真真地做事,老老实实地做人,依然那么平实,那么执著。他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用丰厚的知识臂膀,扛起了大山的希望。

“勇士丹柯”:掏出自己的心来

20世纪60年代初,丁万寿出生于平度东北山区的一个小山村――水磨涧。这里曾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和革命老区,老区光荣的革命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成长,他从小就坚定了自己的信仰:长大后,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981年,丁万寿高中毕业后,怀揣着对山区教育的梦想,踏上了三尺讲台。因为他曾三次参加高考,都落榜了。痛定思痛之后,他认识到,是山区落后的教育未能让他走出大山。于是,他选择了当一名乡村教师,他曾动情地说:“我是大山的儿子,我要让知识的阳光照进大山,让大山的孩子看到希望。”就这样,丁万寿从代课教师到公办教师,再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员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高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的态度,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一干,就是29年。

1983年,他的工资每月只有45元。当时他曾经有数次离开大山和教育去赚钱的机会,但“生长于斯,建设于斯”的信念,终于让他选择并留在了大山。他爱教育,爱那些与之朝夕相处的学生,爱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说过,有时候我们的确不能掌握命运,但完全可以主宰自己。“在贫困的环境中,只要奋斗,同样能够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丁万寿在日记中默默地写道。他愿像高尔基草原故事中的“勇士丹柯”――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高高地举在头上!

杏坛耕耘:铸就非凡的人生

宏大的理想,总是背负着高远的人生。在教育教学这片充满希望的原野上,丁万寿用心经营着每一节课,用心去做着每一件事。

课堂上,他大胆运用创新理论成果,采取种种方式将每一节课上得精彩纷呈。根据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需要,对于抽象而又枯燥的知识,他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如在讲授“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小动物”时,涉及的概念很多。他就将“细菌”、“藻类”、“原生虫”、“放线菌”、“真菌”等归纳为“洗(细菌)澡(藻类)愿(原生虫)放(放线菌)针(真菌)”,让学生用谐音联想到:“洗澡愿意带着针――钓鱼”,顿时趣味横生,让学生经久难忘。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丁万寿刻苦钻研教材和教参,直至将每一个问题弄懂弄通。教学过程中,丁万寿努力发扬教学民主,实事求是,绝不敷衍塞责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倘若没有搞懂,他就会坦诚地说:“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他那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也为全校教师树立了典范。

上个世纪80年代,因山区教师资源紧缺,丁万寿就成了一位全能型教师。29年来,他任教过除英语以外的全部课程。在一间小屋里,他要同时教几个年级,还要兼任几门课程。

1991年3月,受驻地小学领导的委派,丁万寿成为沙埠小学的负责人。他深深知道,教学质量是关系孩子能否走出大山的重要因素。所以,他走马上任以来,依然战斗在教学的第一线,担任了《思想品德》课程,每周上8节课。他对教师的工作要求标准很高,他经常说:“干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只有用心去做,不畏困难,才能做得更好。”

为了让走出大山的孩子们蜕去方言的烙印,丁万寿没少动脑筋,他首先带头学说普通话。看电视新闻时,就跟着播音员大声地说。课前准备的时候,有拿不准的字就逐个查字典,将读音和声调标注在课本上。与此同时,他还带领全校教师一起学说普通话。每个周六,他都和老师们一起参加语委办的辅导。最后,沙埠小学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取得了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山区教育相对封闭。为了打破旧格局,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丁万寿颇费一番周折,终于让全体教师都学会了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山区教学走出了“教科书-黑板-粉笔”的模式,让大山的教师和孩子们,及早地看到了现代文明的曙光。

为了让山区教师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丁万寿从备课开始,抓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他不仅审阅教案,还不间断地听课,定期进行知识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讨论并加以改进,以确保课堂教学健康稳步发展。针对学校教师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为了打造一批新型教师,丁万寿还带领教师们不间断地外出听课,学习名师讲课风采,并在校内大力推出公开课,从听课、评课到再出公开课,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

墨海滔滔送走春夏秋冬,白雪纷纷迎来桃李芬芳。丁万寿和他的教师群体,凭着一份责任,一份良知,一份坚守,使得沙埠小学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毕业生,让大山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让山区的人民看到了大山教育的希望!

艰苦创业:图谋学校的发展

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得彩虹?沙埠小学教师崔雪梅,说起这样一段亲历的见闻。前年冬天的一个早晨,鹅毛般大雪铺天盖地,将沙埠小学紧紧包裹起来。她走进校门口时,发现有一个“雪人”正挥动着镐头,“砰、砰、砰”地在地上刨着什么,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丁万寿校长!当时,他穿得很单薄,却满头大汗。因为天太寒冷,地下自来水管冻裂了,全校师生供水中断。在丁校长的感召下,许多教师纷纷动手,当天就解除了用水难题。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据老教师们说,沙埠小学创建于1991年,当时办学条件极其简陋,但是在丁万寿校长的带领下,凭着他那种拼命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沙埠小学,终于挺立于大山之中!

大山的冬天,异常寒冷。学校资金有限,教室和办公室煤炉倒出的残渣,丁万寿都舍不得丢弃。他收集起来,筛出没有燃烧充分的煤渣,用土合成饼块,重新使用。他将烧开的热水,送到每个办公室和教室。师生们喝着这样的水,心里都感到暖呼呼的,大山的冬天不冷!大山的夏天,异常炎热。丁万寿和教师一起动手,在前排教室门前,栽植了垂柳;在后排教室门前,栽植了法国梧桐。教室门前,浓荫依依,孩子们欢快地跳跃,大山的夏天不热!为了校园卫生清洁,丁万寿还改进发明了一种“垃圾车”。原料是从废品市场廉价买来的地排车,找人将车上方加一个盖子。往里倒垃圾时,盖子会自动敞开;往外倒出时,又会自动关闭。这种车,很实用又灵巧得很,可谓是丁万寿的一大发明。

心系学校发展,以艰苦创业为荣。丁万寿走马上任领导岗位后,为扩建校舍,先后争取到3万余元的资金,和教师们一起动手,挥汗如雨,顺利完成扩建任务,改善了办学条件。如今的沙埠小学新建了实验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等专用教室,盖起了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和图书室,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标准化学校、平度市优秀等级学校和青岛市规范化学校。

科学管理:映日山花别样红

学校要发展,离不开科学有序的管理。在丁万寿的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平整地压着一张“学校常规工作要点”,密密麻麻地记录着15项常规工作:“每天早上或晚上做好工作计划;每天巡视班级及其他区域” ……毋庸置疑,丁万寿是管理工作中的有心人。

丁万寿做班主任时,读教育大师于永正、魏书生等的书籍,尝试写下了数十万字的心得与体会。他边学边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当今的孩子充满朝气,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只有赢得学生的拥戴,才会实现有效教育。他不断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方法:在学生面前,用“露一手特长”,以赢得学生的崇拜;用“竖起大拇指”,来赞扬学生的进步;用“蹲下来看学生”,与学生一起寻找错误所在。这些方法适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遵循了教育的规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数年来,他所担任的班级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班级风貌也总是蒸蒸日上,多次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

在担任校长期间,为实现学校与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合力,丁万寿非常注重对家长学校的管理与建设。他亲自为家长举行教子知识讲座,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凝聚了教育合力。后进生转化是教育上的老大难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丁万寿及时建立后进生档案,想方设法去引导开发他们,经常亲自去他们家看看,影响孩子进步的家庭因素有哪些,返校后立即召开相关教师的会议。经过努力,大批后进生得到转化,赢得了家长们高度评价。山区学校很容易出现学生流失现象,为挽回辍学的学生,数年来,丁万寿不管是狂风暴雪,还是雷雨交加,总是骑着摩托车与教师们一起去家访,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他不知摔倒了多少回,有几次险些掉进山沟里去。但为了学生,他还是义无反顾。

丁万寿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安全。生命安全,是每周一校会时必提的内容,就怕学生健忘,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好好学习、未来的抱负?”他每天都要围着校园转几遍,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一次,不知是谁在操场的平梯上,系了一个绳子扣,早晨教师从那儿经过时,都没注意到,却被心细的丁万寿发现了。课间操结束后,他立即召开师生会议,严厉地说:“我不知是谁系的扣,或许你是无意的,但请你以后不要玩儿这样危险的游戏,因为当你的脖子被绳子挂住,脚下又踩了空,你是甭想再活命的!”就这样,每天下午放学时,丁万寿和教师们都会把学生送出校门,送到通往学生回家的每条路上,直到学生消失在视线里,看着学生们安全地离去。每年暑假来临前,丁万寿都要头顶烈日,骑着摩托车穿梭于学校周围十几个村庄,调查、询问、查看不安全隐患,随记随画,并将结果绘制成“险点分布平面图”,张贴在宣传栏里,警戒学生,远离危险,提高安全意识。为之,家长们不无感激地说:“孩子在沙埠小学读书,俺们一万个放心!”

大爱无边:撒向人间的阳光

教育家们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人心灵深处。”沙埠小学,是一所充满爱的学校。生活在这所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是感到幸福的。

2005年4月,崔雪梅老师因病在医院做了手术。出院后,在崔召镇娘家休养。一天上午,丁万寿带着爱人和学校李主任,提着慰问品风尘仆仆地来到崔老师的家。学校到她娘家足有100里路,这让崔老师太感到意外了!像她这样年轻的教师,还未能为学校做出什么贡献,就受到学校领导的深切关爱,着实让她感动不已。

诸如此例,还有很多很多。学校里不管是谁病了,或是有了家庭困难,丁万寿都会找机会带着领导班子去看望慰问或帮助解决。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中写道:“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丁万寿就是这样的人!

丁万寿不仅关爱教师,也将爱的阳光撒向学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沙埠小学全体师生意义格外非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拳击项目选手王建政,就是丁万寿一手培育出来的好苗子。当年,王建政身体健壮,手臂也长,跟同龄人比赛扔石子,距离特别远。丁万寿觉得他是体育项目的好苗子,必须及时给予培养。于是,课外活动时间,就同他一起打篮球、掷铁饼、投标枪等,充分发挥他的优势。王建政不负厚望,先后进入青岛体校、山东省拳击队,后来,一举夺得全国拳击锦标赛75公斤级冠军,并成为山东省拳击队建立以来,首位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锦标赛的选手。“没有您当年的启蒙,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后来王建政看望丁万寿时,动情地说。关注特长生的培养,是丁万寿毫不动摇的理念。为此,他经常和兴趣小组辅导教师一起研究制定训练活动计划,亲自参入小组的活动训练和指导。辛勤的汗水,换来累累硕果。近几年来,在丁万寿和他的教师群体的辅导下,全校竟有180多名学生在平度市级以上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大山的孩子就像山花那样,沐浴着爱的阳光和雨露,开遍了整个山野!

爱是无私的。在丁万寿的教育生涯中,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从不放上偏见的砝码。贫困缠绕着山区的孩子们,成为当地教育发展的严重障碍。沙埠小学地处偏远,离镇驻地有10多公里。百姓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不少孩子的家庭处在贫困中。为了能让每一个贫困孩子接受教育,丁万寿经常深入山村家家户户,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建立贫困生档案,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山区孩子们完成学业。丁万寿所任教的沙埠小学,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刚毕业的学生解晓红,父母离异,随从父亲生活,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去年寒假里,丁万寿和教师们一起去她家问寒送暖,为她买文具,送图书,还捐助她200元钱,至今一直在关注着她的成长;学生李京浩,父亲因车祸成为植物人,家庭经济非常拮据,丁万寿当即免去他的学费,并带头资助他钱物;学生王亚男,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病,从小就失去关爱。头发很长,满身灰垢,衣服也很脏乱。丁万寿发现后,立即给他钱,让他去理发。之后,又带领他去附近的澡堂洗澡,还将自己家中合身的衣服送给他。其实,丁万寿的家境并不宽裕,平日里,生活非常节俭。他从小牙齿就不好,每顿饭都离不开牙签,零乱的牙签放在哪里呢?他妻子吃药有的是药壶,把盖子用刀子抠个小孔,放进牙签不就行了?有位教师看到后,略带讥笑的口气道:“你过日子也太扎实了吧?不就两块钱吗?”他说:“两块钱?!两块钱可以给学生理两次发!”丁万寿心中装着每一位学生,不管他们在小学还是上了初中,不管他们在学校还是走上社会。爱心浇灌着贫困的土地,他日的山花别样的红!

不惑岁月:人生正午后的茶

对大多数人来说,艰难与沉重是生活的常态,是日常生活的底色,因而是人类命定的礼物,是不可推却也是不能抵挡的。然而,既然来到人间就要挑战一切命运的安排!

丁万寿是家中的大孝子、好丈夫、好父亲。他的家属在农村,父母双亲都已是80高龄的老人。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哥嫂在外地工作,妻子又患上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家中还种有十几亩地,这些给他带来深深的痛苦与困惑。因为无暇顾及,只好将自家的“摇钱树”――果园低价转让,这一年就让他损失至少三万元。前年夏天,他的父亲在平度住院,又正值校舍危房改造的关键时期。在家庭与工作处于两难境地,他只好利用晚上陪床,白天回学校工作。那些日子里,丁万寿,人清瘦了,体重下跌了。父亲出院后,他每隔两三天回家一次,为老人买些鸡蛋、肉食品,还经常为父亲理发、剪指甲、擦身等,风雨无阻。为了承担做丈夫的责任,只要是歇班在家,就不停地忙碌,去田地干活,洗衣做饭,伺候老人,尽量减轻妻子的负担。为了减轻妻子因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痛苦,丁万寿让妻子休闲时住在学校,利用早晨和晚上时间,每天为妻子“拔罐”2至3次,从未间断。

劳动也是一所大学,体力劳动锻造了丁万寿顽强的性格与毅力,使他成为山区一条坚强的硬汉!操起农具,他是农民;登上讲台,他是教师;主席台上,他是校长!这或许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育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吧!登台播文明,躬身事稼穑。谁言一书生,胸中有丘壑!

中年虽被喻为人生的午后茶,但造梦的人永远年轻。丁万寿活得清贫,活得辛苦,但也很充实,因为他一生都拥有美丽的梦想,一生都有大山优秀的教师群体和纯朴的孩子与他为伴。

结语

大雁从空中飞过,不会留下痕迹。但它飞翔的弧线,会存在于过去的时间里。对于大雁来说,这就是飞翔的意义。丁万寿就是我国山区教育上空那只凌空翱翔的领头大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