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问君那得巧如许,为有源头知识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问君那得巧如许,为有源头知识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其他学科的知识、术语在语文课上恰当地运用,学生理解会更好、更快。

关键词:学科;交叉;互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70-01

我们一直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一池水。那么,我们老师的一桶水是什么样的水?成份又如何呢?清浊程度咋样?诸如此类的疑问一直萦绕着、伴随着我的教学,让我时时留心,处处在意。为此,我也做了一些尝试,有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桶、一池水的储量,本学科知识的储备自不必说。不仅如此,为使语文知识更好的便于学生掌握,老师还应主动学习,借鉴、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术语,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功能,使用学生已知的其他学科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语文学科知识。因为,其他学科的许多名称叫法本身就是汉语词汇的运用;学生的非语文学科知识可能较语文而言是他的强项,优于语文科知识许多。进而或许因为思维运转模式――传统所说的理科思维、文科思维――的转化、移用,使不同学科的知识因互释而得到意想不到的豁然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譬如,语文课讲汉语语法可用英语语法知识比照;讲析语病的并列、交叉等类型,适时引入数学的集合知识,图示于黑板,学生会一目了然的掌握了什么是包含关系,什么是并列关系,什么是交叉关系,什么是同一关系。

在讲述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时,除举例分析外,把数学科的命题与逆命题概念一提,用以旁助理解,学生会突然开窍,更快、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知识。甚而在阅读理解老庄、佛学对生与死的淡然与轮回时,可戏用一句物理上的"能量是守恒的,物质是不灭的",也别有风趣。

同理,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载体――古典作品――有文、史、哲不分家的特点,语文课上学习、讲授这些古典作品照样可以政、史、地、语不分家。像古文中涉及先秦诸侯纵横攻伐的背景时,可用粉笔简绘春秋战国形势地图于黑板(此不亚于多媒体使用的效果);串讲中国文学史,可先与学生共同回顾朝代顺序及其它们的历史故事;对待文化遗产除了讲"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外,不妨把学生熟知的政治课常叫的"扬弃"概念引入……

诚然,引入的其他学科知识有的未必能与语文一一对应,抑或"貌合神离"、"貌离神合",但老师的恰当引入、移用或化用定有益于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甚至互解。这样,课堂灵活了,学生对知识也能很快记住。

所以,一个语文老师应多扩展视野,多学才能"少教多学"。不断向其他学科吸取养份,这没有难度,只要有心。有时哪怕是个词汇、术语的引入,也会收到意象不到的效果,你的教学会驾轻就熟,用巧劲拨了千斤。因为你知识的源泉是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