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家窑白陶发现意义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家窑白陶发现意义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青海民和喇家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中,新发现了少量白陶残片,研究者十分重视,经科技检测分析确认为高岭土材料,考古学分析确认是马家白陶。笔者查阅检索了相关资料,并未获得关于甘青地区有发现史前白陶的信息,于是提出甘青地区新发现白陶,马家窑文化白陶已进入青藏高原。报道发表后,考古界同行有人冷言,认为半山马厂就有白陶。笔者对曾有见白陶却不予重视、不做报道的考古学家表示了回应,认为不该轻视甘青地区发现的白陶少,而小看了白陶的研究价值。马家窑文化白陶同样具有并不亚于马家窑彩陶的特殊意义,以高岭土为原料的白陶,到高岭土的原始瓷及辉煌的瓷器帝国,古代高岭土陶瓷业,创造出的中国瓷器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丝绸之路同时也是陶瓷之路。白陶有与彩陶同样久远的历史,甚至有更长久的历史。已知甘青地区高岭土的白陶资料,目前仍然以马家窑白陶为最早,对马家窑白陶的认识有必要继续深入,对于白陶蕴含的文化联系、观念意识、工艺技术、历史背景等,还需要科技专家和考古学家进行新课题的研究。

【关键词】 喇家遗址;马家窑文化;白陶;高岭土;陶瓷之路

一、青海喇家遗址新发现马家窑白陶,为半山马厂所见白陶开了先河

在青海喇家遗址资料整理中,发现了为数不多的白陶残片。这仅有的几十片白陶片令我们有些激动,把它作为整理工作上的一个新发现成果,一面选择标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科技中心寻求科学检测验证,一面对这些新发现的资料再逐一追溯查实它们所出土时的情况。最后,研究人员肯定地确认,这些白陶片都是马家窑文化遗存,而不是齐家文化遗存。我们遂又查寻前人对甘青地区白陶发现的报告和相关研究资料。恰巧,2014年是安特生发现马家窑遗址90周年,马家窑白陶发现的意义当不一般。

考古科技中心用科技方法测试出白陶片的成分分析结果后,证实这些白陶片都是高岭土成分,完全印证了我们目测分拣的结果。随后,我们撰写了发现马家窑文化白陶的资料报道《青海喇家遗址新发现马家窑文化白陶和初步研究》,刊发在《中国文物报》(2014年8月29日第6版)上。对于在喇家遗址发现马家窑文化白陶颇有一些欣慰,因为毕竟这是我们在之前的发掘工作中没有能够及时注意到的工作失误,可喜的是,通过整理时的逐一经手过目,从堆积如山的大量出土陶片中,还是发现了它们的不同。由此,对以前的工作做了一个很好的弥补。

资料报道发表后,有学者不以为然,表示在半山马厂的遗存中见到的白陶更多,意即我们说马家窑文化发现白陶有点大惊小怪,流露出马家窑的那点白陶算不得什么,没必要小题大作的意味。可是应该说,正是马家窑白陶开了半山马厂白陶的先河。按照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的年代早晚关系序列来看,马家窑类型早于半山、马厂类型。我们所说的马家窑文化发现白陶,就是马家窑类型。在早于半山和马厂类型的马家窑类型中再发现白陶,使半山、马厂白陶有了相对更早的资料,马家窑发现白陶,大有可能为半山、马厂白陶研究找到一个可能的来源,它或许就是半山、马厂白陶的技术渊源或发展基础。同时,对于马家窑白陶也需要探寻其更早的来源,相信可以从更早或同期其他文化白陶资料中寻找白陶文化的影响。

二、对甘青地区史前白陶研究,既可表现独特也可如彩陶研究那样丰富多彩

我们从查阅资料中,基本上没找到曾经见诸报告的甘青地区出土史前白陶资料,也许是工作还不到家,就更没见关于白陶发现和进行检测研究及相关论述的文字。现在看来,未必此前完全没有发现过白陶,很可能虽有发现却并未认真对待,被一些同行轻慢了。真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导致这个早该有研究的学术问题,延至今天,才因我们的重视,开始注意该问题。看来既有可能真的有没注意发现,也真有一些学者是见了竟没想到需要把发现的这些少量白陶分出来,更没考虑到它可能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其学术意义也就必然无知。他们或许看重的是些大课题大学问,对枝节细末的小问题没看上,轻视和忽略了。

问学没有高下之分。那种对我们的小问题现出不屑,多少有点傲慢无礼。其实,此小问题的意义并不小。我们还只是初步意识到白陶关系到陶器发展的某些影响和相关研究价值,实际白陶可成系列的一套大学问,意义实在可以另当别论。在黄河流域,尤其黄河上游地区,白陶也可像马家窑文化彩陶那样从研究中获知文化联系及发展关系的脉络,并有丰富多彩的广阔研究前景。白陶发现虽少却仍不可小觑,它代表了一类特殊的陶系。这样一类特殊陶器,可能牵涉深远,还远比彩陶更要源远流长,它甚至关乎瓷器发展。

甘青地区彩陶丰富而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彩陶给我们认识甘青史前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大便利,发挥了积极作用。马家窑和半山、马厂彩陶,向前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特别是庙底沟时期彩陶被称为巨澜般艺术浪潮的那个重要彩陶文化渊源。在考古学界,说起庙底沟时期,学者们随之想到的就有可能勾画出史前期的华夏中国大轮廓。

在甘肃的渭水流域,在小小的大地湾,那里找到了中国早期彩陶的起源。黄土地带沟壑纵横的甘青地区,通过彩陶揭示,考古学家可以把8千年的文化延续和相互关系说得相当明白透彻。彩陶是了不起的史前艺术。在甘青地区,彩陶发展曾达到了巅峰,这个巅峰就是马家窑文化。史前文化交流和人群的流动变化,通过彩陶显示,曾经呈现彩陶之路。更有学者指出,彩陶之路是丝绸之路的前身,而丝绸之路同时也可以说是陶瓷之路。

白陶被研究者认为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性。在中国南方,白陶几乎就如黄土地的彩陶那样强势,被大量发现,鲜明展现其文化特色。在南部中国的高岭土分布十分广泛,储量丰富,先民也就最早认识了高岭土,制作了白陶,广泛流传。如黄河彩陶一样,早在8千年前,白陶就在江南出现,其文化元素一直长期大范围流动在南方各地。白陶的流变,首先演变为原始瓷,然后再发展成熟,生成瓷器。

甘青地区白陶虽少,仍是文化元素。马家窑文化的白陶,不知是高端产品还是普通陶器,它可否反映出像多地的白陶那种传播影响,目前还难说清,需要积累更多资料来观察。或许白陶极少,与其他陶器显然不能比,其表现方式也或有不同。但白陶在技术上是非常独特的一类品种和陶器文化的另一大系。一方面,白陶的追求,可反映对于白色与相关寓意的观念或某种意识形态甚至包含更多精神内涵;另一方面,白陶与其他陶器有大不一样的资源特殊要求,一般陶土原料基本上随处可得,但白陶原料高岭土矿物,并非每个地方都有充足资源条件,而且它还需要开采技术。

三、白陶到瓷器是窑火与高岭土的神奇造化,更是南北方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协同创新

众所周知,数千年白陶的发展演化,是古代人类认识高岭土这种瓷器基础原料的资源开发和经验与技术的积累,对创烧瓷器有特别重要也是必然的促进作用。瓷器发明是中国对于世界的一大贡献。史前白陶的历史意义,其实无需细数,已再明白不过清楚了。

历史性的白陶及瓷器伟业,怎么说高岭土的历史地位和功勋都不为过。从白陶到瓷器,是高岭土与窑火的神奇变幻和造化。也因此,在技术条件具备之后,尤其是高温烧制火候不断提高、高温釉出现,在升温可达,窑温可控中,低温白陶就在高温中演化成瓷器。

瓷器诞生在中国南方,不仅因高岭土的丰富物质条件和长期技术成熟的基础,更重要的或许还在于白陶的传播早已形成坚实文化传统,当时展提出要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节和适应,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同创新,历史性地开创了瓷器的大国春秋。

瓷器发明还离不开社会对高等级器物品质的特殊追求和崇尚观念,即有其时代的需求。考古发现表明,原始瓷曾大量出现在夏商周北方各中心区域,可能受到这些重要地域的高层人物和上流社会的极力追捧。生产和消费,这种特定的南北方配合,协同求新,促进了陶瓷业的大发展,也推动了古代中国社会大格局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瓷器发明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也奠下了基础。

四、马家窑文化白陶是迄今所知最早进入青藏高原的高岭土新材料

目前资料显示,白陶在甘青地区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更多注意。马家窑文化或更早的彩陶上就有见白彩,实际上它就是与白陶原料相同的高岭土材料。只不过它仅用来绘彩,没有用于制做陶泥。据说,青海高原的宗日文化,已有白陶,我们此前还未曾留意到。在临洮纪念马家窑遗址发现9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科技考古学者洪玲玉女士告知了这个资料。但即使是宗日文化的早期,也不过约略相当于马家窑文化,因此,我们之前对于马家窑白陶发现的认识,并未言过其实。是马家窑文化的白陶,在约近5千年前,已进入到了青藏高原。这大概应是高原上最早的高岭土人造材料。

我们还注意到,宗日文化具有土著特征的陶器类型中,陶色普遍偏白,还有人称它为乳白色(不过说乳白色显然言过其实了),尽管不是纯粹的白陶,但是否含有对白色的偏好或追求,是否在陶土中也添加了增白的呈色成分,也都值得探讨。

马家窑文化白陶现在开始让我们在甘青地区重新认识了这里较早就出现的史前高岭土材料,虽然认识它还是晚了一点。我们满心希望那些轻视白陶的考古学家同行们,现在能够体悟白陶所具有的如此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历史意义。然而应该说,目前我们对它更多的实际认识了解,对它更具体的学术意义,仍然还是缺乏清晰。

与此同时,对现已发现采集的这点材料,我们已在考虑需要再进行不同白陶文化间的细微分析比较和微观观察认识,还有必要再引入更多科技手段。现代科技方法可以大显身手,科技人员和考古人员协同创新,开展甘青地区史前白陶的新探索,继续发现和搜集更多未被辨识或未被正视的白陶资料,并进行系统研究,必将是极有意义的一个课题。

当然,我们还要提示,无论多么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果仍然对史前白陶资料微不足道的轻蔑,如果还总是视而不见的话,那么也就难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