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远近皆宜――高变焦比数码相机纵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远近皆宜――高变焦比数码相机纵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做为一名数码相机评测工程师,我经常能听到朋友、同事跟我抱怨他们的相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抱怨相机照得不够远,拍不到远处的景物。的确,和画质不同,焦距不需要和其它产品进行比较,用户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它对拍摄的影响。

如果你也经常遇到前面所说的问题,那么一款高变焦比的相机就是你需要的了。为了方便选购,《个人电脑》实验室特意选取了各个厂商最具代表性的11款产品进行比较评测,将它们各自的特点展示在你面前,以期帮你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高变焦相机与那些只具备3到5倍光学变焦功能的数码相机相比,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可以满足一机走天下的需要,而且体积重量上也没有很大的增加,非常适合喜欢外出旅游的用户。此外,这类相机大多拥有丰富的功能和完整的手动曝光控制功能,对于想学习摄影或者具备一定摄影基础而又不想购买单反相机,以及已经拥有单反相机,打算购买一台备用机的用户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本次专题评测的产品情况

本次专题一共邀请了7个厂商的11款产品,它们都拥有最小6倍光学变焦和最少200mm的焦距。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松下公司的产品由于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未能在本次专题测试结束前送达。不过我们将在以后的杂志中向您单独介绍松下的产品,由于我们的评测数据、样张均采用统一的条件拍摄,具有可比性,因此时间上的不同并不会妨碍您进行比较。

和去年的产品相比,由于受到低端数码单反相机的严重冲击(现在某些低端数码单反相机的套机也只要4000元左右),各个厂家均没有推出往年如富士FinePix S9600、松下DMC-FZ50这样高端高价的产品。专题中最贵的一款产品也只有3280元,而且这一价格也只是因为产品刚刚上市,价格虚高造成的。可以说,现在的高变焦比相机已经没有了以往那种准专业、高人一筹的架势,而是愈加的平民化了。

除高端外,今年推出的新产品除了在像素数量上整体提升以外,也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注重便携性同时具备超高变焦比。

便携性产品的变焦倍数集中在6到10倍之间,其中既有像理光R系列那样历史悠久的“轻薄老兵”,又有厂家根据市场需要,适时推出的产品,如佳能PowerShot SX系列以及索尼H3。而三星的L77更是将轻薄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21mm的厚度是典型的卡片机“身材”。不过在追求体积小巧的同时容纳高变焦比镜头对镜头的设计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经过考察,我们发现除了三星蓝调L77由于身材太过“单薄”,而且是潜望式镜头,想要获得很好的画质比较困难,因此成绩稍差以外,其它产品的成像质量与常规的小相机或者“大个子”的高变焦比相机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用户完全不必担心这些相机会因为身材而限制它们的画质。

另一方面,超高变焦比产品的数量在今年也呈爆发性增长。往年这样的产品只有三星的Pro815具备15倍变焦,但是体积稍显庞大;去年的松下FZ50虽然可以通过画幅剪裁的方式得到最高19倍的光学变焦,但多少有点滥竽充数的味道,实用性不强。而今年自奥林巴斯在上半年具备18倍光学变焦的SP-550UZ以来,索尼、富士、松下等厂商纷纷跟进,奥林巴斯也在下半年推出了SP-550UZ的升级产品SP-560UZ。这些产品不但继承了以往产品长焦的优势,像广角特性这种在以前高变焦相机中不多见的功能对它们来说也如家常便饭一般,对用户来讲,它们的应用范围更加宽广。当然,要想获得更高的变焦倍数并且兼顾广角与长焦,镜头的结构必将更为复杂,而在受低端单反的压制,不可能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能否保证一定的成像质量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通过测试结果来看,两款18倍光学变焦产品的画质确实有些不尽如人意,分辨率成绩有待提高,对画面细节的表现能力要比大多数产品逊色一些。而索尼的两款15倍光学变焦产品则在卡尔蔡司镜头的帮助下显示出了良好的成像素质,不但好于很多10到12倍变焦的产品,而且和那些3000元左右、具备三到五倍变焦的相机相比也不遑多让,值得称道。

此消彼长,在今年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下,往年居于主流地位的具备10到12倍光学变焦、专业外观的产品越来越少,本次评测中这样的产品只有佳能的S5 IS和柯达的Z812 IS两款。

另外,本次评测的产品在功能上也比往年要明显高出一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所有11款产品全部具备了面部识别功能,而光学防抖功能也只有三星的蓝调L77由于定位于时尚娱乐产品,功能较为简单而不具备。

Canon PowerShot A720 IS

SONY DSC-H9

在综合衡量了各款产品的画质表现、功能特性、操作性能和价格因素之后,我们发现Canon PowerShot A720 IS和SONY DSC-H9表现更为出色,在经过讨论之后,最终这两款产品获得了我们的编辑选择奖。

Canon PowerShot A720 IS具备完整的手动曝光控制功能,光学防抖功能对于长焦相机来说非常有用,面部识别功能的效果也在本次评测的产品中名列前茅。它的身材并不是最小巧的,而且画质也只算是中上等水平,但是不到1900元的价格无疑使它成为便携型产品中性能价格比最高的一款产品。非常适合初学摄影又不想投入太多金钱或者喜欢旅游的用户使用。另外,对于已经拥有单反数码相机,想要添置一部轻巧但功能全面的备用机的用户来说,A720 IS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预算充足、想学习摄影或者有一定摄影基础的用户,如果你很在意焦段的完整性,而又对单反相机那种“长枪短炮”望而生畏的话,我们向您推荐索尼的DSC-H9。作为SONY H系列的旗舰产品,H9除了手动曝光控制、光学防抖以及面部识别等本次专题中常见且实用的功能外,其夜视功能和可翻转屏幕设计都是同类产品中非常罕见的。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它具备15倍这样超大的光学变焦比,但画质并没有受影响,依旧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其综合实力得到了我们评测工程师的一致肯定,获得了我们的编辑选择奖。

How We Test

基准测试

客观测试项目主要包括分辨率测试、色彩测试和室内静物台拍摄测试。

分辨率测试

分辨率测试成绩可以比较均衡地反映出镜头和传感器的综合实力,成绩越高,说明相机对细节的表现力越强,也就是说越能做到“纤毫毕现”。而且这种数字量化的成绩也是帮助读者了解一款相机成像素质最直观的方式。

在测试时,我们在统一的光源布置、所有相机均设置为最低ISO值、最精细JPG格式条件下,用每款产品的广角端和长焦端拍摄ISO 12233标板。为了保持相机的稳定,我们将相机放在三脚架上并采用定时自拍的模式进行拍摄,以防止因按下快门按键时产生的抖动对拍摄产生不良影响。

本次评测的11款产品中,除三星蓝调L77为700万像素外,其它产品均为800万像素。不过它们的像素数虽然相同,但分辨率成绩还是存在明显差别的,成绩最好和最差的产品成绩差距超过了20%。因此在选购相机的时候不能单单把像素数作为评价相机成像质量好坏的依据。

色彩测试

相机的色彩风格虽然没有特别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尽量还原场景的真实色彩还是必要的,我们用IMATEST来分析拍摄GretagMacbeth Digital ColorChecher SG色彩标板得到的照片可以看出相机的色彩倾向。另外,《个人电脑》实验室凭借与专业色彩领域权威厂商X-rite的良好合作关系,借助X-rite i1 pro/ProfileMaker专业色彩管理系统,首次对数码相机的色彩准确性进行深入的考察。其详细分析结果请见插文“你的相机能还原真实的色彩吗?”

室内静物台拍摄测试

和分辨率测试相比,静物台拍摄测试更加贴近用户实际拍摄的情况,可以更直接地看出相机的真实成像水平,而不会受到锐化算法的影响。同时我们在测试中,会严格保证统一的光源条件、拍摄焦距,所有相机均采用最精细JPG格式并分别使用各档ISO值进行拍摄。这样的测试和外拍比起来,可以保证光线等因素保持不变,因此拍摄条件更为统一,不同产品样张之间的可比性也更强。通过观察静物台局部样张,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产品在画面中心分辨率、画面边缘分辨率、高光细节表现、暗部细节表现、动态范围以及紫边问题上所体现出的差异。我们在后面刊登的样张均为最低ISO下的结果,代表了相机的最佳成像水平。

从这些样张上看,各个产品在最低ISO下的表现均令人满意,和低端单反相机拍摄的样张比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差距。但这些产品在高ISO下,特别是ISO 800以上的表现都不是特别让人满意,都存在噪点过多或者软件降噪强度过大、细节损失严重的现象。这和现在产品像素数过高,CCD上像素的密度过大有直接关系。好在这些产品除了三星蓝调L77以外都提供了光学防抖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使用高ISO进行拍摄的几率。

【你的相机能还原真实的色彩吗?】

如果有机会用不同品牌、型号的数码相机拍摄同样的场景,你会发现得到的照片颜色总是不尽相同。有些照片颜色艳丽,有些可能淡雅,那么究竟哪个好呢?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色彩的喜好也会因人而异。不过,这并不表示色彩的好坏是个“没谱”的事情,色彩的准确性是可以通过专业手段衡量的,而对于相机来说,忠实还原被摄物体是它的责任,所以保证色彩准确性是必要的。

《个人电脑》实验室与专业色彩领域权威厂商X-rite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借助X-rite i1 pro/ProfileMaker专业色彩管理系统,我们得以对数码相机的色彩准确性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首先,我们使用数码相机拍摄GretagMacbeth Digital ColorChecher SG色彩标板(对专业色彩校正很有研究的GretagMacbeth如今已经被X-rite并入旗下),为了保证色彩的准确性,我们采用了高显色性5000K标准光源作为照明光源。我们使用X-rite ProfileMaker软件对得到的照片进行分析处理,生成数码相机icc色彩文件,在专业色彩校正领域icc文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全面的描述了设备的色彩特性,通过对数码相机的icc文件的分析我们就能了解数码相机是否可以准确地还原色彩。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分析处理数据时我们并没有使用ColorChecher SG色彩标板的通用色彩数据,而是采用i1 pro系统实际测量了我们采用的ColorChecher SG色彩标板的每个色块的色彩数值,毕竟每块色板在制作中不可能保持完全一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色板的色彩也会产生变化,所以通过实际测试就可以免除这些误差。

我们首先从xyY色彩空间上看一看数码相机的色彩范围,也就是它们可以拍摄感知的真实世界的色彩范围究竟有多大。我们在CIE1931色彩空间上绘制了Windows系统采用的sRGB色彩标准定义的色彩空间,我们发现本次专题的数码相机色域范围和sRGB标准都存在一些差异。在红色方面与sRGB较为接近,有些产品略小一些,而绿色则距离sRGB规定有较大差距,不过蓝色方面不少产品都超出了sRGB的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使用这些相机的都是非专业用户,实际使用中并不会利用相机的icc文件在photoshop一类的专业软件中对照片加以色彩校正,如果不进行色彩校正我们就等于把相机的色彩特性默认为等同于sRGB标准。不过我们看到数码相机色彩范围和sRGB标准差别还是很明显的,这样一来我们在显示器上看到的照片以及打印甚至冲印出来的照片就肯定会产生色彩失真――俗称偏色。

现在还需要解释一下色域范围和我们看到的色彩效果之间的关系。如果相机的红色和sRGB标准一致,那么照片中的红色基本上可以反映物体的原本颜色。如果相机的色彩范围范围小于sRGB要求,那么超出其色彩范围的颜色在拍摄的照片中都会表现为饱和度最高的颜色,尽管这些颜色原本在sRGB规范中可能饱和度并不高,被这架相机拍摄后却变得更浓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看到相机拍摄的照片色彩浓郁夸张,那么实际上这个相机的色彩范围要比sRGB小。例如参测产品的绿色范围都比较窄,那么用这些相机拍摄大自然时,可能草地、树叶的颜色都变浓郁了,但是却并不真实。反之,如果相机的色彩超出了sRGB的色彩范围,那么情形刚好和绿色相反,拍出的照片颜色就会偏淡。例如使用单反相机的AdobeRGB宽色域模式拍摄的照片如果不经过色彩修正,直接观看会发现色彩淡雅许多。由于本次专题的相机都面向非专业用户,并不会进行后期的色彩校正,所以它们的色彩范围也不是越大越好,而应该越接近sRGB越好。

利用Lab色彩空间,我们还可以更细致的分析相机的色彩准确性。我们可以在a-b色彩空间上绘制出sRGB 标准中R(红)、G(绿)、B(蓝)、C(青)、M(品红)、Y(黄)六种主要基色,并详细绘制出每种主色10级不同浓度。我们看到,每种主基色都是从色彩空间元点向外发散的一条直线。原点处色彩值为0,也就是各种颜色浓度最低都会变成灰色,而直线的末端是这种主色最浓、最亮丽的颜色,饱和度达到了100%。如果我们把6种主色的最浓颜色依次连接起来,那么这个区域就是在Lab色彩空间上的相机的色域范围。

我们可以把相机的6种主色和sRGB进行比较。某一个主色直线如果和sRGB的主色直线重合,而且长度一致,那么就说明色彩准确性好。反之如果长度不一致说明色域范围缩小或放大了,如果出现偏离、甚至出现弯曲,就说明存在偏色失真。

SONY DSC-H9的色彩准确度值得称赞,SONY DSC-H7虽然采用自动白平衡,画面整体略偏红但仍然表现不错,如果采用手动白平衡色彩准确度更有提高,另外Canon PowerShot S5 IS的表现也较好,其红色尽管色域略有缩小却几乎没有色彩偏离。相比之下,SAMSUNG蓝调L77的色彩偏差就大了些,理光Caplio R7表现也逊色些。

Canon PowerShot A720 IS

采用800万像素CCD,配备6倍光学变焦镜头的A720 IS是本次专题中变焦倍数最小的一款产品,但这也使得它的镜头结构可以比专题中其它产品更加简单、更容易得到良好的画质,而且价格上也更加平易近人。它具备很多实用的功能,例如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全手动等手动曝光控制功能。它还具备光学防抖功能,很多平时拍出来会由于手抖而模糊的场景也可以轻松地记录下来了。另外,A720 IS还具备面部识别功能,而且除自动对焦脸部这一基本功能外,它还能对面部区域进行测光,防止出现脸部过暗或者过亮的现象发生。

A720 IS使用了塑料机身,手柄设计使它更加便于握持。A720 IS使用了一块2.5英寸的LCD屏幕,但11.5万的像素数低了一些,清晰度一般。它还提供了光学取景器,即便是在阳光充足看不清LCD屏幕或者电池电量不足的时候也能保证用户拍摄。

在分辨率测试中,A720 IS在画面中心以及边缘都有不错的解析度,广角、长焦端的表现也很均衡,成绩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这款产品紫边问题并不严重,动态范围表现中等。它的默认色彩属于比较淡雅的类型,自然而不过于鲜艳。A720 IS最高能提供ISO 1600的感光度,它对噪点的控制能力一般,ISO 400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比较明显的软件降噪处理的痕迹,而ISO 800的时候噪点数量明显增多,好在此时画面细节仍然保留得比较好。考虑到它还配备了光学防抖功能,对高ISO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这种表现也算基本令人满意。

Canon PowerShot S5 IS

佳能PowerShot S5 IS是S3 IS的升级版本,像素数从600万提升至了800万,镜头依旧是等效焦距36-432mm的12倍变焦镜头,具备IS光学防抖系统以及USM超声波马达。它在长焦端的最大光圈达到了f/3.7,比大多数同类产品要大一些,因此可以提供更高的快门速度来稳定拍摄,而且对于虚化背景也有帮助。它的液晶屏升级到了2.5英寸20.7万像素,效果在本次专题的产品中属于中等水平。让我们非常欣赏的是,这块屏幕采用可旋转式设计,在需要将相机放在低处或者举到高处拍摄时可以将屏幕翻转来取景,大大方便了拍摄者。另外,S5 IS和佳能的单反相机一样,可以连接外置闪光灯,只是连接上闪光灯后会出现明显的重心上移,握持的时候要小心一些。S5 IS还备“0厘米”对焦能力,当使用相机的微距拍摄模式时,只要光线足够,紧贴在镜头最前端镜片上的物体也能合焦。

得益于USM超声波马达,S5 IS的对焦性能在本次评测的产品中名列前茅,它的对焦速度很快,而且成功率较高,在对焦过程中也很安静,非常令人满意。S5 IS的广角端和长焦端分辨率成绩差距很小,都在1800左右,对于一款大变焦比的产品来说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和前任相比,S5 IS的最高ISO感光度值提升到了1600,但噪点控制水平一般,在ISO 400时就有比较明显的降噪痕迹,画面的细节也有一定的损失,到ISO 800时由于噪点的原因实用性就比较一般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建议用户还是尽量想办法稳固相机,实在不行再使用高ISO进行拍摄。好在它具备光学防抖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

Canon PowerShot SX100 IS

SX系列是佳能最新推出的一个长焦系列,我们评测的是该系列在今年秋天的第一款产品,SX100 IS。它可以看作是一款S5 IS和A720 IS折衷的产品:比A720 IS稍大的体积和比S5 IS稍小的变焦比。如果你既想拥有比较大的变焦倍数,但又对便携性有较高的要求的话,那么不妨关注SX100 IS。

SX100 IS采用塑料机身,外观略显“廉价”了一些。但却是内秀的典型代表,功能配置毫不含糊:800万像素CCD,10倍光学变焦镜头,IS光学防抖、面部识别功能以及手动曝光控制功能一个不少。SX100 IS的握持手感很好,由于背部空间很大,因此按键布局非常从容,手大的用户操作起来也毫不吃力。它采用方向按键与转轮相结合的操作方式,更加快捷方便。与其它佳能相机不同的是,SX100 IS还设置了一个专门的“面部优先”按键,按下此键后就可以立即启用面部识别功能而不用进入菜单选择,而且在画面中有多张面孔的时候可以用方向键选择对焦到哪张脸上,非常方便,值得称道。SX100 IS配备了一块2.5英寸,17.2万像素的LCD屏幕,这块屏幕图像比较清晰,但色彩淡了一些,整体效果属于中等水平。

SX100 IS的分辨率成绩不错,在本次专题中属中上等水平。但边缘的解析力有明显下降,显得“软”了一些。它对噪点的控制能力比较一般,ISO 400的时候画面中的噪点就比较多了,而且画面中的细节,特别是边缘处的细节损失得较多。不过好在它具备光学防抖功能,只要不是太过昏暗的环境应付起来也不成问题。

Fujifilm FinePix S8000fd

拥有18倍光学变焦的S8000fd和奥林巴斯的SP-560UZ并列,是本次专题中变焦倍数最大的两款产品。它的镜头焦段相当吸引人,27-486mm不论是人文、风景还是体育、野生动物题材都可以从容应对,完美地诠释了高变焦比相机“一机走天下”的优点。它采用800万像素,1/2.35英寸CCD传感器。这块CCD并非是富士著名的SuperCCD,因此在分辨率、噪点控制等方面并不会比其它相机有什么优势。由此也可以看出S8000fd的定位并非是如S9600那样的高端产品,而是类似定位较低的S5800的增强版。

S8000fd的身材和搭配套头的几款入门级数码单反不相上下。它的机身大部分使用的是塑料材质,但即便细小的接缝处做工都很出色,手柄上防滑皮革贴合得也相当牢固。

S8000fd具备光学防抖功能,这对于它这样具备接近500mm焦距的产品来说至关重要。另外,它的面部识别不但可以针对人脸进行对焦,还能以人脸为标准调整曝光、白平衡以及在打开闪光灯的时候消除红眼。而且识别速度快、成功率高,其面部识别功能的表现与佳能、索尼的产品在本次专题中同处于领先地位,非常有利于拍摄儿童这类稍纵即逝的题材。

正如我们前文所述的那样,S8000fd的分辨率表现一般,因此给人以画面不够锐利的感觉,很多微小的细节也表现得不够完美。不过考虑到它的镜头具备18倍光学变焦,结构比较复杂,这样的表现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对于一般用户来讲也完全可以接受。它对噪点的控制功能属中等水平,ISO 800的时候为了降噪就已经有很多细节丢失了,虽然它具备最高6400的ISO值,但从画面上来看,ISO 1600以上的实用性就不大了。让人觉得有些遗憾的是,S8000fd的开机速度较慢,从打开电源开关到可以进行拍摄需要接近3秒的时间,不利于抓拍。

Kodak EasyShare Z812 IS

柯达最新推出的Z812 IS是一款功能非常丰富的高变焦比产品,它采用主流的1/2.5英寸、800万像素CCD传感器,12倍光学变焦的“SCHNEIDER-KREUZNACH VARIOGON”镜头,其焦距等效于35mm相机的36-432mm。从它型号中的“IS”标识不难看出,它具备光学防抖功能,经过试验,它可以实现在低于安全快门(等效焦距的倒数)2-3档(1档即快门速度相差一倍)的情况下得到清晰的图像,效果令人满意。

Z812 IS非常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它可以拍摄分辨率为720P(1280×720)的高清影片,而且采用的是MPEG4编码格式,在画面质量以及文件尺寸上都有优势,非常适合喜欢拍摄短片的用户。

Z812 IS的LCD屏幕为2.5英寸,23万像素,画面非常细腻,色彩自然。和很多高变焦比相机一样,Z812 IS同样具备EVF电子取景器,可以让用户在室外强光干扰LCD显示效果的时候用EVF轻松取景,只是它没有屈光调节功能,视力不好的用户无法摘掉眼镜使用。

以往柯达的产品给我们的感觉是色彩鲜艳,但是分辨率成绩不高,画面的细节不够清晰。但Z812 IS却让我们改变了看法。它的画面解析力相当好,广角端的分辨率测试成绩达到了2100左右,长焦端略有下降,但也接近1900,表现十分出众。而且通过对静物台样张的观察也证明了这样的好成绩并非是针对分辨率测试特别优化的结果,它拍出的照片在低感光度的情况下的确非常清晰、锐利,而色彩也不像以前的产品那样浓郁,而是变得比较自然。Z812 IS的画面在高感光度下依然比较纯净,噪点不多,但这是通过强度较大的降噪处理得到的,因此画面细节的损失严重,ISO 800以上就有些像油画的效果了,不过要是冲洗6寸照片的话问题不大。另外,Z812 IS在对焦时略显犹豫,速度上慢了一些。

Z812 IS的功能丰富,画面质量也令人满意,而且价格非常便宜,打算购买高变焦相机的用户不妨考虑一下。

OLYMPUS SP-560 UZ

SP-560 UZ和富士的S8000fd一样,是本次专题中变焦倍数最高的产品。它使用了一块1/2.35英寸800万像素CCD。通过4节5号电池进行供电,外出时补充电力比较方便。SP-560 UZ使用xD卡作为存储介质,和SD卡相比,xD卡在价格以及读写速度上都要逊色一些,如果能像S8000fd一样同时支持两种规格的存储卡就好了。

除了提供完整的手动曝光控制外,SP-510 UZ还提供了多达21种场景模式。还为每个场景都加入了生动的照片进行说明,选择起来非常直观。有意思的是,它有一个叫“微笑”的模式,当拍摄对象笑的时候,无须按下快门,相机就会对自动连续拍摄3张照片(分辨率为1280×960),轻松捕捉灿烂的笑容。值得一提的是,SP-560 UZ是本次专题中唯一提供了RAW格式的产品,RAW格式的照片后期处理空间更大,画质也更好,适合有比较多后期处理需要的用户使用。

SP-560 UZ的分辨率测试成绩一般,但考虑到它是18倍光学变焦镜头,这样的成绩还是可以接受的。它对镜头畸变控制不错,另外对紫边的控制也很不错,这对于一款高变焦比相机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SP-560 UZ在最大分辨率下提供最高3200的ISO感光度,另外当分辨率为2048×1536时还有ISO 6400可选择。通过对静物台样张的观察,我们发现SP-560 UZ在ISO 400以下的时候噪点控制得不错,而ISO 800以上细节的损失就比较严重了,好在它有光学防抖功能,如果不是光线环境特别差的时候,需要用到ISO 1600以上的情况并不常见。和S8000fd如出一辙的是,它的开机速度同样慢了一些。

RICOH Caplio R7

虽然市面上的高变焦比产品很多,可如果你的要求是便携加广角的话,那么可供选择的产品一下就变得寥寥无几了,而理光的R7就是符合条件的产品之一。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R7是我们5月介绍过的R6的升级产品。和R6相比,R7的像素数增加到了800万,仍然配有CCD防抖技术。它的镜头没有变化,依旧是经典的28-200mm,尤其是28mm的广角端,在拍摄风光照以及拍摄空间比较局促的时候非常实用。R7还具备面部识别功能,拍摄人像更加得心应手。稍显遗憾的是,R7的镜头做工一般,镜筒有些松,虽然不影响使用,但多少让人对它的质量和防尘性能有些放心不下。

在分辨率测试中,R7的表现不错,尤其是广角端的成绩甚至达到了2200。它的开机、变焦、对焦速度都非常的快,很适合有抓拍需要的用户,只是镜头的噪音大了一些。R7提供了最高1600的ISO感光度值。它在最低ISO下的画面表现很好,画面纯净、细节丰富。在ISO 400的时候,R7仍然能在画面纯净的基础上保留很多的细节,虽然当ISO提高到800以上的时候噪点数量会明显上升,但整体表现仍然比较令人满意,在本次评测的产品中名列前茅。让我们稍感失望的是,R7在昏暗环境中,偶尔会有对焦失败的情况发生。

虽然体积与一些重点强调轻薄的机型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大变焦比相机中,它的体积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而且它的画质不错,还具有CCD光学防抖功能,价格也不贵,对于希望兼顾变焦比和体积,并且对广角情有独钟的用户来讲,理光R7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SAMSUNG 蓝调L77

如果不是出现在本次专题中,恐怕很少会有人想到L77这样纤薄的外观下藏着一枚7倍光学变焦的镜头,而且这枚镜头还是潜望式的,在拍照过程中不会伸出,防尘性能比伸缩式的镜头要好很多。它的CCD传感器为700万像素,等效焦距为38-266mm,满足日常拍摄完全没有问题,但广角性能差了一些,有些遗憾。L77的屏幕效果很好,画面很细腻,而且可视角度不错,拍完照片和朋友一同欣赏也不用担心因可视角度而造成效果差异。

L77外观是典型的三星蓝调风格,纯黑机身以及镜头环上那醒目的蓝圈,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是三星的产品。它采用全金属机身设计,做工非常出色。和专题中的其它产品相比,L77的定位更加倾向于时尚用户,因此不具备手动曝光功能。在时尚用户常用的视频拍摄方面,它的表现很好,支持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变焦,而且影片采用的是MPEG4编码格式,在同样画质的条件下,更加节省存储空间。经过试验,一张1GB的存储卡可以拍摄大约35分钟的影片,比大多数相机拍摄时间长很多。

L77具有多种相册特效功能,而且在回放照片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并搭配不同的显示特效,具有非常强的娱乐性。另外,L77还拥有一些有意思的图片特效编辑功能,包括突出、相框、合成等效果,为照片增强了乐趣性而且这些操作只需按下相机上的一个按键便可轻松实现。

也许是受潜望式镜头结构上的限制,L77的分辨率成绩差了一些。不过在观察静物台样张的时候我们发现,L77在低感光度的时候画面质量还是非常出色的,画面清晰、锐利,动态范围表现也很好,没有死白或者漆黑一片的现象发生,而且对紫边的控制也做的不错。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它是本次专题中唯一不具备光学防抖功能的产品,而且它在高ISO下的表现也只是中等,因此在昏暗环境下的拍摄能力差了一些。

SONY Cyber-Shot H3

H3是索尼高变焦比相机家族中第一款便携型的产品。方正的外观很有复古的味道,突起的手柄使它具备了很好的握持感。它采用800万像素CCD传感器,配备了一枚等效焦距为38-380mm的10倍光学变焦镜头,广角性能差了一些,但日常使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虽然外观小巧,但在功能配置上和H系列的“大个子”们比起来却毫不逊色,光学防抖、面部识别一个不少,而且还有手动曝光控制功能,只是手动曝光控制中只有全手动一项,而不具备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在实用性上打了一些折扣。H3的取景屏幕尺寸为主流的2.5英寸,只是11.5万的像素数低了一些,显示效果不够细腻。

值得一提的是,H3具备高清视频输出功能。使用选配的视频输出线,可以将H3和高清电视通过分量接口连接起来,在大屏幕上与家人朋友分享照片的乐趣。另外,H3还配备了一个58mm的转接环,通过它可以连接广角镜、增距镜等多种设备,让H3功能更加强大。

H3的对焦性能不错,除了长焦端在弱光下对焦有些犹豫外,其它时候都很迅速,令我们很满意。在分辨率测试中,H3的表现名列前茅,广角端超过了2000,长焦端虽然略有下降,但1900左右的成绩对一台10倍光学变焦的产品来说仍然是难能可贵的。H3对噪点的控制能力也不错,在低ISO下画面非常清晰、锐利,细节丰富,而当ISO提高到800的时候,画面仍然保留了大量的细节,而且噪点水平也比较低,是本次专题中表现最好的产品之一。另外,H3的动态范围也很大,在比较大的场景中的表现要比大多数相机好不少。让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是,H3只提供了照片分辨率的选择,而没有照片压缩品质的选择,这也是这次专题中H系列3款产品的通病,比较可惜。

SONY Cyber-Shot H7

虽然索尼涉足大变焦比相机领域的时间不长,但凭借H系列出色的表现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今年秋天,索尼再接再厉,推出了H系列的最新产品―H7和H9。其中H7的定位稍低,虽然不具备H9上的可翻转大屏幕以及夜视等功能,但是在镜头、图像传感器、操作方式以及其它配置上都和H9如出一辙,而且价格更有竞争力。

H7、H9均采用800万像素CCD,卡尔蔡司“Vario-Tessar”15倍光学变焦镜头,具备光学防抖功能。稍显遗憾的是,H7的最广角端只有31mm,要是能像其它超高变焦比相机那样具备28mm以上的广角就好了。H7的屏幕为2.5英寸,11.5万像素,显示效果稍差了一些,有比较明显的颗粒感。H7的操作采用方向键与转轮相结合的方式,只是它的位置稍微靠下了一些,操作的时候需要将大拇指下移一些,有些别扭。

和H3一样,H7同样具备高清输出功能,可以连接大屏幕电视欣赏照片。而且它也配备了镜头转接环用来安装滤镜等附件,但口径为非常罕见的74mm,因此基本上只能连接索尼专用的产品,通用性较差。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受镜头结构的影响,超大变焦比相机的镜头解析力往往不高,分辨率成绩难以尽如人意。但H7的表现却不然,超过1800的成绩即便放在3到5倍光学变焦的相机上也属中上等,不过分辨率成绩只是考量了画面的中心部分,而我们发现H7画面边缘部分要比中心“软”不少,看起来不够锐利。在我们以往的测试中,索尼相机在动态范围方面的表现一向良好,H7也不例外,高光和暗处都能保留不少的画面细节。另外,它对紫边的控制也显得差了一些。让人感到遗憾的是,H7在高感光度下的画面表现不是很好,ISO 800的时候画面质量就已经不能令人满意了,软件降噪的现象非常明显,细节也损失得比较严重,虽然它有光学防抖功能,但在光线不好的时候的拍摄仍然有些吃力。

SONY Cyber-Shot H9

高端一些的H9在外观上和H7如出一辙,只是稍大、稍重了一些。它在配置方面基本一致,也是800万像素CCD图像传感器,卡尔蔡司“Vario-Tessar”15倍光学变焦镜头,具备“Super Steady Shot”光学防抖功能。由于镜头、CCD传感器以及图像处理引擎这些决定画面质量的部件与H7完全相同,因此H9的画面表现与H7非常相似。超过1800的分辨率成绩对于一部15倍光学变焦的产品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它在最低感光度下的画面表现不错,除边角处一小部分稍显模糊外,其它各处都很清晰、锐利,只是对紫边的控制能力稍显逊色了一些。

H9与H7的一个主要的区别就是所用的LCD屏幕不同。和H7那块让人略感失望的屏幕不同,H9的这块LCD屏幕是本次专题中效果最好的一块,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它不但尺寸大,显示的画面清晰、亮丽,色彩鲜艳,而且还可以翻转,虽然只能上下翻转,而无法像佳能PowerShot S5 IS那样可以270度的自由旋转,但放在低处或者举到高处拍摄时只要不是竖拍,也都可以轻松应对,大大方便了拍摄者,让人十分满意。

H9的另外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夜视功能,这是现在数码相机中非常罕见的一项功能。通过位于镜头侧面的开关开启该功能后,H9会使用红外线拍摄,即便是黑天不用打开闪光灯也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图像,当然,由于红外线的原因,这时的图像会偏绿色。利用该功能,可以非常轻易地拍摄熟睡的婴儿、露营景象、夜间的植物和动物等内容。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