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百岁老人的长寿之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百岁老人的长寿之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古到今,长寿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诸子百家,抑或是平民百姓,都对长寿尊崇和向往。特别是中国古代的皇帝们,对长寿的追求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几乎个个不惜财力、人力和物力,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寻求“长生之术”。有的研制“长生药”,有的勤炼“成仙丹”,有的苦寻“不老方”,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派大臣率领童男童女三千,乘坐华丽高大的楼船,浩浩荡荡,入海寻找仙山,求拜仙人赐不老之方。可是这一去泥牛入海无消息,秦始皇久盼不归,便在阜乡亭附近的海边修建了十个祠堂,遥拜蓬莱仙人,祈求长生不老。最后尚未来得及修道成仙,自个先病死在沙丘。终年不过50岁,落个笑柄遗留人间。其实历数我国从夏禹至清末五百多大小帝王,活到七十岁以上的仅为九人,真可谓“帝王七十古来稀”,平均寿命比古代社会平均寿命还要短得多。

时间到了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有了很大提高,活到80太普遍,活到90小意思,活到100不稀奇。就拿我所处的小城而言,从1985年有统计资料记载以来,合计有过430名百岁老人,到去年年底,仍健在近100名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8.3/10万。其中最长寿者已有109岁。为了探求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我曾先后采访过10多位百岁老人,但其长寿答案不仅没有统一模式,而且令人费解。

饮食随意,荤素不一

我所采访的10多位百岁老人大多是随子女一起伙食,子女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一天三顿,有饭有粥,菜肴有荤有素,绝少偏食,从不刻意什么营养搭配。也有饮食以素为主的,有位百岁老寿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青菜豆腐保平安”。在她的影响下,一大家子平时的餐桌上也都以素菜为主。老人说,肉食对人体健康是害多利少,特别要注意节制,而五谷、杂粮、蔬果等素食才是人们最自然无害的健康食物。可也有位102岁的百岁老人与她唱反调,他是无荤不下饭,天天桌上有荤菜,早上两个鸡蛋一个烧饼一碗猪蹄汤,中午不是糖醋排骨就是红烧肉,晚上则喜欢吃一碗圆子。家人劝他吃些蔬菜他就是不听。还有一位百岁老人特别爱吃零食,床前不离茶食,晚上不吃点茶食就睡不着觉。只是有一点共性就是这些百岁老人无一人抽烟喝酒。

有静有动,性格不一

按一般人的揣测,能活到100岁以上的人,其性格一般都很豁达,襟怀坦荡,心情开朗;坚持锻炼,起居有度。诚然,在我采访的众多百岁老人中,不少人瑞确实如是说。他们早睡早起,平易恬淡,静谧的面对人生,把生活中的烦恼用平淡释怀,自得其乐,知足常乐。有些老人利用做家务,扫扫地抹抹桌子,让身体不停“闲”;也有的老人以聊天的方式抒绪、平衡心态。也有一位百岁老人性格比较犟,并为自己没有退休工资而一直纠结于怀。还有位102岁老人一生从不锻炼身体,自退休后,早上起来除了吃三顿,就是睡躺椅,看看报,看看电视,不爱说话,以静养度晚年。

遗传基因,各人不一

也许有人说一个人能否长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基因。但这种说法也不尽然。在我采访的百岁老人中,家族长寿的占比例很小,只有一位103岁的老人,父母均活到了80多岁,两个表妹一个90岁,一个88岁,现还健在。其余的不是父母未活到正常寿命,就是祖辈因病早故。有一位百岁老人,其父母均未活到50岁,便早早离开人世。然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这些百岁老人中,除一位因患胆囊结石开过刀外,其余的身体都很好,自身免疫力也强,有的一生从未害过病,有的连常见的感冒也没染过。

每每我在采访百岁老人,问及他们为什么能长寿时,他们都不知如何回答我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自己也搞不清自己为什么能活到期颐之年。是啊,吃着正常人的饮食,过着正常人的日子,没有仙丹灵方,没有养生之术,大多人祖上也没有长寿史,自己怎么就不知不觉成为人瑞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此,我特意阅览了一些国外关于解破长寿之谜的所谓权威诠释,然越看越迷糊,因为这些所谓研究,都很难与实际对上号,如美国人列出的“长寿关键要素排行榜”有6大要素,排行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而日本人则把注重性格修养列为长寿第一秘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直至我看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回答关于长寿秘诀的一句话,心中才豁然开朗。季羡林活了97岁高龄,身体一直硬朗,思维敏捷,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在世时许多人都问他,有没有什么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

是啊,每个人的差异性很大,身体组织器官也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尽然,别人行之有效的经验,自己照搬却未必行得通,因此不必刻意追求什么长寿秘诀,一切从健康角度出发,顺其自然就好。古代学者庄子说:“安时而处顺。”这话很有道理。在养生问题上,不要刻意养生,更不要迷信保健品,锻炼身体也要因人而异,保持精神愉快,乐观豁达,吃得下,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有病则迅速医治之。若能做到心平气和,顺其自然,又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焉有不健康长寿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