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钱塘弄潮 第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钱塘弄潮 第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那是一个水雾氤氲的午后,我挤在汹涌的人潮中,目睹了“钱塘江国际冲浪挑战赛”盛况,一群冲浪运动员从仿佛煮沸的浪涛中飞纵而出,跳跃,腾挪,周旋,迂回,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仿佛一只只振翅飞翔在惊涛间的苍鹰。

在萧山观潮城,我的心灵经历了一次冲浪。看着一个个国外运动员在钱塘江上穿梭往来,现实和历史在我眼前不断叠显,我甚至将他们想象成南宋来客,穿越了历史界限,轻易将我的视线引渡到了公元1183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因为在同样的地点,南宋朝廷曾经组织过一次中国历史上堪称规模最大的弄潮盛会。

1183年:南宋的一场

大型水上运动会

正午时分,大地一片寂静,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几只飞鸟在钱塘江江面上惊散,只留下了几声空响。此时,耳畔隐隐传来“嗡嗡”的蜂鸣声,一条白线将辽阔的天际拦腰截断,轰鸣声由远及近而来。

临近海塘,一道巨大的水墙腾空竖起,以大海的力量猛烈地撞击大地,仿佛一只巨大的扩音机不断地扩大声音的效果,大地被它震得有些颤动。一浪浪的波涛此起彼伏,后浪推搡着前浪,犹如千军万马驰骋。

海塘上响起一阵清脆的锣鸣,一排矫健的身影箭一样地蹿进惊涛骇浪,弄潮儿个个披头散发,挥舞着旗伞,在风口浪尖上矫健腾挪,展现出各种眼花缭乱的姿态,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操纵他们做出一个个精彩的动作。他们屹立在潮头,如同骑在一匹匹野马身上,动作呈现出奔腾的节奏,一面面旗帜“喇喇”迎风,引领着潮流乘风破浪疾进。海塘上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喝彩声、锣鼓声、呐喊声、踏歌声,此起彼伏,在钱塘江上汇聚成一曲交响乐。随着潮水向前推进,数十万人欢呼奔跑,三路大潮浩浩荡荡地汇聚成一个巨大的箭头,呼啦啦奔向临安,场面极其壮观热烈。

这是一次由官方举办的弄潮比赛,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规格最高,太上皇高宗和现任皇帝孝宗均出席了盛会,参赛选手也多达一百余人,涌现出了僧儿、留住等“弄潮”高手。

弄潮比赛:与“水兽”

搏斗的生死游戏

钱塘弄潮最早发端于祭祀潮神。古时候巫师每到端午时节都要在钱塘江上举行庄重的祭潮活动,以踏浪、戏水的方式迎接潮神。后来的弄潮者的一身行头有明显的宗教痕迹,如断发文身、持旗戏水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弄潮与祭潮之间的某种联系。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弄潮运动在南宋进入了黄金时期。南宋的弄潮之所以规模庞大,是由于朝廷引导所致。在官方的操盘之下,弄潮有了成熟措施和详细规则,比赛还设置了丰厚的奖金,全部费用由官方承担。由于最高统治者的观战,使弄潮儿的地位得到根本性改变,涌现了哑八、谢棒杀、画牛儿、僧儿等一批家喻户晓的弄潮明星。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潮神生日,也是弄潮儿大显身手的一天。比赛结束时,无疑是胜利者最荣耀的时刻。从庙子头到六和塔,沿着钱塘江畔一路逶迤数十里,扎满了眩目的彩棚。权贵商贾在临江地段搭设出绵延数里的看台,通衢大道上遍插彩旗,座座商铺连成了一字长蛇阵。南宋首都全城陷入了狂欢,数十万居民潮水般地涌向钱塘江口。

比赛结束后,获得名次的选手英雄般地凯旋,他们龙骧虎步地进入临安城,迎接他们的是鞭炮、锣鼓、欢呼、彩礼、酒肉,更有朝廷的赏赐。这是弄潮儿一生中最风光的一天,尽情地享受临安官民的追捧。

当时的弄潮表演与古罗马斗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将罗马竞技场搬到钱塘江上,弄潮儿是赤手空拳的斗士,惊涛骇浪就是“凶猛的水兽”。除少数高手外,不少人在搏斗中被潮水吞噬。在岸上那些煽情的目光的注视下,不少壮士被巨浪击中,接着倒在水中,残酷地走向死亡。看着这水上斗兽场的惊心动魄表演,皇帝和达官贵人们脸上显得十分平静。或许,这些人的生死搏斗,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

英勇好斗:江南人性格的另一面

我曾经在海宁盐官镇有过观潮经历,浪潮遭遇海塘的拦阻后,以排山倒海之势压过来,一浪又一浪的波涛像雪山一样地倾倒下来,填平了一个谷底,又堆起了一座高山。水汽弥漫在海塘上,视线一片模糊,巨大的声响仿佛一个个惊雷炸响。在这样毛骨悚然的场景中,大多数人的念头就是转身逃离大堤。我实在无法想象,弄潮儿居然用肉体之躯冲向波涛,生死似乎早已置之度外。

在我看来,从小生长于钱塘江畔的吴越男儿,在潮水中经历了一次特殊的成人礼。不管是跃入波涛中的弄潮儿,还是伫立在岸上的观潮者,他们的人生从此因钱江潮受到了莫大的砥砺和启发,大潮的气势撩起了他们搏击风浪的勇气。

这些吴越弄潮儿血液里流淌着一股剑气,他们以血肉之躯对抗着汹涌的海潮,只要勇敢地付出了,死又何妨!经历了惊涛骇浪,人的一世也就波澜不惊了。他们内心从容淡定,自然会笑对一切。

东汉史学家班固写《汉书》时,游动的毛笔写下了这么一行铿锵的字迹:“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一方面,吴越人是水性的,所以江南之地出尽风流名士;同时,这里也不乏慓悍侠士,他们血性勃发,常在刀锋浪尖上行走。弄潮就传递了这样的核心价值:与潮水搏斗于生死之间,再短暂的人生,也有瞬间的璀璨。弄潮儿这样的境界演绎在我们面前,豪迈之气丝毫不亚于燕赵游侠。弄潮儿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以一脉剑气书写着果敢和刚烈,脚踏奔腾怒吼的潮头,向历史展现出钱塘人的体魄和心智。

西湖水的风花雪月占尽江南婉约,钱江潮的大浪淘沙豪取吴越霸气。我为此一直困惑于江南人的性格:他们有柔软如水的一面,同时还有刚硬如山的另一面。除了绵柔如水,江南人还有一副硬朗的身板,一种驾驭江河的果敢和勇气。或许,我们常常忽视这一点。而钱塘江里的弄潮儿,则是江南文化的骨架。只是,这段阳刚的历史太过短暂,弄潮人的身影最终被淹没于市井之中。

钱塘江口:人类发明了冲浪运动

弄潮活动,始兴于唐,极盛于宋,宋末走向没落,明代后期销声匿迹。清代以来的“抢潮头鱼”多少延续了弄潮的气脉,但老祖宗的竞技遗产最终失传了。一出轰轰烈烈的弄潮大戏就此在钱塘江口成为绝响。

1788年,英国人詹姆斯·科克船长在夏威夷第一次见识了夏威夷土著民的冲浪活动。但是,没有人知道冲浪运动的出现时间,也没有人知道它从何而来。地图上,我将目光从吴越海岸移动到夏威夷群岛,顿时浮想联翩,弄潮与冲浪在运动形式上高度相似,航海能力出色的吴越人有可能在某个时期到过夏威夷。浙江大学历史系的李志庭教授曾专门撰文指出,夏威夷居民以亚洲移民后裔和波利尼西亚人为主,其祖先与古越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甚至大胆推断:“夏威夷的冲浪运动很可能就是随着越民族的迁徙而兴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