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兴隆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措施与成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兴隆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措施与成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兴隆县以国家“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基本县情提出“生态立县”这一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总结了近年来兴隆县“生态立县”的主要措施成效,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措施;成效;河北兴隆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335-01

兴隆县是京东板栗主产区和燕山山楂雾灵红等名优果品的适宜区,县内有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旅游景点,有“天然氧吧”、“京津绿色屏障和后花园”的美誉,是京津大城市的水源重点供给区和保护区。近年,兴隆县将“生态立县”作为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1 发展“生态立县”的战略背景

生态县(市)是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生态县的建设应以突出生态环境为重点,形成一种独特的发展方法。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基本县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以林为主、粮果并举、多种经营、提高效益”的发展方针,开始集中力量发展林果业,坚持以林果及其加工业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提出并正式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

2 主要措施

2.1 理性思考,科学规划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保护意识。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明确1名主要负责人,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严格执法,不断强化全民生态环保意识。二是加强技术创新。积极与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解决产品档次低、生产效率低、企业做不大、产业做不强等问题。三是制定激励机制,优化生态格局。为调动农民造林栽果的积极性,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发展之路[1-2]。

2.2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环境,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发展方式。兴隆县立足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开发兴隆旅游资源,用旅游的理念和标准打造“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农居”,提升生态旅游品味。突出“生态、科普、民俗”三大特色,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打品牌,打破以行政区划为标志的地域概念,规划建设科普考察、旅游度假、休闲游憩、风景名胜、画廊观光、水上游乐和综合服务等七大功能区[3-4]。

3 取得的成效

3.1 林业生态建设

通过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县新增植被6.1万hm2,有林地面积达到20.3万hm2,每年减少水土流失面积6.7万hm2,减少水土流失400 kg。兴隆县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兴隆大气、地面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和Ⅰ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65.76%,居华北地区县级第1位,在实现为京津保水源、阻沙源目标的同时,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

3.2 林果产业

兴隆县在果林种植规模、果品质量、品牌意识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截至2013年底,全县各类果树面积发展到5.5万hm2,其中板栗3.3万hm2、山楂1.1万hm2、苹果0.2万hm2、梨0.25万hm2、核桃0.13万hm2,其他果树0.48万hm2;兴隆县现已建成标准化果园1 000余个,包括30余个百亩板栗高标准示范园、5个千亩精品果园和3个优种嫁接示范基地;全县注册各类品牌32个,其中农业部“绿色食品”品牌5个,省级优质名牌产品8个,产品畅销全国20余个省市,并出口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3.3 生态旅游

全县建成特色生态景区景点20余个,拥有燕山主峰雾灵山和六里坪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具备对外开放能力景区达到10个,其中3A景区2个、2A景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2013年,全县宾馆度假村发展到15家,农家院发展到500家,接待游客15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有效地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4 结语

“生态立县”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就要不断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加强政府与民间的通力合作,积极构建“政府主导、民间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生态环境产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生态立县、生态兴业”的生态发展理念,制定好扶持政策,治理好投资环境,坚持走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方法,努力形成一条经济高效、环境优美、政治协同、社会和谐“四位一体”的生态环境产业建设模式。努力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建立在环境和资源能够承载的基础上。

5 参考文献

[1] 苏迎平,郑金贵,陈绍军.“生态立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基于福建省大田县的典型个案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3,33(1):80-86.

[2] 吴红军,冯健.海西战略下的福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探析[J].生态经济,2010(5):141-145.

[3] 陈志琴.关于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22-123.

[4] 柯福艳,张社梅,徐红玳.生态立县背景下山区跨越式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以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例[J].生态经济,2011(5):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