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中国电视选秀之死,自杀还是他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中国电视选秀之死,自杀还是他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2004年的超女,到2010年的快男,选秀节目正经历它的“七年之痒”,收视率更是下降近9成,本文浅析导致选秀节目在中国濒临死亡的原因。

关键词:选秀;快乐男声;超级女声;死亡原因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38-01

2010年9月10日,湖南卫视2010快乐男声落下帷幕,这场号称中国选秀史上最声势浩大的总决赛,却已沦落到“鸡肋”的地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已经走过七年,从起步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万人空巷、风光无限,再到如今的惨淡收场。选秀王牌“超快”系列,从巅峰时期的8%―10%的收视率,到2010“快男”平均0.83%的收视率,收视率下降近9成。无疑,这已经可以宣告,选秀节目在中国已经濒临死亡,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一、他杀原因:外在因素影响

(一)广电总局的“紧箍咒”

早在2005年选秀节目盛行之初,便曝出了“手机投票黑幕”、“制造话题炒作”等负面新闻。因此,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以确保选秀节目能够良性发展。

2006年3月,广电总局出台规定跨省赛事参赛选手年龄必须年满18岁。

2007年9月20日,广电总局出台再次规定选秀节目不得在19:30至22:30播出,不得采用手机投票、电话投票等任何场外投票方式,不得在节目中传播或暗示选手的负面消息和流言,不得利用评委、嘉宾身份张扬自我,着装、发型等要得体等内容。

(二)大众审美疲劳和其他娱乐节目兴起

2004年湖南卫视推出大型娱乐“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这档节目构思来源于美国一档歌手选赛节目《美国偶像》,以“平民”为主角满足观众的表演欲望并为其提供舞台,开播后立刻在全国串红。

2006年,选秀节目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2007年,选秀节目成了各大电视台的必争之地。面对选秀节目的一哄而上,电视观众反而对这些“克隆”成风,缺乏原创,文化审美越来越缺失的选秀节目出现审美疲劳,选秀节目的热度逐渐冷却。

随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温度不断升高,娱乐节目样式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仅“真人秀”节目类型中,职场类“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婚恋交友类“真人秀”节目火爆荧屏。也正是如此,电视观众对于娱乐节目的选择,从一个到多个,这也是选秀节目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

二、自杀原因:节目内在因素

(一)赛制越改越复杂

选秀盛行之初,打着“想唱就唱”,“喜欢他就留下他”口号的民选偶像的赛制起初确实给观众带来无限惊喜。

2005和2006两年,风格无限的《超级女声》使用了简约赛制,简约却不简单的造就了收视神话。

2007年的《快乐男声》,评委变成“看上客”,大众评审沦落成为淘汰工具,真正能够决定选手去留的只有场外观众的短信投票,失掉了民心,荷包却赚得鼓鼓。

2009年的《快乐女声》,失去了场外观众投票这块最大的肥肉,取而代之的却是彩铃下载、大众评审、专业的评委、网址人气比拼和业内专家评审,饶来饶去的赛制,最终饶掉了电视观众的耐心。

(二)选手越选越路人

选手是一档选秀节目的灵魂所在,是我唱我歌的情真意切和自我表达。正因如此,观众记住了李宇春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她》,张杰的《往事随风》,郁可唯的《痒》等。

然而,2010年快男12强诞生之后,很多媒体和观众一致感慨,“这也许是史上最无趣的快男12强了。”千人一面,风格单一,几乎谈不上舞台表现力与感染力,大部分选手在进入全国总决赛后,似乎都没找准自己的定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三)评委越来越温和

评委一项是选秀节目中的一大看点,以毒舌著称的包小柏,有着招牌式“very,very good”叫喊的柯以敏。然而,本届快男评委中,观众看来看去都是一些老面孔,说着“注意气息”、“注意节奏”、“注意情感”这三句令观众耳朵都起茧的“老三样”,让本来就紧张的选手,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头脑也不清晰起来。

总决赛当晚,6轮的投票,10位专业评委,50位媒体评委,50位大众评委,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挤满了整个舞台。甚至有观众调侃:舞台上评委一片望不到边,也亏了是没有“大风大浪”,否则就这密集的阵型,不知会有多少人被拍在“沙滩上”。

综上所述,中国电视的选秀节目之死,显然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选秀节目目前在中国并不是完全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作为电视观众,对于选拔、评比类的节目永远不会失掉兴趣,那么选秀类的节目就永远有它生存的空间。作为电视媒体,应该通过不断创新来培植观众的胃口,也只有在规则、选拔方式进行了创新之后,才会出现新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