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筑物下综采放顶煤开采残煤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筑物下综采放顶煤开采残煤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科技攻关合理布局开采建筑物下残煤,就合理布局、依靠科技综放开采建筑物下残煤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尝试,并对一些有用的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综采放顶煤;建筑物下开采残煤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183.01

1矿井简介

西安煤业公司(原西安煤矿)1950年11月22日开始建设,1955年12月1日建成投产,建井原始地质储量96186千吨,可采储量74620千吨,设计服务年限83年。原西安煤矿于2003年因资源枯竭,经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为提高矿井矿产资源回收,安置破产后职工再就业,经吉林省煤炭工业局批准同意组建西安煤业公司,利用现有系统和设备开采残余煤炭资源。由于残煤煤层已遭受破坏,旧巷、旧采迹极多,顶、底板破碎难管理,容易发火,开采技术条件十分复杂。针对残煤赋存的特点,经过反复研究、对比、分析、论证,将综采放顶煤的开采技术,大胆的应用到建筑物下残存煤量开采中。西安煤业公司现下设4个生产井区和3个辅助生产区科,在册职工总数4780人,核定生产能力为274万吨,所有井区全部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回采,

2科学论证、优化设计

一区七采残煤位于一水平(-54米)下段绞车道东翼,开采上限标高为-65.0米,下限标高为-281.0米,设计开采面积为135000平方米。地表位于辽源市建材厂南侧,灯塔乡村委会以北,地面有民宅308户,建筑面积18480平方米,有两条水泥路及一条高压线在上方经过,其余为农田。

2.1地面建筑物下开采的主要工作

(1)地质资料、以往开采资料的收集和地面房屋调查、变形情况预测;

(2)不搬迁村庄条件下采区回采的可行性研究;

(3)开采方案及设计优化;

(4)采后地表移动与变形参数数据的分析、计算;

(5)安全开采与建筑物保护措施。

2.2七采建筑物下开采方案确定

(1)七采工作面尺寸确定:0701走向长300m,倾斜长70m;

0702走向长300m,倾斜长40m;

0703走向长550m,倾斜长70m;

0704走向长500m,倾斜长50m;

0705走向长500m,倾斜长40m;

03013走向长500m,倾斜长40m。

为合理确定工作面的开采厚度,对本区内开采的6个工作面进行了开采条件的地表移动变形预测计算,以达到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最小之目的。

(2)工作面开采顺序的分析:经预测计算0703单一工作面开采时(煤层开采厚度12m条件下),地表的最大沉降为630mm,最大水平变形拉伸为1.27mm/m,压缩变形为2.80mm/m,满足《规程》对砖石结构房屋Ⅱ级变形的要求,且对村庄建筑而言,拉伸变形的破坏较大,压缩变形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不会对房屋产生破坏影响,因此0703工作面的开采不会对地面房屋的破坏产生较大的影响,首采区确定为0703工作面。

(3)开采方案的确定:七采地面村民房屋较多,若全部实施搬迁,一是搬迁费用高,二是无其它置换土地村庄无处可搬,社会影响较大,针对本公司实际情况,选择限厚、间隔开采控制地表变形,对地面房屋采取变形加固维修,并采取就地重建抗变形结构等措施,解决建筑物下残煤开采难题。

(4)井上下安全技术措施。

①开采前,对受采动范围内影响的建构筑物进行调查、存档备案,以确保安全。

②开采过程中,严格按设计施工。特别是开采宽度、开采长度和开采厚度不能超出设计要求。

③在地面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点,对开采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进行观测,保证村庄下压煤开采的顺利进行,并为以后村庄下开采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④加强地面巡视工作,地面建筑发生变化时,及时联系,以便对开采方案作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安全开采的需要。

3经验总结

按照北京煤科院的技术论证严格控制采放高度,在工作面走向长度、开采范围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工作面采放高度严格控制在规定以下,依照设计留设少量区间煤柱,实现了地表变形完全在可控范围内,根据地表观测数据说明,七采采区由2006年开采,至2011年末共采出煤量224.29万吨,对地表建筑物影响极小,基本符合煤科院的论证报告,开采非常成功。同时综放回采工艺在我公司残煤开采成功的应用,既填补了我公司综放采煤方法的空白,又为国内外残煤综放开采的首创。

在“建筑物下”下进行残煤资源开采,通过不同开采宽度、厚度影响的地表移动与变形预测、覆岩破坏高度预测分析、工作面开采顺序对地表移动影响分析等技术手段,针对性地对西安矿残采工作面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老矿区的残煤资源能有效地开采,既保证开采安全,又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稳定生产能力、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做出了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项技术具有较多的优越性,对于地质条件类似的老矿井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应用前景较为广泛。

参考文献

[1]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及压煤开采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2]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矿7、12采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可行性论证[Z],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