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川剧鬼狐旦人物的表演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川剧中,鬼狐旦是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在剧情中,主要表演鬼旦和仙狐旦。川剧相关的剧目比较多,所以对这种旦角表演的研究已经较为系统化。本论文针对川剧鬼狐旦人物的表演艺术进行探究。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054-01
川剧属于是地方戏曲,以小生表演、小丑表演和小旦表演为主,其中的旦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分为多种角色,诸如老旦、青衣旦、花旦、鬼狐旦、泼辣旦、闺门旦等等。其中,川剧有的就是鬼狐旦。虽然在其他的剧种中也有鬼狐旦的角色,但是,由于剧目比较少并没有形成表演体系,因此,对这种旦角并没有严格的界定。
一、《目连传》中鬼狐旦人物的表演
川剧具有代表性的目连戏包括《刘氏回煞》《耿氏上吊》。通常某个地方表演这种戏,就说明这个地方出现了天灾人祸之事。当目连戏开场的时候,就会将所有的乡邻都调动起来参与。在戏剧表演的第一天,就开始各种与戏剧相关的活动情节,比如,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候,戏班的掌教师就会扮演为叉手,戏班的其他演员都会扮演成鬼卒,到荒郊野外去“游叉”,在过街的时候,这些鬼卒会大声呼叫,摇动着钢叉,钢叉上面的铜环叮叮当当地响,一些当地人还会配合着呐喊,声音非常凄厉可怕,渲染了鬼狐的气氛。之后,就进入到目连戏的表演环节。
目连戏中,舞台上的表演情节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比如,“找家婆”中,“家婆”混在观众中,没有人认识,只有刘氏四娘嚎叫着,鬼卒们就到观众中找家婆,造成了惊恐的场面,家婆从观众中被找出来[1]。“打飞叉”是川剧中的绝技,刘氏被处以刑罚的时候,被绑在门板上,手足“大”字分开,叉手飞叉,五把钢叉就钉在门板的空隙间,刘氏毫无损伤,观众会被吓出一身冷汗,当然也是满堂喝彩。目连传戏中,“飞叉”是具有危险性的绝技,也是高潮戏。
“耿氏上吊”也是目连戏中的高潮戏,同样具有危险性。耿氏需要在舞台上上吊。舞台表演时,吊死鬼在观众的背后跑上舞台抓耿氏,耿氏上吊,只见挣扎着,口吐白沫,之后,就如冥界。对于这出戏的表演,曹春凤就因为一次小的失误差一点真的进入到冥界。上吊绳是活结子,在表演上吊的时候却发生了故障,成为死结,她真的口吐白沫,当时鼓师发现就停止锣鼓马上急救才避免了悲剧。这出戏是与众不同的,也是非常震撼的,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只要参与其中,都会被感染。
二、《情探》《打神》中鬼旦人物的表演
《焚香记》中有两出鬼旦人物表演,即《情探》和《打神》。《情探》的主要故事情节是王魁高中之后就与共同起誓的焦桂英分手。因为两个人是在海神庙起誓的,海神就派拿鬼去抓王魁,让王魁与焦桂英对质。这样的故事情节在古代的各种戏剧中都是比较常见的,焦桂英在出场的时候,行动就宛如鬼一样,包括褶子、绫子和水袖都是自己在动,忽而左转,忽而右转,水袖绫子飘飘荡荡,虽然后腿伸出,脚却没有露出来。走路的时候,就宛如鬼魂一般,偏颈溜肩,走到王魁的住处外就站住了,抽泣着整个的身体转过去背对着舞台,跌跌撞撞地走向王魁的住处。这个形象明显就是一个鬼魂的样子,那种哀怨和无助都从动作中体现出来[2]。焦桂英希望自己的未婚夫能够回心转意,于是就摆出小女子的姿态劝说王魁,但是,王魁已不再回心转意了,于是在王魁挥袖之间,焦桂英就变身厉鬼向王魁索命。
表演《打神》情节较为著名的是著名的川剧表演艺术家蔡月秋。其以青衣形象出场,妆容非常的恐怖。整个的面部来看,是脸上抹清油,擦着暴眼的样子,黑色的嘴唇,马耳朵,演员舞台形象与真的鬼没有太大的区别,表演的过程中,怨气非常重。后辈的川剧名家表演就有些收敛,特别是在化妆上就有所改变,不再是表演中充满了怨念,而是敷红粉、打水发,口是紫红色的,眼膛上涂着凡士林,还戴着银泡子。在具体的舞台表演中,都会根据演员自身对剧情的理解进行表演,因此,表演上各有千秋。
三、《别洞观景》中仙狐旦人物的表演
在川剧中,《别洞观景》是传统剧种,也是备受欢迎的曲目。主要的剧情描述是白鳝仙子从仙界偶入人间,对人间的环境产生留恋之心。其化妆非常的美艳,走路的步伐也非常轻盈,特别是搓步和垫步,都非常的灵活,手指会给人以灵动之感,造型美丽,眼神随着指尖流动,给人以活泼之感,真的是美若天仙[3]。当白鳝仙子换了衣服之后,就成为了美娇娥,其步伐和动作就宛如是《白蛇传》中的小青一般,形象俏丽。这种表演与花旦非常接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川剧属于是四川地区的地方戏。在川剧的旦角表演中,鬼狐旦是别具一格的。受到当地传统思想的影响,川剧表演内容被赋予了神话色彩,在舞台上表演出来,使川剧表演更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充满了浪漫气息。
参考文献:
[1]秦勤.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承人创新探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65-170.
[2]王静.我对川剧旦角表演从实践到理性认识的再解读[J].四川戏剧,2016,(0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