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分层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分层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课程特点,提出分层次实验教学的观点,重点介绍分层次课程内容、难度系数、学生对象等设计方法,据此建立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本文通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实验教学研究扩展到高校计算机课程整体,探索提高学生各层次的综合素质普遍方法。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实验课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32

1 引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所以,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类型对于培养学生上机实践能力、解决问题水平、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高校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高校学生的普遍素质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学生进行分层次划分,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类型,并同时设置对应的教学考试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相应的实践机会,获得适应自身水平的锻炼机会,充分发挥实验课堂的作用。从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综合技能,成为高水平的计算机人员,满足社会的需求。

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课特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实验课是这门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用传统的灌输性的教学方法,是无法学会计算机的专业性知识,而且很快就让知识点遗忘了。所以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上机实践操作,让学生边讲边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授课策略,也就是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类型和内容,“因材施教”,以达到教学目的。

3 分层次实验内容设置

3.1 基本课程介绍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了加深学生对类和对象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在程序设计中要贯彻和体现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通过上机实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的了解和使用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高级语言的语法及特性到基本的编程方法和技能,打好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的良好基础。在调试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程序中出现的错误和排除这些错误的能力。通过上机实验,提高学生对高级语言各部分内容的综合使用能力,逐步掌握语言程序设计的规律与技巧。

表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课内容

[[序号\&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学时\&实验要求\&1

2

3

4

5

6

7\&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

C++基础知识

类和对象

派生类和继承

多态性

模板与异常处理

C++流库与输入输出\&概念性

验证性

设计性

设计性

设计性

验证性

设计性\&2

2

2

2

2

2

2\&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3.2 实验内容分层次

根据实验内容将实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概念性、验证性和设计性。对于“概念性”,为应用基础实验,重点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对于“验证性”,为提升能力实验,重点对方法技术掌握的实验;对于“设计性”,为综合能力培养实验,重点对综合知识的综合运用。对每种实验配备若干实验题,每个实验题都设有相对应的难度系数。

学生在实验课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难度系数的实验题,即一道基础实验题,再选做一道提高实验题,综合计算作为评价指标。这样让不同层次学生有自己合适的实验练习。

表2 分层次课程内容层次

[[题目\&选题\&难度系统\&选题\&概念性\&题目1\&1.0\&\&题目2\&1.1\&\&题目3\&1.2\&\&验证性\&题目1\&1.1\&\&\&题目2\&1.2\&\&\&题目3\&1.3\&\&设计性\&题目1\&1.2\&\&\&题目2\&1.3\&\&\&题目3\&1.4\&\&]

]

3.3 实验对象分层次

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学习兴趣浓,成绩好;B层学生基础较好,接受能力一般,情绪不够稳定,学习成绩中等;C层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困难大,学习积极性不高,消极厌学。分层结果是实施教学分层备课计划和教学目的分层计划的前提。学生分层次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编程能力等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程序的设计和实践,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尽早接触较大的应用实践题目,得到更多的锻炼。

4 分层次考核方法设置

在我们设计的数据结构课程考核方案下,实验成绩在数据结构课程总成绩中的比例为3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成绩为若干次主题实验题的成绩以及期末实验考核成绩平均分;每次主题实验成绩的主要计算方法为:

本次实验总分=实验设计成绩*0.70+实验记录分*0.20+实验报告分*0.10;实验设计成绩=基础实验得分*选题难度系数+应用基础实验*选题难度系数+应用提高实验*选题难度系数。

5 结束语

本研究重新定位计算机实验课程设定标准,是对计算机实验课程的一种研究探索,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继成,纪文义.以创新实践项目为平台提升农业院校电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研究[J].时代教育,2013,(2):3.

[2]泉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65-167.

[3]刘峻峰.农业院校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