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生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方式之一――“学生研究”意义之二

季 苹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有哪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被看做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基本方式。我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基本、更加客观的方式,这就是学生研究。可以说,缺乏学生研究的自我反思是主观的,缺乏学生研究的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是纸上谈兵。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责任感,是基本功,是学科性知识,是教育性知识。教育性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学生研究。学生研究与责任感、基本功、学科性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有校长问:在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的状态下,怎样调动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如何引导教师的价值取向,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通常,校长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反复做教师的思想工作,请专家讲先进的理念,举办优秀教师思想研讨会或者经验交流会,等等。这些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感到,这些方法总体上属于外在输入型方法。怎样才能调动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呢?我的回答是:研究学生。在教师的心中,最能打动他们的还是学生,当教师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如此。但是,由于教师习惯于大班授课,习惯于以“教”为中心,所以常常忽略了对学生的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谁也顾不上”。而教师一旦深入研究学生,就会对学生更加负责。我曾经做过几个学生的个案研究,每接近一位学生,我都会进入一种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状态,教师一旦研究学生,其责任感就会逐渐提高。下面就是一个体现这种变化的案例。

从“你们班学生”到“咱们班学生”

北京市石景山区处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近1/3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很多学生来自下岗职工家庭,因此,出现问题的孩子比较多。2003年,一些特别负责任的教师提议每位教师教育管理几位学生。从此,学校开始了导师制的系统尝试。

学校要求导师工作要落实“四个一”,即导师每周与受导学生谈一次话,与家长电话联系一次,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沟通一次,分析评价受导学生一次并作好相关记录。师生谈话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导师们从不同的角度找到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在不同场合找到契机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如在操场活动中、午休时、乘车的路上)。不少学生能对导师说出自己的秘密或真实想法,希望得到导师的同情、理解和帮助。通过沟通,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导师发现了受导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发现了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了他们的问和痛苦。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有的教师找遍了学生的家长和有关亲戚,恳请家长不要放弃孩子,并指导家长帮助孩子,真是煞费苦心。

过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现在由所有教师负责。教师们说学生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称呼“你们班的学生”,而是说“咱们班的学生”了。

一天下午五点多,我来到了这所学校。该下班了,但是,某班的几位教师还在办公室里讨论一位女生的发展问题。在另一间办公室里,几位教师正在为联系一位男生的家长想办法。这样的工作场景让人非常感动。这是一所普通中学,教师们的收入不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来自哪里?显然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产生的高度的责任感。

无论是从实践还是从理论上看,研究学生是教师提高责任感的源泉和动力。笔者由此进一步想到,要避免脱离学生的发展谈教师的专业发展。明确地说,脱离学生发展的教师发展是不合理的,甚至可能是不道德的。

如何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

一次,我到一所小学去,学校正在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这是一所积极进取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学校。学校希望在5年内培养一定数量的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在学校随机抽样采访了30位学生,访谈了30分钟,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请学生们回答3句话: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喜欢她(他)?她(他)多大年龄?第二个问是“你在学校遇到的最难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追问事情的性质、事件涉及的教师及其年龄。学生访谈记录为学校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些真实的依据。

不少学校在制定教师发展规划时都会有各种明确的指标,教师们也会为自己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弄清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即谁为谁服务的问题。教师发展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本依据,学生发展应该成为教师发展最重要的客观证据。

“学生研究”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教学基本功的内容指的是语言流畅生动、板书设计美观、内容科学性思想性兼备……而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我们发现,学生研究应该是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1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重新系统地建构“教学基本功”

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是一种传统性比赛。它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定位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一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一方面不对教学基本功的内容作出调整,那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近几年,在很多地方举行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中,大家已经对教学评价标准、教学基本功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教师需要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教师需要有在教学中实行学科综合渗透的能力……

面对这些新的要求,教师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

困惑1:可以说,有多少新的课程理念,就需要具备多少新的能力。具备、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我们该从何人手?何时才能具备这些能力?

困惑2:流畅生动的语言、漂亮的板书等这么多年练就的教学基本功就不能保障我成为优秀教师了吗?传统的教学基本功与新的教学基本功的关系是什么?

这些困惑说明,我们所作的调整主要是在做加法,而且是在做一些零散的、有些随意的加法。这是改革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课程改革在全国已经实施近8年了,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基本功进行比较系统的重新建构。

2 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系统建构“教学基本功”

与已往的教学基本功相比,新的教学基本功到底有什么变化?我认为,变的应是立场、角度。

从教出发与从学出发――两种不同的立场:过去的教学基本

功主要是从教师教的立场出发的。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准确把握教材,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教师的仪态要端庄大方;教师讲解知识要科学,清晰、生动;板书设计要美观;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些基本功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新的教学基本功则着重从学生学的立场出发,要求教师考虑与学生相关的更多的问题。例如: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都已经学过语文、数学了――我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水平是高于课标还是低于课标?

胡同文化是老北京文化――教材上的内容是否适合我的学生?

北京延庆县三年级的学生喜欢什么花,见过的主要有哪些花?种过哪些花? 了解哪些花的知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经验基础是什么?

面对一批不太爱学习的懒散的学生,我该怎么办――如何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

讲定义是从定义的演绎开始还是在问题探究中获得定义――是按知识体系的逻辑授课还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授课?

板书是按事先设计好的书写还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书写――板书主要属于教师还是属于学生?

是将学生的回答纳入教师预设的系统还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指的是什么?

在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围绕教学基本功问题发展的最大的变化是立场的变化,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用这个终极目的审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新的教学基本功的内涵就清晰了。有了这样的审视,我们就可以从“到底有多少新的能力”和“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困惑中走出来了。

既然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那么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所做的研究就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过程的依据,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教师们往往认为,自己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毫无疑问对学生是了解的,其实不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推断学生的发展需要,会造成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差距,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要到学生中对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进行比较科学的调查。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深入了解尤其是有意识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发展需要的教师和校长并不多,能够科学地研究学生的教师和校长就更少了。因此,研究学生是教师和校长必练的一个基本功。

研究学生的问题能够拓展教师的学科知识

有的教师抱怨,教初中时间长了,自己的学科知识都变成初中水平的了。可是,在我接触的教师中,有的教师不仅水平没有降低,反而在不断提升。原因是他们不断地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或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具体深入地了解学生,还能够促进教师学科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此,可能有人会怀疑,一个小学生或者中学生问的问题怎么可能对一个大学毕业的人提高学科知识水平有作用呢?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常常与人类学科发展史中出现的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我建议教师读一些学科发展史方面的书籍,这对于理解学生的问题会有益处,同时也会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学科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