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远程审计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远程审计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审计已成为主流的发展方向。基于网络审计基础上的远程审计也随之应运而生、成为现实,从而标志着内部审计迈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那么,远程审计是什么?其存在的优势、风险及应对措施有哪些?本文结合烟草行业远程审计的实际应用,对上述问题作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远程 审计 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动着内部审计的改革与创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ERP、HR、OA等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内部审计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现代审计业务中,传统手工作业方式已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网络审计成为了主流的发展方向,而基于这一基础之上的远程审计也应运而生、成为现实。远程审计的出现,凸显了现代网络审计“即时、高效、便捷、低成本”等特点,突破了传统审计模式下“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审计的效率性、效益性和效果性得到了优化和提升,从而倍受审计人员的青睐和推崇。那么,远程审计是什么?其存在的优势、风险以及应对的措施有哪些?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结合烟草行业远程审计的实际应用,对上述问题作以研究和探讨。

一、远程审计的内涵及外延

(一)远程审计是网络审计的发展与延伸

远程审计是一种汇集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审计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审计作业方式,属于一个前沿的、新兴的领域,因此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远程审计的产生,源自于网络审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于集团公司而言,基于内部广域网的支撑环境,营销、财务、内部管理等系统设置了标准接口,集团内部信息高度集成,于是一些集团公司利用内部信息化资源开发了网络化的审计管理系统,以此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而远程审计又是网络审计的发展与延伸。基于网络审计平台的支撑作用,审计人员能够在远离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下即时获取财务、经营及管理数据,并运用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系统功能,对其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和检查,从而达到优化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的目标。由此可见,远程审计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及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我国并没有实现”。而近年来,烟草行业不断加强内部网络审计系统建设,对于远程审计进行了大胆地研究与尝试并在实践中得到较好地应用。

(二)远程审计的技术原理

远程审计技术主要是通过集成化的网络审计系统完成对业务数据的采集与转换,再利用审计辅助程序进行统计、抽样、分析等审计作业处理,最终形成审计报告的过程(图1:远程审计作业的技术原理)。完整的远程审计系统应包括“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审计作业工具系统、数据采集转换系统、联网审计系统(数据分析预警平台)”四个部分。审计管理系统用于下达审计计划、分配权限等项目组织工作;审计作业软件用于提供各种辅助工具,帮助审计人员进行详细审查;联网审计系统用于审计人员远程登录,并通过预警系统等发现审计疑点;数据采集转换系统用于业务平台数据和审计平台的数据采集转换处理。

(三)远程审计要与现场审计相结合

远程审计的基础是网络数据,而网络数据的虚拟性则决定了远程审计的局限性。因此,应用远程审计不能脱离了“人机结合”的基本思路,正确认识网络数据对审计结果产生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因素。实际应用过程中,则将“远程审计与现场审计、虚拟数据与实际数据”紧密结合、综合运用,以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比较好的做法是:现场审计前,审计人员通过远程审计完成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等基础性工作;现场审计时,重点关注已发现的审计疑点及深入挖掘审计线索,从而达到缩短现场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的目标。

二、远程审计案例及其特点

(一)背景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ERP管理已步入成熟阶段。其信息化建设布局已覆盖了包括卷烟营销、专卖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投资项目管理等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数据平台由总公司或省级公司统一开发、管理和维护,各系统之间形成了标准接口。在此基础上,烟草行业于2008启动了审计信息化建设,构建了具有烟草特色的网络审计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和功能集成的一体化应用。网络审计系统采用了J2EE平台和B/S架构,与财务、营销等业务系统之间设置了标准接口,分别由“审计管理、在线审计、现场作业”等十多个功能模块组成。系统由省级公司集中进行部署,分级授权应用、维护和管理。2012年初,安徽省烟草公司在总结网络审计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远程审计的探索与研究,现已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业务中得到有效运用。

(二)案例

2013年,安徽省烟草公司将对某市级公司法人代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该项目年度计划已在“网络审计系统”中设定,项目组成员从各市级公司审计人员中抽调。该项目于4月1日启动,项目组长已在“系统”中完成了计划分解、任务分配等组织工作;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内控制度等已通过电子档下发给审计组成员;审计方法采用远程审计和现场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审计方案》安排,远程审计时间段为4月3日至23日,现场审计时间段为4月25日至4月30日。远程审计阶段的任务是:利用网络审计系统,统计分析任期内主要经济指标、财务收支等目标完成情况、对被审计单位内控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初步评价、利用网络审计系统功能模块完成审计抽样并在系统中标注审计疑点、观察被审计单位现阶段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作情况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审计底稿。现场审计阶段的任务是:核查网络数据的真实性、调查审计疑点、排查是否存在审计漏洞并确定是否开展延伸审计、其他应关注的事项。在此基础上,结合远程审计初步底稿,完成正式审计底稿的编制等工作。

(三)效果评价

1、提高了审计效率

原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现场工作时间一般为10—15天,本案中现场审计时间为5天,审计效率提高,审计成本下降,审计目标更具针对性。远程审计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自由地掌握基础阶段的工作时间,尽量减少现场审计时的冗余工作。通过网络审计系统授权,审计人员能够在远距离接触到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完成大部分审计现场时要做的基础性工作,不仅为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提供了方便,也使审计资源得到了合理地优化和有效地运用。

2、提高了审计质量

传统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往往因工作时间的限制而出现一些审计疏漏或被迫放弃对一些疑点的延伸调查。远程审计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障,使其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细致地检查,降低了因时间受限所带的审计风险。此外,网络审计系统中的“数据中心”,融汇大量的财务信息、经济活动信息等,使审计人员能够更好的拓展审计内容的深度,提高项目审计的数据资料覆盖面,较好的保证了项目审计质量。

3、实现了动态监督

远程审计使审计信息的收集实现了实时化、动态化。在ERP环境下,审计人员可以观察到经济活动发生的全过程,并在交易发生时或发生后不久开始编辑交易数据,寻找不符合项的细节;也可以运用系统提供的标记和追踪功能,在某些数据或交易上加上标签,并建立一个审计证据文件,嵌入到审计业务的计算机系统中,从而掌握到最新的经营管理情况,达到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动态监督。

4、提高了队伍素质

从手工审计到远程审计的转变令人耳目一新,进一步激发了审计人员学习审计业务知识、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活力;此外,审计人员有更充足的时间学习掌握被审单位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等,对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工作质量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5、有利于审计派驻制管理

烟草行业推行审计派驻制以来,按照“监督驻地、参审异地”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一方面要负责驻地企业的审计项目;另一方面,要受上级的领导和委派参与异地审计项目。当两方面的审计项目发生冲突时,审计人员往往难以兼顾。而远程审计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审计人员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异地项目的大部分工作,从而减少了外出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驻地项目与异地项目的协调统一。

三、远程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风险因素

1、审计线索的局限性

每一名称职的审计人员都有着尽可能发现审计线索的主观意愿,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风险的防范能力。而大部分审计线索往往隐藏于大量的数据、材料和信息之中,需要审计人员广泛地搜集和取证并据此做出精心地甄别和判断。在传统审计环境中,经营业务过程大多在纸制材料上反映,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只要在各种资料中找到切入点,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所有的审计线索。由于远程审计是基于信息化基础之上,经济活动中的单据、票证和账簿等都是以虚拟形式反映,审计人员无法获取信息系统之外的原始记录,发现审计线索的途径主要依赖于网络上的经济活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审计人员的适应性

传统的审计模式下,审计组在实施审计业务时具有整体性。内部沟通的方式简单明了,业务能力上可以形成互补,审计组长能够随时监督组员的工作情况,而诸多审计疑点也是在审计人员相互沟通中发现的。远程审计与传统审计有着明显的区别,审计人员基本上是在孤立的环境下从事审计业务,其沟通习惯、查阅习惯、思考习惯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远程审计期间,沟通方式只能采用电话和网络;查阅的方式完只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审查;审计组长不能完全掌握审计人员工作状况等。如果审计人员不能够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作业方式,势必会对审计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3、修改数据的可能性

传统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对计算机记录与原始记录的符合性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而远程审计的工作基础是被审单位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资料,其数据的真实性得不到有效验证。如果被审计单位修改了信息系统中的历史数据,那么远程审计将失去应有的作用和意义,所从事的大量工作将前功尽弃,所带来的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

4、信息技术的安全性

远程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审计软件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软件公司对网络审计的研究还不够透彻,所开发的软件也不是很成熟,其功能性和稳定性尚需提高和完善。此外,由于计算机硬件资源和网络通讯技术存在固有的不稳定性,审计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软硬件故障使数据发生错误或丢失,软件故障或遭遇黑客、病毒入侵破坏软件等。

(二)应对措施

1、完善审计信息系统功能

审计信息系统的功能越强大、考虑得越周全,就越能为审计线索的发现提供帮助。如果系统设计时考虑不全面,那么在实施审计业务时,就只能发现业务处理的结果而不能追索其来源。比如:有的企业为了掩盖隐藏大额现金交易的行为,在录入凭证摘要和使用科目时,会将“现金”改为“银行存款”。而大部分的财务管理系统中都设有票据管理模块,如果审计系统能够对票据系统进行联查和分析,就能根据“票据号码的连续性”这一线索发现所存在问题。

2、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远程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网络知识,又要精通审计理论,同时还要熟悉网络审计软件的开发、设计、维护等。由于我国对于网络审计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于远程审计更是缺乏理论的支撑。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能够自立根深,认真研究远程审计模式下的审计方法,改变传统审计模式下的思考习惯、查阅习惯等,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积累和升华,努力适应远程审计所带来的作业方式变化。此外,远程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人员是在孤立的环境下开展工作,失去了现场监督的环境,对其职业道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3、建立远程审计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严格的远程审计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审计方、被审计方、系统开发维护方等相关方的职责权限及处罚措施等,防止系统数据被修改的风险。审计组在进驻现场时,应在第一时间获取原始记录,并与已采集的系统数据进行查验比对,以排除修改历史信息数据的风险因素。一旦发现数据被修改情况,应立即调整审计计划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同时,要建立适应远程审计的内部沟通机制。除审计信息系统提供的查询、抽样、统计、分析等基础外,在系统中设置审计日志记录功能,自动记录审计人员在远程审计期间所从事的工作,以便及时掌握审计人员的工作状态,监督审计工作质量。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审计系统中添加网络视频功能,采用网络会议形式增加内部沟通渠道。

4、加强对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

审计信息系统与营销、财务及其他管理软件均有接口,因此系统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对审计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还要时刻关注相关软件系统的稳定情况,及时发现和排除软硬件故障。针对审计信息中存在的漏洞,要及时沟通软件公司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于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企业内部信息安全规章制度,避免人力因素造成了系统损坏、数据丢失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远程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形式,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使传统审计发生重大变革,迫使审计人员做出更多的努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我国对远程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初步阶段,推进远程审计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疑问和难题,需要审计人员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昂.2012: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公司远程内部审计的展望,商品与质量(8),P214

[2]林欢,张孝友.2010:完善网络审计的几点看法[J],财务与会计(2),P132

[3]刘雷.2010:我国网络审计的现状及问题应对策略[J],经营管理者(5),P298

[4]谷春增.2010:审计发展的主要方向—网络审计[J],大众商务(8),P144

[5]酒景丽.2010: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价值工程(28),P52

[6]涂文珍.2011:现代网络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第4期,P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