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课堂练习设计“亮点”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实际,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剖析识字、阅读、习作教学中的难点,引导学生咀嚼语言,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传承、感染和建构中感受真善美,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阅读练习要回归本位
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唱歌、跳舞、画画固然活跃了课堂气氛,却把阅读教学的根本——语言文字的训练束之高阁。我认为要让学生真正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语文课堂必须丢弃华而不实的肤浅做法,还课堂以本真,品词析句,辩词析意,融语言内涵的体会、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表达的训练与一体,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周信东老师是这样做的:
师:读这句诗时我一直有一个疑惑:古诗讲究炼字,因此用字一般不会重复,而这首诗第一行就有两个“异”字,为什么呢?生:这两个“异”字意思不同,一个是他乡,一个是客人。师:这种理解不对,这两个“异”都是别的、另外的意思。说明什么?生:说明这里不是诗人的家乡,是别人的家。生:说明作者在这里只是客人,没有亲人和朋友。生:这更说明作者孤独。师:对,虽然在这里生活了两年,但这里不是自己的家乡,没有家的温暖,重复使用两个“异”字更加体现了诗人的孤独。这么一细读,我们似乎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出示填空:初到长安时,;夜深人静时,——;身体不适时一生:初到长安时,王维对一切都很陌生;夜深人静时,他一个人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忍不住想起家乡的亲人;身体不适时,妈妈细心照顾自己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不禁流下了泪水。生:初到长安时,王维人生地不熟,没有一个朋友;夜深人静时,王维仰望夜空的明月,常常思念起家乡和亲人;身体不适时,没有人照顾,他更是感到孤独。师:同学们理解得真好,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这句诗(生读得韵味十足)。
【评析】
在案例中,周老师以强烈的语文意识和敏锐的教育智慧,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王维孤独寂寞、思念亲人的情感。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小、人生离别的体验较少,理解作者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周老师的练习设计是循序渐进、渗透学法的。他先从两个“异”字人手,让学生揣摩从字面理解两个“异”的本来意思,学生的理解有些偏差。老师随即用自己的解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异”,然后周老师补充王维离家两年、独自求学的经历,再设计一个联想说话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对诗人孤独情感的切己体验。
二、写作练习要化整为零
写话、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词汇还不多,知识经验很缺乏,内部语言发展不充分,要在短时间完成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写作、修改这样一个过程是件很困难的事。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不妨像周老师那样利用教材的独特资源,给学生一个创作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才华:
师:这一读,王维身处异乡的孤独寂寞,浓浓的思乡情怀更加真切了,现在读这首诗,就不仅仅要注意节奏,更要读出情感韵味了。谁来试一试?先静静地听几秒钟音乐,酝酿一下情绪,然后再读。(播放音乐《思乡曲》,生感情朗读)师:过几天元旦佳节就要到了,我想我们班来自安徽的同学读了这首诗,可能感受更深,这仿佛就是你们自己的诗。哪个来自安徽的同学愿意读一读。(生朗读得非常有味道,读着读着,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师:我想你可以把题目改成《元月一日忆安徽亲人》。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
,一人。生:《元月一日忆安徽爸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爸妈迎新年,全家团圆少一人。
【评析】
在这个案例中,周老师通过设计一个写作练习,让学生由仿到创,当堂创作了一首诗。多么了不起啊。他的做法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经常渗透这样的习作练习,让学生学习表达技巧,多读多写,熟能生巧,提高写作水平。②要贴近学生生活出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情感去写作,唤起学生心灵深处最细腻的最动人的感受。案例中这位同学来自安徽,她的经历与作者更接近,当老师让她与作者角色互换,文本与孩子的生命体验产生了同频共振,让文本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③要运用音乐等多媒体,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学生触景生情,情动而辞发,文思如泉涌。
倪渝根老师说:“语文教学有三个层面:语言文字训练的层面,文化传播的层面和审美化育德层面。这三个层面是有机交融、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实际,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剖析识字、阅读、习作教学中的难点,引导学生咀嚼语言,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传承、感染和建构中感受真善美,让语文课堂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