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黑臭河道综合整治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黑臭河道综合整治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河道是城市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较好的河道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生活品质,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河道黑臭问题越发严重,做好其综合整治工作,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论述了黑臭河道成因其整治工作

关键词:黑臭河道;综合治理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TV14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河道整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事工程。提升河道整治品位,打造精品河道,改善水环境、美化人居环境与实现人水和谐,是河道治理工作的思路和发展目标。

1、工程实例

昆山西河联圩黑臭河道整治,圩区北起太仓塘,南至娄江,西起东环城河,东至青阳港。联圩总面积1.932km2,其中水面积0.102km2,属于半高田圩区,地面高程均在3.6米(吴淞)以上,圩区排涝流量12.5m³/s。圩区包含小二河、牛湾泾、祝家厍、东门塘河等几条河道;目前区域内几条河道已全部完成黑臭整治,整体水质提升还是相当可观的,目前水质检测情况均达到景观IV类以上。

针对该区域几年的河道整治,通过截污控污、河床清淤整治、河道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及工程管理五个部分完成河道整治,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内沿线排放口截流、部分小区、企业改造分流、污水管网改造完善、河道清淤整治、河床及岸线整治、河床底质预处理和河道水生动植物生态修复及景观配套工程。

西河联圩内黑臭河道整治2010年3月开展实施以来至今,目前整个区域为竣工阶段,河道水质已达景观IV类水质。

2、黑臭河道成因分析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周边企业、小区、商业的迅速增长,市政管网规划不完善,错排直排现象严重,导致排入河道中的污染物逐年增加,水体负荷已远远超过自身负荷能力,使得河道黑臭越发严重,河体黑臭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过量的外源污染物进入水体,包括未截流的生活污水、以及油污、垃圾等面源污染物;

2、底泥污染;

3、河道生态系统的丧失,河道纳污和自净能力超限;

4、水系不畅,水动力不足。

3、黑臭河道综合整治探讨

南方河道水系发达,河网密集综合交错,仅治理一条河道很难改善整片区域的水环境;综合河道黑臭的成因,结合南方水系特性,考虑治理难度,河道治理建议主要体现以(圩)片区必须以相对封闭水系作为治理单位,分单项、分期实施。在进行治理之时主要使用的是以下几种方式。

3.1、截污改造

截污是河道黑臭治理的根本,针对整个区域进行污染源调查,对区域内所有企业、小区、商业进行全面排查并实行截流(近期目标),远期目标进行分流;完善片区垃圾处理设置,提升片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彻底截断河道污染源头截污改造是城市水环境整治的前提条件,通过截污措施,可以对河道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并结合河道环境治理的其他措施根治城市河道黑臭现象。

根据城市河道的定义、功能及分类标准,原则上河道截污改造应覆盖全部城市河道,应按河道分类标准、周边截污改造条件分清主次、难易程度进行逐一改造。河道截污改造基本流程:污染源调查污水出路选择排污口改造管道敷设;在城市发展及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增加推荐项。

3.1.1、污染源调查

在河道截污改造过程中,应组建专门工作小组,严格按照普查、排查、详查、复查的检查流程,对河道内雨、污水排放口(点)进行逐一检查,并记录各河道内排放口(点)位置、管径、材质、标高、类型、排污口浓度、状态等信息。

3.1.2、污水出路选择

污水出路的选择应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程度、市政配套设施中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的建设规划、周边配套污水管网建设现状等因素决定。城市污水出路选择按排水体制分可以分为雨污水分流制系统、雨污水合流制系统、混和制系统等3种;污水出路的选择按处理体系分为集中式、分散式和截流式3种。

3.1.3、截污改造

管道敷设在河道截污管道改造中,应结合城中村、老新村、背街小巷、商圈改造、地块开发、道路新建及大修等,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并加快雨、污分流制改造实施,从源头控制生活、工业等各类污水排放入河。河道边有空间敷设改造埋地管道的情况下,应采用开挖及非开挖施工手段,将排污管道在其进入河道前进行截流,并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河道边没有空间敷设改造埋地管道的情况下,可在临河建筑一侧、驳岸压顶上、驳岸临水侧架设污水管,转至有条件敷设管道位置,再排入污水管网或处理设施中,并对架设管道予以美化。

3.2、河床清淤

全面开展圩区内河道河床清淤整治,河床清淤整治有条件的河道以干河施工为主,采用水力冲挖,清淤主要包含河道内建筑、生活垃圾清理及淤泥清除;淤泥的处理必须有效的控制,根据不同河道底泥污染的程度进行分类处理,对于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淤泥必须进行集中进行有化工处理资质工厂进行处理,对于普通的淤泥必须经过相关部分审批确认堆放点后再行处理,对于淤泥的处理必须慎重小心,避免产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3、河床及岸线生态种植床整治改造

对水域面较宽不影响排涝过水能力河道可适当营造水生植物平台,河床整治主要为河道主流槽改造,使河道主流槽线型避免直线过长,用蜿蜒、蛇形、折线等代替直线,形成急流与缓流相间,深潭与浅滩交错,为各种水生植物及生物提供相应的生长环境。

根据河道宽度、河床深度、通航条件以及生态修复布置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河床及岸线种植床整治可采用以下一种做法:

河床整治断面示意图

3.4、河床底质预处理

河道河床由于原有底质富含大量的腐殖质,有毒污染物,需对底质进行预处理,主要采用微生物制剂和消毒剂来降解底质中的有害物质,消除河底发黑、发臭等不良现象,重塑一个清爽的底质。为后期生态系统构建提供条件。

3.5、微生物修复技术

曝气复氧:在河段底部安装微孔雾化曝气管,由两个固定式充氧站提供充氧,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每天间隔运行。生物填料设置,生物填料垂挂于曝气管下形式设置结合复合菌剂投加:按照每天去除COD配比计算,投加一定量菌粉,投放方式为人工均匀泼洒。水生动物控养:投加鱼类和螺蛳若干。螺蛳为本地物种,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加的鱼类主要为鲫鱼等杂食性鱼类。

3.5.1、透明度和DO治理前

2009年6月,水体透明度小于10cm,水面有从底部泛起的黑臭泥浆。治理后,根据常年监测情况统计,河道水体透明度常年大于35cm,在治理区最大值能达到80~90cm。201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位于未实施工程牛湾泾中心段DO1.0mg/L左右,而项目区的小二河中心段DO达6.0~10.0mg/L,这与曝气复氧有关。

3.5.2、化学需氧量

2013年实施治理以来,COD前3年(2010-2012)仍然较高,大部分时间都处于Ⅴ类或劣Ⅴ类,2014年显著下降,水质提升至Ⅲ~Ⅳ类,总体上反映了这种综合技术需要一段时间的运行和维护,才能够逐渐修复河道生态系统,使好氧性初级生产占主导,从而降低水体中的还原性物质浓度,有效改善了水质。由2010-2013中期间的季节变化来看,冬春季的COD含量显著高于夏秋季,由于冬春季同时为枯水期,夏秋季降水则较为充沛,能够稀释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另一方面,温暖季节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初级生产也消耗一定的有机物,导致了COD含量的削减。

西河联圩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目前河道水质还是得到很大的提高,目前水质一直稳定于景观IV类水质,河道内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已随处可见,极大的提高了该片区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品质。

黑臭河道整治是个综合性强又复杂性的工程,必须针对每条河道,每个片区,每个区域情况的不同做相应的治理措施,根据污染程度采取不同程度治理措施,适当采用生物、曝气技术、水生植物种植、污水处理厂尾水利用等,对有条件的河道护岸进行改造,采用生态形式,透水护岸形式,有利河岸两侧绿化生长,水水植物生长,对河内水质起到一个净化作用;经常采用换水,通过排涝站、闸的引调水对圩内片区水进行换水,第一起到活水作用,引入圩外河道干净水源,对提供水质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4、结语

河道综合整治应充分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出现问题的源头抓起,重视河道水质改善、河道驳岸改造及河道周边整体环境整体提升;在此基础上,应同时加强对河道功能的改善,满足河道蓄、用水、生态景观、旅游、人文等要求;保护河道沿线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做到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张雅卓.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研究及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9,06:32-37.

[2]陈玉辉.典型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后的富营养化分析与预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