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话王铮亮:接地气是把双刃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话王铮亮:接地气是把双刃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因为宋丹丹的赏识和引荐,本就有着“全能唱作歌手”称号的王铮亮2008年首次接下了电视剧《马文的战争》主题歌《幸福深处》,自此一发不可收,一步踏入影视歌曲领域,到目前已有二十几首影视歌曲作品。近日,王铮亮从中精选出8部电视剧的10首歌曲,集结成辑,以此推出自己的第三张个人专辑“影剧歌集”《听得到的时间》。

有乐评人称,王铮亮虽然唱功扎实,但先前推出的两张作品,多少缺了一些地气。而这一张热门影剧歌集,显然是把王铮亮最缺的地气给接了起来。只是,在王铮亮看来,接地气这件事情,对于歌手本人,对于当下的流行歌坛发展来讲,究竟该喜该忧,还真得两说。

Q:《音乐周刊》

A:王铮亮

宋丹丹不是每个人都支持

Q:这张影剧歌集是怎样筹备出来的?

A:这张专辑的形成,其实也是一种特别的机缘巧合,从2008年唱第一部《马文的战争》开始,这三年来慢慢累积起来,才有这么一张专辑,这个没办法筹备,必须得是你有了足够的作品,才可能出现这么一个结果。

Q:你说的第一部《马文的战争》,大家都知道是当年宋丹丹主演的一部热播剧。你也曾经说过宋丹丹是你的伯乐?

A:是的,因为有她介绍有了第一部影视歌曲的合作,然后才开始进入这个领域。

Q:在你这张《听得到的时间》中,共收录了8部电视剧的十首歌曲,我也注意到,其中有三部电视剧都是宋丹丹主演的,那你算不算是宋丹丹影视剧的御用歌手?

A:应该也不算是吧,比如说像她主演的《李春天的春天》《家的N次方》的主题歌都不是我唱的。还是根据剧情的感觉来选择吧,比如说剧情是充满家庭温暖的,或者说是比较合适我的,才会找我来唱。我们还是要以音乐本身的特点来决定是否合作。只能说,开始的时候是丹丹姐给了我一个空间让我进入,但到了后面,就必须得靠你自己的演唱功底和实力,人家才可能继续邀请你来唱。

Q:去年你的第二张专辑《爱的自选》发片时,宋丹丹亲自拉着林永健来给你站台,据我们所知,对别的歌手她从来没有这么做过。

A:对,丹丹姐一直对我特别支持。有一次我录个节目,我本来还跟节目组说,可能拍不了丹丹姐,她太忙了,但是丹丹姐一听说我要请她拍VCR,她马上就答应拍了,尽管很憔悴的样子,还是来了,这个就是个缘分吧。

Q:其实,不容回避的是,从你参加快男到成为一名歌手,这些年,宋丹丹这个名字在你的演艺事业中出的频次特别地高。对于一个歌手表现出这么高的热情,这在宋丹丹从前的演艺事业当中是几乎没出现过的事情。为什么会是你?有种说法可能对你不太公平,但我确实听人说过,说王铮亮的名气,就靠宋丹丹活着,但凡需要宣传的时候,就把宋丹丹拉出来了。这样的说法,你会觉得是对你的一种困扰吗?

A:没有吧。我觉得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宋丹丹的支持。如果你自己没有好东西的话,凭什么能得到宋丹丹的支持?她要支持我的话,只能说是我们的缘分吧,如果其他人有说法的话,那宋丹丹为什么不支持你?

创作歌手的目的不为接地气

Q:以宋丹丹这样的年龄,能支持你这样一个年轻的流行歌手,实属难得。不过,似乎在你的听众群中,妈妈级歌迷数量相当可观。有乐评人在他的文章里特别强调,他的妈妈非常喜欢听你的歌曲。你是教音乐的老师,那有没有分析过,是不是你的声音和形象是不是更符合这个年龄层女性受众的审美?

A:这个可能也跟我所选择的歌曲性质有一些关系。我选择的歌曲,哪怕是悲情歌,里面其实还是有温暖的东西,大家听到这些歌,会回忆起往事,也会更珍惜现在,可以说是比较积极的,不会郁闷到对生活失去信心。

Q:电视行业中,最忠实的受众群,都是以30~45岁的女性为主,你唱了这么多影视歌曲,能被她们喜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乐评说,从前你的歌曲多少缺了一些地气,而这一张影剧歌集,终于帮你把地气接上了。你怎么看待歌手的地气?

A:地气,其实就是老百姓对你的认知嘛。现在真正接地气的歌手还真不太多,因为流行歌坛本来就是个百花齐放的地方,发唱片的人这么多,能接上地气的,基本上都是排在前面的这些歌手,接地气这个标准真的好高好高,对于创作歌手来说更是这样,你的目的是要把大家抓过来,引领大家跟着你来走,像吸铁一样。

Q:在内地歌坛,什么样的歌是比较容易接地气的?

A:影视歌曲肯定是接地气的,还有一些能够上春晚的歌,肯定是比较接地气的。一首歌如果没有一些特别元素的话,你让它直接接地气,比较难,再说的专业点,歌词要刺中你心里,真的让你感动得不得了的东西。

Q:所谓接地气,我理解的是,就是能让老百姓耳熟能详口口相传的那些歌曲。回想一下这些年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似乎在旋律上基本上都还是秉承着一种传统的音乐审美,比如HIPHOP、R&B、电音舞曲之类的,就很少会成为大家争相传唱的东西,你觉得是这样吗?

A:电音的也还是有吧。我觉得,我们应该提高一下老百姓的审美,希望用我们这些有实力的东西来带动老百姓的音乐口味。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没有韩国日本快的原因,就是说,民众的基础音乐素养,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相互的沟通和学习,能够一起来进步一起来提高,让这整个大环境能够整体提高,这也不是说通过一个两个歌手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所有的歌手整体的努力,而且不是说这一代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我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们灌输,等他们长大了后,他选择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这样慢慢地来培养,至少要到下一代才能整体成熟或者规范,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音乐是能跟得上的。

民众的基础音乐素养需整体提高

Q:流行歌曲似乎永远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代与代之间总有一个很难逾越的鸿沟,上一代的流行往往都会成为下一代的古董而被敬而远之。我注意到,你是1977年生人,恰恰处在两代流行音乐变革的中间时代,你从小学习音乐的时候,听的都是童安格张学友王杰那样的歌曲,那些是公认最好的最流行的东西,都认为像他们那样唱歌才是会唱歌的,而在你选择以歌手为职业的这个时代里,整个歌坛的口味和标准又完全不一样了,现在还那样唱歌的人,通常都被人认为老土,那在你要选择你所要从事的音乐方向时,你是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和决定的?你在音乐的标准判断上,有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变化?

A:所以我们只能说是通过自己的演唱,来带动大家的审美观点。其实唱歌的技巧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有技巧更好,最主要的是要用情感,你有没有用情感,有没有用心在唱,这一点,观众还是能听得出来的,只是说,技巧可以起到辅助情感的作用。而现在的音乐状况是,特别是通俗流行音乐,是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不会说就以谁为标杆,以谁为标准。比如你要说到民歌,女声如果你能唱到宋祖英张也那样,男中音你能唱到廖昌永那样,男高音唱到帕瓦洛蒂那样,这都能算是一个标准,但通俗歌曲就没有说是你唱到谁那样就是最好的了,根本无法去回答。只能说是拥有你自己的一片天空,拥有你自己的个性,还有专属于你的受众群,这个比较重要。

改变更多是对能力的挑战

Q:在你这么多年的专业音乐工作中,有没有考虑过要对应当下的流行口味或标准来改变自己的唱法?

A:其实改变并不可怕,作为一个流行歌手,就需要根据最新的知识去做一些尝试,然后改变。但不能说,你改变了,就代表否定了你从前的东西,因为音乐是很自由的,可以做多方面的尝试,像王力宏,你可以听他的前几张唱片,嗓音是很哑厚的,那时他都唱张学友的歌,到后来他慢慢地在做尝试做改变,到《心中的日月》时,他就成了一种很随和的状态,现在又在做一些电音的尝试,他并没有否认前面的,只是总是在尝试。对于我来说,我也愿意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Q:这样的改变,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检验和挑战?

A:对,更多的是对流行趋势的认可,和对自己能力的挑战。

Q:有哪些挑战,你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还有哪些你试过后发现,可能真的不适合你?

A:不能说熟练掌握了。比如说影视歌曲,我只能说,我现在算是进入了这个领域,大家的反响还不错,那我还可以继续在影视方面做,原创的方面我也依然还在坚持,下一张也可能做原创。这个道路是多变的,这样你不会给自己一条直线的压力,除了这条路你就没别的路可走了,音乐应该贯穿在你的整个生命当中,而不是说音乐只是谋生的一条路。

Q:这张专辑,基本上都是中慢板的歌曲,这也是大家对你的一贯印象,那快板的,比如舞曲,你有想过要试试吗?如果要你唱一首张靓颖那样的劲爆舞曲,你觉得可能会是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会做这样的尝试?

A:我觉得唱的话都没有问题,我们在舞台上也喜欢做各种不同的尝试,都是OPEN的,都是有自己的控制能力的,没准之后我还会出一张专门的R&B专辑呢,对不对?我觉得只要是你的东西,肯定就有符合你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