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师应为自己的精神成长蓄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应为自己的精神成长蓄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出台,变相体罚、骚扰学生、收受财物、有偿补课等“师德红线”,横亘在人们面前。它像一条高压线,令教师们褒贬不一,有的觉得是一种侮辱,有的觉得尴尬,有的冷眼旁观。

规则总是给最差的人制定的。“师德红线”是为少数人准备的,制定出来并非是让老师受辱的,因为大多数老师并没有这样做。好老师依然是好老师,不好的老师因为有了这个才会有约束。“师德红线”的处理方式,之所以让老师们纠结,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无量化过程,一旦没有量化,就会让老师觉得受到束缚,一旦束缚就会患得患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师德红线”规定不准收受学生财物。收受财物,质和量如何界定?难道,学生送一束鲜花也不行?面对这一模糊的标准,教师都不敢轻举妄动了。“师德红线”是具有制约力和震撼力的,不能用模糊的表述替代严肃的法律。而作为教师,只能为自己的内心注入力量,来应对更加复杂的教育环境。

现在教师的地位很尴尬,一方面,老师的行为模式会对一批或一个时代的学生造成影响,社会对老师的期望值高;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将教师职业利益化,于是,就有了收受财物、有偿补课等家长投诉较多的问题,直接导致了社会的偏见。“师德红线”规定不准老师有偿补课,可现实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有些家长有补课的需求,这种需要是现实存在的。现在一味堵,这些家长的需求还是没法得到满足,他们可能会到社会上去找些散兵游勇来补,也可能继续找名师暗地里补。有关部门要想想其他的疏导的办法,比如引入义工联等,让教师作为城市志愿者参与到无偿奉献中,为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奖罚分明,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不二法则。“师德红线”公布后,很多老师都抱怨说“我们以后只能奖励,不能惩罚,更不能惩戒,否则就落个变相体罚的把柄”。的确,“体罚”与“适当惩罚”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现在的孩子娇气,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可人人都不敢惩罚了,甚至连惩戒教育也免了,这正常吗?我们的教育不能让人不知所措,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孩子的终身发展出发,依法执教,不断为孩子的内心输入正能量,而这,更需要我们教师为自己的精神成长蓄势。

教师是个特殊的群体,其道德水平不是在师德一票否决制的威慑下才产生的,更不是建立在师德档案的束缚之下。教师,应为自己的精神成长蓄势,这样才能从拘谨中、从局限中、从约束中走出来,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这也许是我们当前更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