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域建筑类型与东北地区城市形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域建筑类型与东北地区城市形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将建筑类型学放在城市框架和结构总进行整体研究。类型既保持了文化与传统的连续性,也提供了创新和变化的可能。类型与历史有关,与历史简历联系是在特定文化内赋予建筑合法性的必要步骤。类型学不从纯形式或纯语言学的角度入手,而是从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入手。通过对几个代表性建筑、城市和具 筑类型在城市领域中根据城市功能分区、阶层划分、地理条件和形态分类二加以区分;城市形态根据不同建筑和空间等级、类型、结构和形式划分。关键字: 建筑类型学 东北 地域建筑 城市形态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导语: 什么是类型学?中国自古就有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类”,即有种类,同类,分类,类别之意。《易・乾文言》就有万物“各从其类”之说。我国古代逻辑中,“类”就已被作为推理原则的基本概念和手段了。然而,“类型学”作为建筑设计的研究方法,却带着新鲜的神秘感和其独特的含义,在短短几十年间出现在我们面前。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筑师开始从建筑历史中进行研究和寻找建筑的类型,新一代的建筑师们也很快就意识到空间与场所才是建筑命题的主旨。其中建筑类型学的主要代表罗西就说到:“实际上建筑是由它的整个历史伴随形成的;建筑产生于它的自身合理性,只有通过这种生存过程,建筑才能与它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建筑类型学罗西认为所有建筑理论都是类型学理论,在城市领域类型学问题是理论的焦点。他的建筑包含着时间(过去和未来),这是一种无言而又永恒的形式,他试图通过城市制品的简洁形式唤起永恒使用的观念。罗西将类型学作为基本设计手段,通过它赋予建筑以长久的生命力和灵活的适应性,并由此建立城市和建筑尺度之间的关系。“城市形态学是对城市形式的研究;建筑类型学是对建筑类型的研究。这是两个领域同一事实的两种秩序”换句话说,一定的城市形态决定了特定的建筑类型,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一种形式的结合;而实现了的建筑类型在物质和空间的交替中构成城市。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地域形态一、现代交通建筑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既有新城的崛起,也有老城的更新。作为租借、附属地的大连、青岛、哈尔滨等都成为全城性的整体开放城市。青岛、大连是辟为自由港的港口城市,哈尔滨则是1898年中俄签订《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作为铁路附属地城市而建立的铁路枢纽城市,城市建设都接近租借国当时所达到的近代化、现代化水平,建筑风貌都带有租借国当时所流行的风格。由此,人流,货流高频率的运动和密集型的人际信息沟通使得邮政、电讯和现代交通建筑应运而生,其中火车站建筑的发展最为显著。1937年建成的大连火车站,由满洲株式会社太田宗太郎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达8433O。这个车站处于市中心商业繁华区,设计考虑了人流集散和人货流分离,设置了宽敞的候车大厅和直达二楼的坡道。立面简洁,突出坡道、平台和门前的大广场处理,已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火车站建筑。而说到哈尔滨,这个中东铁路的交汇枢纽造就了其独特的城市形态――具有鲜明的铁路城市特点。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铁路选线一般尽可能减少对城市的切割。然而,作为中东铁路附属地和管理中心而发展的哈尔滨市区,铁路格局是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中东铁路“丁”字形空间形态,对哈尔滨组团式空间结构的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

二、住宅建筑 除了独特的建筑类型――诸如大连、哈尔滨的火车站,赋予了城市的标志性特色,建筑类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和对城市空间、结构组织的构成作用还表现为城市中的基本要素:街区、街道、广场(城市空间)和围合街道与广场的建筑组成。一座城市通常可以分为若干个城市区域,每个区域又由若干个街区组成。在每个街区,通常又由几种起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构成。街区中住宅的重复性质构成城市形态的基础。因此,在研究一座城市时,对构成城市形态的具体住宅类型进行分析显的尤为重要。1、东北满汉传统民居在东北及北方农村里,一些富裕农户因经营土地多,备有车马,需在院内储藏粮食,饲养较多畜禽,种植蔬菜,设碾房、磨房以便进行粮食加工,而宅地比较宽余,故房屋配置松散,正厢完全错开,形成宽大院子。在房屋之外另设高大院墙,并于四角设炮台已被盗匪袭击。满足民居基本属于此种类型,只是按照满族传统习惯,正房不带耳房,如为五间房门开在正中,如为三间门也可以开在一边。室内多设圈炕。两间卧室南北大炕相连,而连接南北的西炕位置最尊,上供祖宗牌位,名“万字炕”。南北大炕中间用活动隔扇隔开,炕沿悬挂布幔帐,晚间放下,一家老少四股可以对面憩息。外间设锅灶,而将东部卧室隔出北半间烧火做饭。院内有祭天的“索罗杆”及系马的石桩。烟囱离开山墙,下有横砌烟道与火炕相通,名“坐地烟囱”,草房为防火多设此种烟囱。2、本土演进的住宅分布在青岛、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的居住大院,它是从传统合院式住宅基础上展扩而成的,已不是一户一宅,而是十几户以至几十户聚居的圈楼。一般形成大小不等的院子,周围建二三层外廊式楼房,多数是四面位和或者三面围合。根据基地情况,大院有单院式、穿套式、多进院式等不同形式。临街一面通常用作店铺,院内集中设置自来水龙头、污水窑、厕所和仓棚等。建筑为砖木结构,沿街立面仿西式建筑构图,细部装饰混杂着西式图样和中国民俗图样。院内木构外廊则采用中国式的廊柱、木栏杆、楣子。这可以说是适应近代北方城市中下层住户需要,通过中国工匠的建造而形成的一种中西掺和的、高密度、低标准的住宅形式。3、外来移植的住宅时至今日,在大连、长春、哈尔滨等一大批城市中,近年代遗存的大批以折衷主义为基调的洋式建筑,成了城市建筑文脉的重要构成。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博采众长,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自由组合成各种式样,所以被称之为“集仿主义”。虽然它没有固定的风格,但是它并没有摆脱古典主义风格的影响,特别是造型豪华、装饰精美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成为哈尔滨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主体。中国近代折衷主义建筑在建筑观念、结构、装饰和美学趣味上都有其独特性,从其设计的目的到最终的表达都是一种“中体西用”的折衷主义思想的体现,也可以看作人文和谐的探索:不同民族和族种和谐共处、不同和谐共存、不同文化传统和谐交融。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标记,中国近代折衷主义建筑既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近代文化与政治折衷的外显标志。 结语建筑的一切美感都来自于历史,这更加肯定了建筑在历史环境中的重要性,甚至表达了一种建筑永远无法超越历史,而只是借用和发扬历史的涵义。而对于历史文化内涵在建筑上的继承的断代使得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的认同感逐渐消退,城市空间的人情味尽失,这迫切的需要我们冲破传统建筑的表层,用现代的语言去表达传统建筑中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勇气。

参考书目:[1]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2]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 [3]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潘谷西.中国建筑史[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魏春雨.建筑类型学研究[J].华中建筑,1990(02):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