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江城县杉木造林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江城县杉木造林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在江城县40余年来杉木引种种植成功的基础上,简述了杉木的形态学及生态学特性,介绍了其育苗造林技术,包括种子采集与处理、培育壮苗、山地造林及幼林抚育管理等内容,以期为该县杉木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杉木;特征特性;造林技术;云南江城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196-02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中国特有的重要速生用材树种,其生长迅速,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而云南省则是我国杉木分布的西南缘,由于云南省湿润条件不足,春旱期较长,成为影响杉木在云南分布的限制因素,虽然在部分地区有生长,但也限于降雨量较多的局部小气候环境条件下种植。

江城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种种植杉木,经过40余年的发展,现全县种植杉木2 164.8 hm2,成为江城县续思茅松(Pinus kesiya)、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后的又一主要用材树种。通过多年来江城县对杉木人工林营造的经验总结,介绍了其育苗造林技术,以期为江城县杉木人工林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形态学特征及生态学特性

1.1 形态学特征

杉木为常绿乔木,高可达30 m以上,胸径3 m,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或红褐色,纵裂;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叶螺旋着生,条状披针形,先端尖而稍硬,沿中脉两则各有1条白色气孔线。雌雄同株,雄球花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稀簇生。球果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5~5.0 cm,径3~5 cm,种鳞小,先端3裂,每种鳞有种子3粒;种子扁平,褐色,两侧有翅。子叶2枚。

1.2 生态学特性

杉木水平分布范围为北纬22°~33°41′,东经98°29′~122°之间,垂直分布在北部地区如秦岭南坡、桐柏山、大别山一带,多限于海拔600~800 m以下地段,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分布的上限上升到1 000 m,而在云南省杉木多生长于海拔1 000~2 000 m之间。分布地区年均温14~21 ℃,最冷月平均气温1~12 ℃,绝对最低气温-15 ℃,活动积温3 000~6 500 ℃,年降雨量900~2 2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2%以上,中心产区年降雨量多在1 200 mm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都超过80%,而且春旱不突出。杉木分布地区的土壤有黄壤、红黄壤、紫色土、红壤及黄棕壤,其中以黄壤、红黄壤和紫色土生长较好,杉木喜肥,根系的穿透能力弱。在表土层有机质含量达4%以上的土壤中生长最好[1-2]。

2 育苗造林技术

2.1 种子采集与处理

杉木的花期为3月,采收期为11月上旬,当球果的颜色由青绿色变成黄褐色时,球果要从15~30年生长健壮、主干通直、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上采集,球果采后要置于阳光下曝晒,待球果的鳞片开放需要及时翻动球果,使种子从球果中掉出,然后将收集的种子用布袋装好,置于通风干燥的库房中备用。

2.2 苗圃地选择与整理

选择坡度平缓的半阳坡或平地,要求土质疏松、土壤湿润、肥沃、保水透气性好,便于排水且水源方便,以沙砾含量少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苗圃地[3]。

苗圃地的整地应做到“三犁三耙”,深挖翻土,拣除石块、树根、草根,经一段时间的曝晒和风化后,加入适量火烧土,根据地势做高床,床面宽1.0~1.2 m,高20 cm,长以地形而定,床面要土碎、平整并稍加镇压;步道宽40 cm,苗圃地四周开沟,深度低于步道,以利排水[4]。

2.3 适期播种

播种时间以12月至翌年1月上旬为宜。将待播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液浸种30 min,倒去药液后封盖1 h进行种子消毒,消毒后种子摊开晾干。播种时苗床开播种沟,沟深1 cm,宽2~3 cm,沟间距25 cm,播前对种子进行消毒,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然后将其均匀地撒在播种沟内,播种量为120~150 kg/hm2,然后用经过细筛筛过的黄心土或火烧土覆盖在种子表面,以看不见种子为度,最后覆盖新鲜的稻草或松叶。

2.4 苗期管理

2.4.1 揭草。杉木从播种至出苗一般需要约30 d,当大部分的幼芽出土要及时分批将盖草揭除,每次揭除1/3,10 d左右揭除完毕。一般在傍晚或者阴天揭草,如遇低温天气应暂时停止揭草。

2.4.2 浇水除草。要根据土壤的水分含量适当浇水。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除草,拔除杂草时间一般在灌溉后床土湿润时,此时可以将杂草连根拔除[5]。

2.4.3 追肥。根据苗龄适时追肥,把握“苗由弱到强,肥由稀到浓,次不能减少”的规律。肥料可以选择腐熟牛羊粪、复合肥、尿素等。出圃前3个月,禁止施尿素,只能施少量的磷钾肥,促其木质化程度提高,保障造林成活率。

2.4.4 移苗间苗。移苗间苗的时间为幼苗出现真叶以后,此时要移密补疏,确保苗齐苗壮。当苗高5~6 cm时,开始间苗,第1次结合移苗补苗,间去密苗,最后一次在5―6月进行并定株。每次间苗数量不宜过多,以最后保留每沟20~25株为宜。间苗应选择在土壤湿润的晴天进行,间后追肥并灌溉。

2.4.5 病虫害防治。杉木幼苗期主要发生的病害是立枯病,该病多发生于雨季及高温天气,可采用2%~4%硫酸铜溶液喷施,每次用量为1 800 kg/hm2。或用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喷施,施后应用清水洗苗。

2.4.6 苗木出圃。当杉木苗高达30 cm以上,地径0.5 cm,且苗木颜色正常、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顶芽饱满正常的苗木才能出圃。

2.5 人工林营造

2.5.1 造林地选择与整理。江城县除了海拔较高的少部分地区外,多数田间地头、丘陵地、半山腰都适合杉木种植。造林地块选择应遵循背风、山洼、半山腰以下的原则,才能符合杉木对气候、土壤的要求。

造林第1年11―12月开展造林地的清理工作,采用全面清理的方式,全部砍除造林地上的杂灌木及无经济利用价值的大乔木,要求伐桩不得高于15 cm,砍倒的杂灌木可归堆烧除。

杉木造林一般采用穴状整地,即根据种植株行距在种植点上挖穴,穴的规格为40 cm×40 cm×40 cm。种植前20 d对造林地块进行回填定植坑,种植前1 d用除草机对造林地块新生杂草进行割除,清理好地块,为下一步定植工作做好准备。

2.5.2 植苗造林。杉木造林一般选择雨季造林,6月下旬至8月中旬均可,但最好在6月下旬雨季开始,下透1~2次雨后,土壤湿润,含水量较高时造林,此时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定植时可将成捆的备植苗过长的须根剪除,然后在已回填好的穴塘中间凿1个,将苗木小心放入内,放苗时要使其根系舒展,切记不可以窝根,然后再回土压实,栽植的过程中不可以伤害到杉木的根际皮部,否则会对其成活率和分蘖萌芽产生影响。

就江城县的气候、立地条件来分析,立地条件好,以培育中径材为目标的,初植密度2 500株/hm2,株行距2 m×2 m;立地条件一般,以培育小径材为目标,初植密度可为3 330株/hm2,株行距为1.5 m×2.0 m[6]。

2.6 幼林抚育管理

2.6.1 松土除草。幼林郁闭前主要开展松土除草的日常管护。每年开展2~3次除草,第1次在雨季来临前的4―5月,第2次除草在8月雨季结束时,第3次除草在11―12月。造林初期,由于幼树根系比较浅,松土时只适宜浅锄,一般深度为7~10 cm,随着树龄增大,可逐步加深到10~15 cm[7-8]。

2.6.2 适时追肥。杉木为速生丰产用材林,其对养分的需求较高,适时追施肥料可提高幼林的生长量,促进幼林提早郁闭。追肥施用氮肥100~150 g/株,连续施用3~4年,施肥时沿树冠滴水线挖深15 cm的半月形沟,把肥料均匀撒入沟内,回土盖严。

2.6.3 间伐。间伐时间要根据林分年龄、郁闭度、自然整枝高度等来确定,当林分年龄在7~8年、郁闭度0.8以上,自然整枝高度超过植株高度1/2以上时要及时开始间伐。间伐时主要疏伐下层,对于培育中径材、轮伐期14年以上的,保留1 000~1 500株/hm2;轮伐期低于14年的,保留1 600~2 000株/hm2。

3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2] 杨文玲.林业生产中杉木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4(11):75.

[3] 吴树林.杉木种植技术初探[J].云南林业,2012,33(1):70-71.

[4] 黄建超.杉木种植管理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33(5):77-78.

[5] 周金明.杉木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4):43.

[6] 童德平.小议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J].民营科技,2011(12):126.

[7] 吕彪.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J].养殖技术顾问,2011(5):264.

[8] 张宏.杉木的栽培技术与常见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4(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