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育人为本”视域下考试作弊的预防与惩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育人为本”视域下考试作弊的预防与惩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育人为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考试作弊是对考试制度及教育模式的质疑,近年来考试作弊呈现出普遍化、手段多样化、团体职业化的特点,对此,我们应对现行的育人模式进行反思,不断健全考试监管体系,避免考试作弊事件的频繁出现。本文从育人文本角度出发,对当前的考试作弊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考试作弊;监督管理

一、育人为本对考试提出的新要求

育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实现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是素质教育对考试的基本要求,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完善人的各方面能力的过程,也是对追求考试的理想化的过程。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其公开、公平和公正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它将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同时也决定了教学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试只是对这个结果的反应和评价,只是对这一过程中某一时期的评价,它促使教师依据教学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因此,考试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育人过程的内在动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的命题原则既要要求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起来,全面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又要学会举一反三,加强综合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复制,而是要总结归纳、综合分析,使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考试形式上可以采用笔试、口试、编写论文等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方式,笔试可以综合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分析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可比性。口试可以实现师生的面对面交流,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考验,而且还可以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对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起到训练作用。编写论文过程中涉及的选题、内容确定、结果分析等都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开拓,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二、考试作弊现象的特点和成因

(一)考试作弊的特点

1.普遍化。一是作弊人数上升。相对于个人作弊,现在的作弊形式已经发展到了集体作弊、团伙作弊等。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存在作弊现象。二是对作弊行为认识浅薄。作弊是违纪行为,应受到惩罚,但是人们普遍对作弊见怪不怪,有些人不但不因此感到耻辱,反而因作弊成功而沾沾自喜。

2.手段现代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作弊手段也随之不断升级,和传统的夹带纸条、偷看等行为相比,现在已经变为录音笔、耳机、手机短信等,作弊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作弊行为也在不断猖獗。

3.作弊主体多元化。传统的作弊行为只是针对考生而言,但现在大不相同,除了考生以外,教师也参与到其中,监考教师辅助作弊,阅卷教师作弊等现象并不罕见,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

(二)考试作弊的成因

1.考生动机不纯。应试教育制度使得考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考分成为衡量能力和利益的标准,如奖学金的获得、毕业证书的颁发等,因此,考试的考试动机就转变为利益的驱使,在这种情况下,考生本人就产生了很多侥幸心理,导致作弊现象的产生。

2.考试监管不健全。目前,我国的考试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在考试监管上还存在一些漏洞,这些漏洞使得考试作弊者乘机而入。更严重的是很多作弊现象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因为这满足了其双方的利益,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三、育人为本思想下的考试改革

1.考试目的要从选拔转为育人为本。应试教育实行的是淘汰式的,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人才选拔机制,淘汰多数人,选拔少数人,评价是其最重结果。而素质教育要面向大众,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受教育者的教育机会不应因后天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别,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教育机会要根据其先天因素而实行因材施教。育人为本是为了让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使学生的能力都能获得提升和发展。

2.考试标准要实现相对标准和绝对标准的互换。考试标准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工具,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要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考试标准是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而制定的,而不能因为它的出现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考试方法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传统的考试以笔试为主,无法满足实践性、创新性日益突出的社会需求,实践性仅凭考卷是无法说明问题的,必须在实际操作中才能证实。提倡考试方法的多样性,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因为如何适应这种开放式的考试方式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严峻考验,另一方面,考试方式的改革相对于传统考试而言是一次强大的冲击,这也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关心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永茂.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与高校诚信教育[J].文教资料,2010,(13).

[2]胡生泳.加强考试管理工作杜绝考试作弊现象[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1).

[3]陈英,曹禄兴.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动机分析与弱化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199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