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看似荒诞,实则真实的心理疾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看似荒诞,实则真实的心理疾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段时间洛阳李浩事件引起国人极大的震惊。被囚女人的毫不抵抗、争风吃醋以致血案、被救后还念李浩的好,并袒护他的行为尤其让人触目惊心,匪夷所思。后来有人分析这些受害者是产生了由于对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现实中有哪些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却真实存在的特殊心理现象呢?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照顾他们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由此事件而得名。研究者发现这种综合征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德国女郎妮古拉25岁,是斯图加特南部莫西根的儿科医生。当她与自己的瑞士女向导一起去哥斯达黎加度假时,被一伙手持冲锋枪的劫匪绑架了。然而75天后,正当德国人准备庆祝她的获释时,报纸却公布了妮古拉与绑匪维加双双坠入爱河的故事。对此,妮古拉承认了全部事实。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初看起来是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和出现,与环境、社会、政治、文化各种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但人的生物学特性和心理因素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女人的所想所为,偏离了正常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是一种变态心理,一般“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女人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心理变态。

首先是“变态人格”,又称为人格异常或人格障碍。一般是从儿童时期的人格缺陷发展而来,在青少年时逐渐形成,表现类型繁多。其中一种“悖德型人格障碍”近年备受人们关注,特点是其行为与整个社会规范相违背,忽视社会道德规范,甚至有情绪。这种人对自己的行为从不深思熟虑,不考虑后果,也无内疚感,不知汲取教训,总是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另外可能有性心理障碍,也是变态心理的一种类型。绑匪的粗野、、蹂躏或是其他特点也许正好满足了那些具有特殊好者的苛求。

此外可能还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还有多种类型和表现,所以才把这种现象称为“综合征”。

还有心理学家分析则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如以人质为例,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第1,切实感觉到生命受到威胁,只是让人感觉到,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是毫不犹豫。

第2,这个施暴的人一定会给人施以小恩小惠,这是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人面临各种绝望的情况下给水喝。

第3,除了他给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人得到,完全隔离了。

第4,让人感到无路可逃。

人质为什么在最后的性命关头帮匪徒逃命呢?心理学家认为: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托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治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仅限于心理治疗,更要依靠社会环境、法制、道德文化教育等综合力量,才会获得实效。

多重人格

有这样一种人,在他们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格,他们在表现自己不同的人格时连写字的笔迹,甚至脑电波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一个人身上出现的两种或多种人格就等于是两个或多个具有各自思想和行为方式的独立的人。这种现象叫多重人格,是一种心因性身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

国外曾报道一例患多重人格的女性病例,患者名南希。她一身兼具三个人格,除最常出现的人格“南希”外,又有“凯蒂”和“丽莲”两个人格。“南希”胆小怕事。常感焦虑和抑郁,生活中依赖性很强。“凯蒂”对“南希”和“丽莲”一无所知,似乎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生活。而“丽莲”则表现得颇为狡猾、迷人和世故;“她”对“南希”的一切了如指掌;对“凯蒂”的行为也稍有了解。后在治疗中通过催眠诱导发现,“凯蒂”是从南希14岁的人格中分裂出来的,因为那一年她看到了母亲的不轨行为,于是拿起刀子杀死了母亲。其实当时她有杀母冲动,并无真正砍杀行为。但在“凯蒂”人格中,她一直以为她杀了自己的母亲。“丽莲”是南希生第二个孩子时分裂出来的人格。那一年南希的父母告诉她,他们看见南希的丈夫在路上吻了一个女人。这个消息令南希大为震怒,使她再度达到几欲杀人的程度――于是便又分裂出“丽莲”人格,以处理这种犯罪冲动。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尚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更甚者,有的对同一种药物竟也有不同的反应。而尤具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过去认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发现表明,多重人格其实并非那么少见。平均来说,患者的转换身份数量接近15个。在分离性身份障碍中,女性与男性的患病比例约是9:1。但这些数据大多来源于个案研究,而非大样本的调查研究。障碍大多数情况下始于童年,一般在4岁左右。通常,障碍的形成是在7岁之前。一旦形成,如果未经治疗,障碍会持续终生。

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特别以童年期的精神创伤为多见。大多数调查报告指出,在分离性身份障碍个案中,童年创伤的比例非常高。有心理专家调查了100个个案,结果发现97%的病人有过明显的创伤经历,通常是性或身体的虐待。68%的病人报告说有过。还有人分析了97个个案,95%的病人报告说有过身体和性的虐待。这些虐待包括被活埋,被火柴、冒着热气的铁器、剃刀片或者玻璃所折磨。但并不是所有的创伤都是由待导致的。虐待期间或过后的社会支持缺乏也和障碍的形成有关。最后一项有关428名青少年的研究证实,高达33%~50%的分离障碍可归于杂乱、无支持感的家庭环境,其余则与个人经历和人格因素有关。其治疗方法,有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法、支持疗法等。但所有疗法都离不开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长期而耐心的配合。

选择性缄默症

六岁的洋洋自从开始上学就慢慢不说话了,特别是在学校里。爸爸妈妈为此非常着急,经过多方打听,来到儿童心理咨询门诊部。

经了解,孩子在有这个现象之前,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正常。他在学校不说话而在家中说话,一般不与大人说话,而是与同龄儿童或熟悉的人讲话。在学校,有时用手势、点头、摇手等躯体语言进行交流,有时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孩子从小就有害羞、退缩等表现,在家中很顺从。听完家长的描述,心理专家认为洋洋很可能患有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经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在某些社交场合保持沉默无语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不是语言障碍。这类患儿的发音器官、听觉器官都无器质性损害,智力发育也无异常。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少见疾病,1994年美国心理学会推测的临床选择性缄默症患儿不足儿童总数的1%,他们对选择性缄默症做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在0.2%到2.0%之间,绝大多数患儿持续一年以上,一些研究显示女孩选择性缄默症患者稍多于男孩,比例为2:1。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选择性缄默症虽比较少见,但患儿绝对数也很大。且随着社会压力增加、社会矛盾增多、社会流动性加大、家庭问题和家庭矛盾增多,引发选择性缄默症的因素增多,国内选择性缄默症患儿不但存在,还有增多趋势。

选择性缄默症一般无脑器质性原因。目前认为,是因精神因素作用于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儿童而产生的,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病前具有性格特征

患儿病前往往具有敏感、胆小、害羞、孤僻、脆弱、依赖等性格特征,患儿的父母常有人格异常和精神障碍。

2.发育成熟延迟

患儿虽然已经获得语言功能,但开始说话的时间比正常儿童要明显延迟,且常常伴有其他语言问题。还常伴有功能性遗尿、功能性遗粪等其他发育,其中部分患儿的脑电图表现为不成熟脑电图及其他异常变化。

3.心理社会因素

患儿早年常有情感创伤的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父母关系不和、父母分居离异、父母虐待儿童、家庭环境突变等,有些患儿就是在家庭环境变迁或一次明显的精神刺激后发病。

对于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准确诊断相当困难,需要一个全面的检查评估,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心理检查、听力检查、社会交流能力检查、学习能力检查、语言和言语检查以及各种相关的客观检查。目前,美国有关专家认为有5个临床特征可作为诊断依据――

1.在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不能”说话,而在另外一些环境说话正常。

2.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3.无言语障碍,没有因为说外语(或不同方言)引起的言语问题。

4.由于入学或改变学校、搬迁或社会交往等影响到患儿的生活。

5.没有患诸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智力发育迟缓或其他发育障碍等发育或心理疾病

由于儿童选择性缄默症会影响患儿的人际关系、合作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因此一经发现就应及早进行治疗――

1. 避免给予精神刺激

要尽量避免给患儿各种精神刺激,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开朗豁达的性格。

2.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或家人不要关系紧张,给患儿提供一个融洽的家庭环境,减少对患儿的粗暴呵斥,经常鼓励患儿主动与别人交流,包括眼神、手势、躯体姿势、言语等,但不强迫患儿说话。

3.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

解除患儿的心理矛盾,鼓励参加集体活动,以逐渐消除对陌生人和新环境的紧张情绪。搞一些家庭游戏,邀请小朋友和老师来家中做客,同患儿一起做游戏,让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同他们进行交流。来访的小朋友由陌生到熟悉,由少到多,最终使患儿在幼儿园接触到的人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忽略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4.转移紧张情绪

当患儿沉默不语时,不要过分注意,要避免采取强迫使患儿开口的方式,以免使紧张情绪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反抗心理”。可以采取转移的方法,如陪伴患儿一起做亲子游戏,一起外出游玩,从而分散患儿的紧张情绪。

5.采取行为矫正治疗

以阳性强化疗法效果最好。即在情绪松弛的情况下,当患儿刚张开口讲话时,及时给予鼓励;也可以用患儿最喜欢、最需要的东西作为奖励,让患儿继续说话。

6. 采取药物治疗

对一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类药物,如百忧解、左洛复等。同时服用小剂量安定类药物。大部分患儿可在门诊治疗,但对一些因家庭环境不良而发病的患儿,最好住院治疗,改变患儿的生活环境疗效会更好。

本症预后较好,经过治疗大多数可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部分患儿可能发展为慢性过程,可持续到青少年时期,但很少持续到成人时期。父母有人格障碍的患儿预后较差。

躯体变形障碍症

英国纽卡斯尔市25岁女孩谢丽尔・戴维森有一头秀丽的长发、大大的眼睛和漂亮的酒窝,任何人见了谢丽尔都会将她归结为“美女”的类型,可是令人无法相信的是,在谢丽尔本人的眼中,她却总认为自己是个“丑八怪”,她认为自己鼻子太大、颊骨太高,由于害怕别人讥笑她的“丑陋容貌”,她经常躲在家中,害怕出门。尽管她长得如花似玉、相貌秀美,可她却总以为自己是个“丑八怪”。原来,谢丽尔患有一种罕见的心理疾病――躯体变形障碍症,在心理专家的治疗下,她终于渐渐克服了这一“心理癌症”,开始相信自己真的是个美丽的女孩。

躯体变形障碍症是指身体外表并不存在缺陷或仅仅是轻微缺陷,而患者想像自己有缺陷,或是将轻微的缺陷夸大,并由此产生心理痛苦的心理病症。研究表明,躯体变形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7%~1.9%,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常发生于青春期,有的甚至发生于儿童期。该疾患可能表现为慢性过程,自发病到患者去看医生,症状会持续10~20年。

躯体变形障碍症的临床特征:

1、抱怨“缺陷”。大多数躯体变形障碍病人抱怨面部的瑕疵,如皱纹、斑点、疤痕、面型不对称或比例失调、面部毛发生长过度等。其中牙齿、头发和皮肤是青春期患者主要的关注点。此外,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成为该症病人的关注点。病人的主诉通常是特殊的,而且往往是非常含糊或很难让人理解。如“我的牙齿是扭曲的”或“我的鼻子是滑稽和卷曲的”等。

2、频繁观察自己。该症病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频繁对镜观察自己,几乎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来观察,而且很难控制这种行为。有些病人因无法减轻痛苦而尽量回避照镜子。

3、关注别人的评价。病人常会将自己身体“丑陋”的部分与他人比较,或是不断地询问他人关于自身某个部位是否正常的问题,以期得到“这些部位是正常的”保证。

4、掩饰自身“缺陷”。因担心别人对自己“缺陷”部位的议论,病人会使用一切手段伪装他们的“缺陷”,如利用化妆品或手、头发、服饰或其他东西来掩饰“缺陷”。有些病人强迫性地用手指或器械挖自己的皮肤,试图去除微小的瑕疵,或是让皮肤变得更完美。

5、社会功能受影响。该症可导致病人多方面的痛苦和损害。病人会在重复行为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会避免社会交往。严重的病人会丧失能力,从而导致失业、退学、闭锁家中,甚至由于痛苦不堪而出现自杀或伤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求美之心日益增强,在众多的求美者中不乏精神心理障碍者。作为一种较普遍的精神疾患,大多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病症所在,也很少去看精神科医生,往往求助于整形外科、口腔科、皮肤科的医生。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医生对此症知之甚少,病人很少能得到正确的诊断,更得不到合理的治疗。错误的治疗会造成患者更大的痛苦,促使精神病、自杀行为的发生,甚至引起法律诉讼或针对医生的暴力行为。治疗躯体变形障碍需要去精神专科医院,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有许多病例证明抗抑郁药治疗有效。有研究提示,该症可能为强迫症的躯体表达,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是很有希望的心理治疗方法。

有些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想方设法地想排除应激而让自己尽量正常。然而,有些人却受到了症状的严重影响,变得与社会隔离,不去上学或工作,甚至有些极端的病人不愿意离开家,因为他们惧怕因为自己的外形而让自己尴尬难堪。让患者去某些地方如海滩、美容院、商场或是让他们为自己的容貌而感到焦虑的地方则尤为困难。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通常会为他们的问题而感到郁闷不已,这种消极影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社会交往问题非常普遍,许多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缺朋少友,回避约会或其他的社会活动,甚至因为他们的症状而导致离婚。

当前躯体变形障碍症的病因未明,存在诸多假说,但是若要解释症状尚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极有可能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多重作用导致躯体变形障碍症发生。也有可能心理因素比如童年遭受过多的讥讽嘲笑,或是家庭成员和同龄人过于注重外表,或是创伤,比如待,会是症状表现的风险因素。不恰当的媒体信息会加重原本就易受伤害的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的病情。

很多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一生中的某段时间会伴发抑郁,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的家族成员也呈抑郁高发。躯体变形障碍症和抑郁的特征是低自尊,感觉受排斥,过于敏感,有时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在不伴有抑郁的情况下,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也考虑过自杀。躯体变形障碍症也和其他疾病呈共病现象。强迫症、进食障碍、焦虑症是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常见的伴发疾病。一些躯体变形障碍症病人还有药物或酒精滥用。

躯体变形障碍症患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以试图掩盖自己意识到的“缺陷”,比如化妆,整饬发型,或是向皮肤科医生、整形外科医生或其他的卫生保健机构寻求价格高昂的治疗。如果医生认为“缺陷”尚没有到需要改变的程度,躯体变形障碍症患者会转而求助其他的医生以便及时地能为他们施行手术或治疗。他们经常会对手术的效果表示不满,或对身体的另一部位变得“有兴趣”起来,甚至认为手术简直是糟糕透顶,使“缺陷”更加严重,从而产生新的外表体验观念。有些患者,在绝望之余,甚至试图自施手术。好像大多数患者都不能达到治疗满意,越发的厌恶自己的容貌而结束生命。

由于病人不愿意暴露症状,所以病情可能被长期忽视。本病和一般的人们注重外表是有区别的,它耗费大量时间,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造成功能障碍。

对躯体变形障碍症有关疗效的研究很少。有研究显示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如氯丙咪嗪,氟西汀可能会有效。

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躯体变形障碍症的另一个有效疗法。此种类型的治疗通常是除药物治疗以外最常用的疗法之一。行为疗法包括暴露和效应预防法。暴露疗法的意思就是让病人暴露在通常会使他们产生回避行为的情境下,效应预防法是帮助病人停止实施缺陷有关的强迫。主要目的是减轻回避性情境所引发的焦虑。认知疗法时停止患者强迫行为所伴发的插入性思维,或仪式行为,比如照镜子的程度。主要是为了探查患者的信念与价值观以帮助或增强病人对于躯体的感知觉。认知重建旨在帮助病人了解这些观念是如何影响一个人对于躯体的感知的,逐步重建对于插入性思维的新思路,而不是单纯探知照镜子和寻求保证的行为的严重度。重建包括帮助病人改变认知,而不是反复询问病人对于躯体的错误认知。

俗话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心理学现象中总有这种或那种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存在的现象,对患有这些心理疾病的患者我们只有更好地认识这种现象,理解他们的行为,才能让他们得到合理的治疗,更多的关心,从而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