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谈“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新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品格。课堂上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局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素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大潮涌动下,已成了一种很普通的学习方式。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亟待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反思的问题。

一、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为了快速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各地区积极组织了课改教学成果大赛。我有幸参观了一次区级大赛,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设计都是按“整体感知语文――学生质疑――合作探究――欣赏品味――能力迁移”的步骤。在学生质疑的环节中,很多教师都采用了小组比赛的方式,也确实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有一位教师采用的是奖励玫瑰花的方法:学生分成四组,其中一组有人提出问题后,其他小组举手表决应不应该加玫瑰花,加一朵还是两朵、三朵。一节课45分钟的宝贵时间,有一半是在点数同意加玫瑰花的人数中如流水般地悄然而逝了。

学生在求知求真的过程中,思想和情感的激荡被这种形而上学的模式给抹杀了,他们的精力分散在了思考给同学加几朵玫瑰花的问题上,如果这也算是合作、探究学习的话,实在不敢恭维。从形式上看,学生的讨论是热烈的,发言是积极的,这节课确实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一讲到底的做法,但学生并未在这种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的热热闹闹的气氛中真正地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并未真正发挥,教师注重了表面的教学过程,却忽略了教学效果,这算是丢了西瓜呢还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研究性学习本应是充满活力的,它能够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个性和良好的问题意识,如果流于形式,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呢?我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热闹,而应该讲求实效。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探究氛围的营造者,给学生营造一种愉快又宽松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还要科学地分好合作探究小组,让全体学生均有机会并乐意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我一般地以六人为一个小组,选拔组织能力和语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让他们去寻找自己的组员。这样,组长和被选中的组员在探究活动中制定学习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探讨课内外难题,表演课本剧,互相批改文章,互相欣赏练笔及摘抄本,还互相鼓励,共同查资料,表现得非常主动,合作相当出色。特别是组内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合作互助的劲头让我这个教师也感到了他们的活泼和可爱。最后,教师要竭尽全力地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尽力的鼓励学生的探究成果,让课堂始终笼罩在浓浓的探究氛围中,让全体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

营造合作、探究的氛围的同时,教师还应是探究活动中的引导者。探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讨论,那样耗时耗力,在语文课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中去合作、探究。因此,要想学生有兴趣、有实效地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还得对于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为他们提供探究的话题。什么样的话题适合探究呢?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但没有结果的话题,学生必须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利用网络才能得出答案的话题,对书上的或者对教师讲解不懂的话题,还有学生对于课本有疑问的话题,都可以引导学生去分组探究。比如,我班学生在学习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对于作者在文章对于阿长的变化无法理解,于是我就鼓动学生查找资料,让他们“走近鲁迅”,读关于他的其他作品,这样,学生对于鲁迅的为人有了更多的理解以后,就能比较容易地接受了课文中的转变。还有我们在学习寓言《塞翁失马》时,有学生对于文中的“父”提出了疑问,认为按老师的说法即“父亲”,他们解释不通。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去查阅资料,才终于得出应该理解为“老头”的意思。还有在《闲情记趣》中,有个“蚊声如雷”,书上的注释的蚊子的叫声像打雷一样,学生又对此提出了质疑,说蚊子根本不会叫,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观察,鼓励他们去查阅资料,才终于得出应该解释为“蚊子很多,翅膀扇动的声音像打雷一样”。学生在这些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强烈的探究欲望,几乎每节课都想探讨一个属于他们发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是要教师代替学生,而是应该把阅读文章、思考问题、发现见解、讨论交流的权利和时间统统交给学生,不要担心他们不会不懂,不要越俎代疱,包办代替。只要教师加强引导,激发了他们热情,其实学生会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智慧。

二、教师评价模棱两可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不流于俗的见解以及错得有些道理的答案,适时鼓励,能够保护学生积极探究的态度和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精神,尊重学生自我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的探究品味,真正做到对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从而体现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鼓励原则并不等于不置可否,如果学生的回答很完美,教师自然不必画蛇添足,如果对于“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等问题,学生的回答没有切中要害,甚至出现病句,教师只是一味地评价“你回答真棒”、“你分析得很有道理”会使很多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以。因为理解还有存在深浅度、理由还有充分与否的问题,否则我们考试批卷时就没有把类似问题的答案分成一、二、三等的必要了。我们不追求答案的唯一和标准,我们更懂得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孰轻孰重,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学生学习知识是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该传授的知识就必须传授,学生回答问题的用语不标准、不规范甚至出现严重的语法错误,教师就应该明确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曾听过一堂语文讲评课,这堂课确实体现出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采用的方式是小组推荐一个人,读自己的文章,然后其他小组进行评议,在评议的过程中,气氛确实热烈,学生积极性高,然而,至于谁的文章好,哪些地方好,就不得而知了。教师并没有从立意的深度、广度、构思的巧妙度,选材的新颖度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学生的评价是否中肯、是否恰当,其他学生也仍是不得其旨。虽然教师的答案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毕竟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偏下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的语文素养较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所以教师切不可认为所有的“沉默”都是“金”。

以上两点问题是我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很多方法是不成熟的,盼与广大致力于教改的同仁共同商榷,但求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