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知识概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知识概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第二语言教师的语言是保证师生教与学能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会对第二语言教师语言使用的成因、特点、变异类型、使用策略及使用规范等几个方面做一个概述。

【关键词】接引语;使用的成因;特点;变异类型;使用策略;使用规范

引言

蔡立予(2008)把第二语言教师的语言比作是“接引语”,其巧妙地将第二语言教师的语言与佛教术语“接引”联系起来,从佛学的角度解释了“接引语”。他是这么解释的――这是一种将二语习得从母语的此岸“接引”到彼岸的语言系统,是一个依据中介语而又高于中介语的不断迁就和提升的发展过程。

本文就将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称作是“接引语”,对”接引语”的成因,变异类型,特点,使用策略以及规范作个简单的概述。

一 “接引语”的使用成因

一种语言现象的出现背后自然有它形成的原因。对外汉语教师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特殊,教师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以及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既定目标使教师语言理所当然的成为权威语言以供效仿,但同时,与教师相比,留学生人数众多,处于力量较为强大的一方。为了确保交际成功,老师照顾合作原则,迁就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将课堂用语做适当的调整。合作原则则成了“接引语”出现的条件之一。

非自然语感语言(“接引语”)是对外汉语教师与尚未掌握目的语的语言学习者为特定目的交际时照顾“合作原则”而采用的非示范性表达系统,它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在一般的母语者与外国人进行交际时也有所体现(卜佳晖2002)不过,特殊的工作性质创造了对外汉语教师长期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语言接触的环境,这一点就与一般的母语者大不相同了,这种语言接触的环境是形成非自然语感语言中某些非自然,不规则成分的根本原因。(郝琳,2003)

在语言学习者尚未掌握好所学语言的情况下,为了能使教学顺利进行,教师迁就学生,采用“合作原则”,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灵活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用语,达到不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目的。

二“接引语”的特点

关春芳(2009)对“接引语”的特点从三个方面作了比较好的概括。这些特点进一步突出了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必要性。

1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行使的职能具有双重指向。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用语不仅是组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提供目的语输入的重要图解和学习目的语口语的范本。

2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实施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对外汉语教师要适应汉语学习者水平和汉语能力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逐步提高这一特点,适当动态地调整课堂用语的内容和难度。

3 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具有受限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明确学生具有相应的预备知识与词汇储备,可以听得懂教师发出的教学指挥。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已有的汉语知识知识系统,严格限制用语范围,确保所有课堂用语都是可懂输入。

三 “接引语”的变异类型

在与学生进行实际交流时,对外汉语教师为了能顺利的传递主要信息给学生,将原自然语言进行加工,这样往往会出现相应的语言变异现象。

Ariel 从对英语语言的指称词语的认知学研究成果出发,描绘了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的语言变异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指称词语变异:在某种语境下,教师使用低辨认度的课堂用语代替此语境下同值辨认刻度的课堂用语。例如:老师用辨认度的的描述性语言“不一样的地方”代替辨认度相对较高的“区别”“差异”。

第二种类型的指称词语变异:说话人有意使用相对高辨认度的课堂英语用语代替应当使用的低辨认度的课堂用语。老师有时使用一些辨认度高的指称词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些敏感问题。例如:日本学生问:“老师,中国人觉得台湾是中国吗?”老师:“我们觉得是。”

第三种类型:语序问题。刘焕辉(1988)指出语序常规和变异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根据一定的语境,表达重点和上下文的衔接组合所要表达的交际功能是影响语言变异的两个重要因素。交际重点不同,句子突出的意义自然不同。例如:老师:“你这一次的考试不错,但上次的考试不好。”(突出上次考得不好)

老师:“你上次的考试不太好,但这一次的考试不错。”(突出这一次考得不错)

四 使用策略

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实施一些交际策略以促进与学生之间语言的理解。策略概括如下:

1 重复和复制

重复:为了防止输入障碍,教师经常重复一些语言成分。例如:教师为了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发音,可以重复学生的话语,等待对方的回应。复制:某语义成分出现之后,教师为了加强该语义信息的强度在相近的语境中以各种手段复指该语义成分。例如:年,过年的年,春节,中国最重要的节日,知道吗?

2 回避和迂回

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来使用课堂用语,如使用一些学生掌握的易懂的词语,或将用一串比较简单但有些饶口的小句.例如:老师将“新房”“洞房”解释为学生能接受的“结婚的房间”。

3 替换和变换

“替换和变换”和“回避和迂回”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是会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老师使用“替换和变换”策略,适当调整课堂使用词语和句法结构。例如:词语方面,考虑学生不懂“落下”,老师用“丢”替换;句法方面,老师将“他歌唱得很好”变换为“他唱歌唱得很好”以便学生理解。

4 简化和繁化

“简化”:教师对一些非必要的成分进行简化。例如:“翻到十八页”简化为“十八页”;“繁化”: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故意过分使用一些语言成分。

5 语速减慢

为了便于学生听懂所学知识,老师往往放慢语速,进行夸张和强调。

6 声势语

有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能以表情、动作乃至表演来增加教学对象语义输入的渠道,使课堂背景下的交际能成功地进行。

五 “接引语”规范

1 语音规范

留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因此教师咬字应该非常准确、清晰,发音部位要到位,展现出一种字正腔圆的语音美

2 用词得体

对外汉语教师的讲解要精炼、准确、能够突出重点,不要一味求全,求细。3 表达得体

教师的课堂用语深浅适度,处置得体,易为学生所接受。

六 心得体会

蔡立予把第二语言教师的语言比作是“接引语”,我则觉得它就像是一座桥梁,一座帮助学生从母语走向目的语的隐形桥。没有了这座桥,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将变得尤为困难。教师有学问,专业基础扎实固然重要,但是同样应该掌握搭建“隐形桥”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活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拥有强烈的课堂教学语言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 刘焕回.交际语言学导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3] 关春芳.对外汉语教课堂用语浅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