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弗罗斯特的历史关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弗罗斯特的历史关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语言朴素而深富哲理,且善于把自己对历史及其意义的思考置于诗歌之中。透过诗歌,可见他内心深切的历史关怀。本文通过对《火与冰》和《补墙》两首诗内容的分析,联系弗罗斯特的写作背景和生平,可以看出弗罗斯特在诗中对历史的质疑与拷问,得到对弗罗斯特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火与冰》 《补墙》 历史关怀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最受人喜爱的美国诗人之一。他不仅享有在肯尼迪总统就职典礼上朗诵诗歌的荣誉,而且获得了包括牛津、剑桥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在内的44所大学荣誉学位,被誉为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

罗伯特・弗罗斯特第一部诗集《孩子的意愿》(A Boy’s Will)(1913)在英国发表后,好评就接踵而至。其中评论最多的一个特点就是朴素(Simplicity)。弗罗斯特坚持用最普通的,被广大群众所能接受的语言书写,在于他认为诗歌是一门交流的艺术(区,罗斌,97)。弗罗斯特关注读者的反应,希望他的诗歌能与广大读者形成一个最直接的交流。朴实无华的文字透露出弗罗斯特对生活最直接的体会,也形成了弗罗斯特独特的历史关怀。弗罗斯特诗歌的语言虽然简单朴实,然而简单的语言背后隐藏着深厚的哲理及作者耐人寻味的历史思考。对于弗罗斯特的这一诗歌特点,曾有专著评价他:“弗罗斯特对美国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运用平易朴素的诗歌语言,机智、敏锐地把他明察秋毫之所见既讲给凡夫俗子又讲给渊博学者们……其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意深远而难以捕捉,这使弗罗斯特成为美国最引人入胜而又最具迷惑力的诗人之一”(转引自,罗益民,126)。弗罗斯特的诗歌之所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还在于弗罗斯特对传统的、最能被大家所接受的抑扬格的运用,所以他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就诗歌技巧的创新和探索而言,弗罗斯特显然不及一些现代派诗人,但这在一些学者看来,弗罗斯特也显示了他的探索和超越:“他让诗歌女神步出高雅的文艺沙龙,有如走亲戚似地去拜访普通人家”。(方平,234)

优秀的艺术作品不能缺乏对历史的思考和体现作者对历史的关怀,因为它们都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间接或直接地反映着一定的社会事实和作家的历史关怀。作者对历史或时代的关注和反应,可以从作品中的选择看出。

从弗罗斯特的生平和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孤独的思考者,期待被认同,渴望一种诗歌对话和交流。弗罗斯特早期的作品在美国本土得不到认同。特别艰苦的日子让弗罗斯特被迫寄出诗集期待发表贴补家用,然而换回的是无情的拒绝。弗罗斯特多次有机会利用教学的机会养家,但他依然选择做一个穷苦的诗人(write and be poor)。同样的坚持体现在他对新英格兰的情有独钟。这块祖辈居住的城市,是弗罗斯特灵感的源泉和心灵的寄托。这片土地是引发弗罗斯特不断思考人生之所,见证了弗罗斯特的历史存在。弗罗斯特的诗歌是一种隐形对话的模式,在他的诗歌中他与读者探讨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这在《火与冰》中就有体现。

《火与冰》开篇就提出了世人的两种看法,“有人说世界将毁灭于火,有人说毁灭于冰” (余光中译)。这是提出关于世界毁灭的结局的思考。对于火与冰的解释,梅耶斯(Jeffrey Meyers)认为火象征着激情或欲望(passion),而冰则意味着仇恨(hatred)。世界究竟毁灭于人类无止境的欲望,还是毁灭于本身过度的仇恨?弗罗斯特尝试着做出自己的选择。“根据我对于欲望的体验,我同意毁灭于火的观点”。人人都有欲望,适度的欲望催人奋进。弗罗斯特也“体验”过欲望,甚至了解了欲望过度的威力,认为它有足够的威力可以毁灭世界,所以“同意”了世界将毁灭于火的观点。然而似乎诗人自己也无法完全断定,他给了自己另一次选择的机会,考虑了火的对立面――冰。“则我想我对于恨有足够的认识/可以说在破坏一方面,冰/也同样伟大,/且能够胜任”。恨也足够强大去毁灭世界。仇恨容易挑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让矛盾激化,引发恶果。诗人困惑了,世界究竟会毁灭于欲望还是仇恨,诗人也没有明确地给出自己的答案。

世界究竟会毁灭火还是冰,这应该不是《火与冰》中真正讨论的问题。对恶果的猜测和估计往往都是以思考怎样才能避免这个过程为前提。在此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爱与恨都有足够的认识,两者走向极端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这就使我们联想到诗人对所持生活态度的历史思考。欲望和仇恨是人们都可能会产生的两种情感,是任由其发展还是加以控制,得到统一。通过诗人对世界毁灭结局的讨论可以得出诗人是期待一个统一的结果。既然过度的爱恨都会产生不良的结果,又何苦偏执。由于西方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副作用,世界大战带来了巨大创伤和灾难,“上帝死了”导致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和精神支柱的垮塌,宇宙没有了中心,生活失去了意义,人们已无家可归,西方社会一片荒凉、混乱、扭曲、变形、孤独、绝望,没有生命力,没有希望。《火与冰》的创作以这样的历史事实为背景。战争的背后,不仅是废墟,也是人们内心仇恨与欲望的情绪积累。但人类的历史长河不会因战争的创伤而停止流动,相比于世界的最终毁灭,所有的历史将只是一个过程。通过对这些的考虑,我们可以看到弗罗斯特对生活的热爱与生活态度的思考。

作为关注历史的诗人,必定会关注那些被历史所忽略的人的声音。作为弗罗斯特诗歌的素材源泉,新英格兰地区,在当时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就是波士顿的工业、文化和造船业中心,却忽略了新英格兰北部大片农业区的重要性了(方平,249)。《波士顿以北》这部叙事诗集则主要描写新英格兰地区农民生活的点滴,《补墙》也是讲了新英格兰农民之间的一个故事。作为弗罗斯特的一首名篇,《补墙》也受到了广大评论者的关注。Frank Lentricchia发现该诗奠定了诗集的基调,他认为该诗想象一人自信有完全的自控力,让外界现实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被其所震撼得伤痕累累。John C. Kemp认为这首诗的关键点在于观察者(observer)和观察对象(observed)以及观察者对差异的意识的张力(tension)之间关系的把握。

《补墙》开篇讲述了需要补墙的原因,“有一点什么,它大概是不喜欢墙,/它使得墙脚下的冻地涨得隆起,/大白天的把墙头石块弄得纷纷落:/使得墙裂了缝,二人并肩都走得过”(梁实秋译)。“有一点什么”(something)使得墙被破坏了,但具体是何物,却是不明。接着,“我们”约好一起补墙。草草地砌好墙,但似乎结果可以预料,各人自扫门前雪,这不是根治墙缝的好办法,而且砌墙的石头的不适当也使维持墙体的完整性面临着很大的难度。“有些是长块的,/有些几乎圆得像球/需要一点魔术才能把它们放稳当。”砌墙的石头不利于补墙,重要的是似乎根本没有补墙的需要,“他那边全是松树,我这边是苹果园。/我的苹果树永远也不会踱过去/吃掉他松树下的松球,我对他说”。 “好篱笆造出好邻家”,“我”得到邻居的回答。墙的作用,是为了圈出什么,圈进什么。那既然没有冲突,那为什么“好篱笆造出好邻家”?“我”疑惑了。邻居依然在修补着墙,就为了一句“好篱笆造出好邻家”。

为什么有人喜“墙”,有人厌“墙”,那墙坏了以后该不该修?或者墙该不该存在?这应该是这首诗给我们留下的疑问,读者陷入了思考。这些形成了弗罗斯特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这里的墙显然已经不仅只是现实中的墙。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屏障,或者是阻断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之间交流的事物或规矩。历史的发展与推进总是在不断打破阻碍发展的屏障中进行的。《补墙》中对“补墙”的疑惑,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历史背景下“屏障”的思考。墙到底该不该存在,我们或许可以从弗罗斯特身上找到答案。弗罗斯特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划分到某某派的诗歌类型当中。在一次与记者的谈话中,他袒露了自己的心声。原文翻译如下:

记者:最近夏比洛在“纽约时报书评”写了下篇评论,把你夸了一顿,因为你没有像庞德和艾略特一样沾染上“现代主义”的毛病。你对这种文章的反应怎样?

……

弗罗斯特:这不有趣吗?他们经常问我:“现代诗人是什么?”我时常回避这个问题,但是有一天晚上我说:“现代诗人必须是向现代人说话的人,不管他是活在哪个时代。这是一种说法。倘若他活着,而且向现代人说话,那么他就”更现代了。(弗罗斯特,17)

“现代诗人必须是向现代诗人说话的人”,多么令人回味的回答。这回答也体现了他对流派这种把文学划圈做法的不屑,既然圈不进什么也不会损失什么,那设置流派之墙又有何用?又何不打破墙的局限,吸取各家之长,为自己所用,达到自身对历史的表达,符合广大受众的需要。这个回答也反映弗罗斯特对历史的关怀,合乎历史才是正确的。

在弗罗斯特的上半生,作品无人赏识,世人对经典和大家的推崇使毫无名气的他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或许在他们看来,弗罗斯特是属于墙之外的角色。但弗罗斯特没有放弃,坚持用最朴实的语言书写坚持自己朴素和以小见大的诗风,坚持作诗,名声大噪后也没有改变,这是弗罗斯特的选择。对于诗歌创作,他有着自己的观点,不追赶“现代主义”的时髦,主张打破界限、为民所需的创作才是合乎历史的好作品。

对于弗罗斯特的诗歌,布鲁姆(Harold Bloom)曾评论道,他和斯蒂芬斯(Wallace Stevens)区别在与斯蒂芬斯受到了惠特曼(Whitman)的影响,而弗罗斯特几乎没有(Scarcely)受惠特曼的影响。“他的作品不像斯蒂芬斯早期的作品中追求一种本质的华美(essential gaudiness),也不像晚期作品中追求一种简单的深邃(austere clairvoyance)。”在布鲁姆看来,弗罗斯特受到爱默生(Emerson)的影响要多一些,因为弗罗斯特的诗歌中贯穿了一种“爱默生式的责怪”(Emersonian Scorn)。这种责怪可能就是对历史的拷问吧。

从以上两首诗看来,弗罗斯特在《火与冰》中的犹豫与《补墙》中的疑惑都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一种关注,对历史的思考。在历史的巨大背景下,人本来就是很渺小的。不论世界在欲望里终结还是在仇恨中结束,结局我们改变不了,改变的是我们自身。保持何种态度度过人生才是最关键的。墙的规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却在更大程度上阻挡了社会的发展。诗人的疑惑可以看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抗,对“自扫门前雪”的不屑,对冲出阻挠,相互交流以求共进的推崇。

《火与冰》和《补墙》虽然关乎不同的主题,但都有着朴素的特点。前诗从简单的火与冰两个象征欲望与仇恨的意象出发,而后诗则是一首简单白描叙事诗,两者都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思考。《火与冰》可以理解为人生态度的主题,而《补墙》则是对生活中限制因素的态度问题,但是通过主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弗罗斯特通过诗歌都表达出对现状的忧虑,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他内心深切的历史关怀。

参考文献

[1] Frost,Robert.“The Art of Poetry No. 2”.Interview with Ric-

hard Poirier.The Paris Review 24(Summer/Fall 1960).

[2] Kemp,John C.Robert Frost and New England:The Poet as

Regionalist.New Jersey:Princeton UP,1979.

[3] Lentricchia,Frank.Robert Frost:Modern Poetics and the La-

ndscapes of Self.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75.

[4] Meyers,Jeffrey.Robert Frost:a biography.Boston:Houghton Mi-

fflin,c1996.

[5] 方平.欧美文学研究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 罗益民.大诗人的一首小诗引起的风波和它背后隐藏的

秘密[J].外国文学研究,1992(1):126-129.

[7] 区,罗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图征性[J].外国文学

评论,2009(3):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