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见字如面,纸短情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亲爱的阿牛:

见字如面

听爸爸说,“见字如面”是过去人们写信时常用的一句开场白,意思是说看到信就像见到写信人一样。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的脸有没有浮现在你眼前呢?不过在我看来,和写信相比,视频通话更像是见面。上次咱们俩视频通话的时候,我连你脸上粘的一颗米饭粒都看得一清二楚呢!

给你写这封信,起因是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一个节目,名字就叫《见字如面》。第一期节目里,一位男演员为大家读了一封信,据说是我国历史上可以找到的最早的一封家书。写信的是一对兄弟,一个叫黑夫,一个叫惊,他们都是正在打仗的秦国士兵。

爸爸说,这封信原本是用文言文写的,非常深奥,翻译成白话文以后才读给观众听的。听信的时候,我想到了咱们背过的一句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和古人相比,还是我们现代人更幸福,想和家人朋友说什么,打个电话或者发条微信,他们马上就收到了。

不过,爸爸妈妈好像对书信很留恋似的。爸爸说,历史上有很多好文章原本都是信件,读这些信就是在了解历史。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妈妈说,她很怀念以前和“笔友”互通书信的日子,虽然很慢,但是等信时那种期待的心情是我无法理解的。我想了想,确实无法理解。

我没有“笔友”,但是又有点好奇和朋友写信交流是什么感受,所以就给你写了这封信。

期待你的回信。

你的好朋友 大康

2月1日

寄信需要贴邮票,我选了一张好看的,你可以收集起来哟!

收到大康的来信,阿牛没有立刻回信。其实,大康在信里说的《见字如面》,他也看了,对这档“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节目,他很感兴趣,所以最近一直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呢!

“用书信打开历史”

正如大康在信里所写的,历史上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原本都是书信。从公函文书,到文人酬和,再到普通的家书,生活方方面面,文字短短长长,都离不了书信这种交流形式。只不过有的时候,书信“改头换面”了,让人无法第一眼就认出来。

这大概是古代书信最常见的“面貌”了,多出现于亲人、朋友之间的通信往来。例如: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名言就出自其中;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体现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交友观;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描述了“春山可望”的美丽风光,邀请好友一同游赏;李白的《与韩荆州书》,是“诗仙”李白希望步入仕途的一封“求职信”。

这种信严格说来是一种便条,相当于古代的一种“短信”,记录的通常是些日常琐事,用于拜会、问候友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了。

【原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大意】王羲之拜上:大雪初晴,天气好极了。你应该还不错吧。事情还没有结果,我心情很郁闷,就不详细说了。王羲之拜上。山张侯启。

三国时诸葛亮曾向蜀汉后主刘禅先后呈上两篇《出师表》,言辞恳切,被评价为读后“不哭者不忠”;西晋时李密向晋武帝呈奏过一篇《陈情表》,感人至深,被认为读后“不哭者不孝”。即便没有读过这两篇原文,你大概也猜得出来,所谓“表”,就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奏章,这是一种具有特定用途的书信。

看完了古代几种类型的信,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吧!请根据下列情境,设想如果你是古代人,会采用哪种类型的信呢?

1.阿牛去找大康玩,大康不在家,于是留了一封 给大康。

2.大康的姐姐嫁到了很远的地方,想念姐姐的大康,把自己的思念倾注笔端,写了一封 寄给她。

书信还有很多“别名”,等待你从历史中一一发现它们的踪影。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名称出现,它们都是前人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除了供后人研究的史料价值外,也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甚至是书法艺术价值。

“书信在走向消亡”

和大康的爸爸妈妈一样,阿牛家中的长辈也对书信怀有很深的感情。但同时,他们又表示,已经习惯了打电话、发微信,要让他们写信和人联络,还真觉得有点麻烦呢!

用文字承载历史的书信,会渐渐走入历史深处,直到被后人完全丢弃和遗忘吗?

在《见字如面》第一期节目中,作为拆信嘉宾的岭南大学教授许子东说了这样一段话:“书信在走向消亡,但是书信里所承载的文化、文明不应该被消亡。它应该转到电子媒体,或互联网上面去……”

阿牛对这段话印象深刻。这么看来,书信这种古老的通信方式是可以在信息时代扎下根来,重新焕发生机的?

但同时阿牛又有些疑惑:书信承载的文化和文明是什么呢?在今天这个时代,为什么人们还会留恋书信呢?为了解开心里的困惑,阿牛翻看了网上很多人的评论,终于有了一些答案。

七七的城:书信在西方被称为是“最温柔的艺术”,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一封信从写信、写信封、贴邮票到寄出,就像一个酝酿过程;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能体会很多细腻的感动。

月亮河:和打电话、发微信这些快捷而随性的交流方式相比,书信给人一种“郑重感”,这不仅是因为写信需要遵循特定的格式和规范,还在于书写时的斟词酌句,仿佛每一个字都包含着对收信人的尊重。

木木:我偏爱写信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面对着一张纸倾诉让我感到放松。

林奈花钟:在过去,书信传递十分缓慢,收到信前总要经过一段时间焦急的等待,看到信的时候也就格外欣喜。也是因为缓慢,所以通信的频率不高,一辈子能通多少封信呢?一辈子的感情就匀在这寥寥可数的信件里了,难怪要说“纸短情长”呢!

其实,书信不仅仅是一种通信方式。过去,书信曾通过信鸽、商队、驿使来传递,后来又由邮政通过车船、飞机来传递,在今天自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型媒介来传递。书信的传递渠道在改变,但是书信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形式值得被传承下去。

想到这里,阿牛豁然开朗。他要回信给大康,把自己的想法与他分享。

如果你是阿牛,你会怎么给大康写这封回信呢?

(插画:蔡成恩漫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