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少数民族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少数民族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教学的有效性是个永恒的话题,大面积提高少数民族数学教学和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以教材为媒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认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使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完成预期的目标,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22-021.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数学这门学科是知识间串联很紧密的学科,如果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环节也要受到影响,他的知识链很有可能在某个点上就断裂了。假以时日,这种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不良习惯就会形成,最终导致恶性循环。面对这样问题的学生,做老师的不要紧张、动怒,要平和冷静、友好地善待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用爱心去浇灌师生间的感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被关注的,不是被老师放弃的,更不是被知识所遗弃的,因此建立师生间融洽的感情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多数同学不喜欢死板严肃的学习氛围,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轻松的、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呢?我认为教师的授课风格是重要的因素,一个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语音语调、语言表达、授课形式等教学风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语言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是具有不同感染效果。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作为数学老师往往会不苟言笑,按部就班地讲授,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会死气沉沉。现在的学生往往喜欢幽默、时尚、有新意的语言,要求生动、形象,有时代特点。所以教师也应该学习一些流行的语言应用到教学之中,拉近师生间的语言距离,他们会觉得学习是很愉快的。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生成需要学生的自主。没有学生的自主创新,将会使师生交流费时、费力。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问题解决教学是自主创新能力养成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边疆小学数学教师要以问题解决教学为主,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边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养成,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2.注重教师本人观念上的转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的主体,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和课程资源的再创造和校本化实施有关联,还和有效性提高的另一主体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看来,它包括这样三个环节:课前准备环节,互动交流环节和课后反思。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对整堂课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课前准备涉及面宽,只有找准切入点准备才能充分。我就以本文而言,教师除做好对课程资源的“内化”(即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和再创造)和学生的掌握之外,教师的的观念决定着教师课前准备的积极性,没有观念的转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应。转变观念是我们少数民族数学教师现阶段各种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转变教师的观念具体的说就是教师知识者角色的"升级"、做好知识传授者的“升级”。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内涵,注重隐性知识的传授。传统的狭义知识观认为凡是知识都是可以言传的,都能用语言文字、数学符号或其它形式表达。现代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丰富多彩的,既包括可以言传的显性知识,也包括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在实际中,教师必须清醒的意识到教学活动中隐性知识的存在,必须改变自己只是显性知识传授者的观念,既注重言传,又要注意身教,还要关注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除做好知识传授的“升级”为课前做充分准备外,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发挥好教学的组织、合作、引导的教学主导者角色。教学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一靠对学生的认识,二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的结束只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中间停止。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活动中止,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彻底结束,我们必须成为数学教育的研究者,成为学会反思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3.注重合理利用教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3.1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3.2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3学具的使用,因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