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报业竞争“内容为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报业竞争“内容为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与某报朋友聊天,在谈到报纸运营的一些问题时,他强调“内容为王”,而且不少传媒界人士都这么认为,但我不认同这个说法。

报纸的内容,对普通产品而言就是产品质量,另一种提法是将报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于内容质量竞争。在传媒运作正在日益企业化的大前提下,这个定位并不合适。

首先,在传统企业中对质量的定位是“质量就是生命”,这个定位有两重含义:一、质量非常重要,像生命一样重要;二、质量对于企业更多代表生存的问题,即活与死的问题,而不是活得好与活得更好的问题。质量对于企业而言,更大的意义在于是一张入场券,60分以上就可以进入下一轮游戏,60分以下的话直接出局。因此,质量之于企业的发展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

其次,产品同质化已是大势所趋,报纸也不例外。北京的几张日报,头条新闻经常撞车,标题有所变化但实质差不多,对读者获取信息而言,买报纸就像他们买电视机一样――无论什么牌子的电视机,基本功能相同,所选的只是价格,品牌,凭兴趣而已。例如我经常看《京华时报》,绝对不是因为它的内容最像“王”,而是因为它很容易买到,携带也比较方便,当然,它内容也不错。

如果非要把“内容”当作报纸的核心竞争力,还有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缺乏权威的评定机构。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读者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人一个标准,你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或者人人都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事实上就没有第一了。

现代企业把产品质量视为核心竞争力,或说“产品为王”的少之又少。我非常敬佩海尔,但它的产品质量在我看来,远不如它的品牌形象、售后服务、企业文化等。的确有些非常强调产品质量的企业,但他们的日子往往并不好过。如索尼的产品质量好,可松下的规模比它大好多倍。有时甚至一些企业过分注重产品质量,而忽视了营销等方面,结果很难做大、做强。

我不认同“内容为王”,决不意味着我认可其他什么“王”。事实上,在一个成熟的报社,内容不是王,发行不是王,广告也不是王。如同一支成熟的足球队,单一强调进攻或防守都成不了大器,攻守平衡是获取成功的第一点。

我曾经在广州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最佩服的报社是《广州日报》,我认为《广州日报》的真正过人之处就在于它的没有特点。

《广州日报》有“三不及”:权威性不及《南方日报》,文笔不如《羊城晚报》,冲击力不如《南方都市报》(当然还有人认为它的发行量也不如《羊城晚报》,甚至《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的名记者也特别少,而同时期《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都是猛将如云。但就是这么张没有特点的报纸,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它的广告收入和在市民中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同城几家报纸。

再回到前文所讲,有人认为因为传媒产品的特殊性,所以内容质量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更具有特殊意义。而我恰恰认为,正是因为媒体的特殊性――对内容的未知和不确定性,我们才更有必要努力追求内容的恒定和工业化。因为报纸内容的不确定性,报纸的销售工作困难加大,有一个好头条报纸可能就脱销,反之就滞销,网络压力增大,报社损耗增大。关键是还要考虑如何对广告主交待,对一个广告主来说,花了同样的钱买了同样的版面,效果却不同。如果这种情况非但不加以制止而是鼓励,有一天广告主会对你说,请把我的广告排在有好头条的那一期上,否则我就不做了。

因为内容不错报纸获得成功的例子有,但有了不错的内容可报纸却不成功的例子更多。有些报纸单靠内容不错也成功了,例如金庸时期的《明报》。但这种报纸往往也很脆弱,金庸那时都不敢出差,一出差,报纸质量就下降。《经济观察报》有一句话:以工业标准建设商业文明,这恐怕才是现代报业竞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