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问题的提出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引导学生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而在传统的美术课上,教师常常是一味地灌输、说教,一节课的内容就像放电影一样展现给学生,因此,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的“讲”自己的“听”,而对理论性和知识性的东西却一无所知。长期以往,他们只会死搬教条,墨守成规,对于“美”的理解是很肤浅的,更不用说举一反三、开拓创新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也逐渐减淡,甚至把美术课看成是一节“减负课”。

所以,美术教学的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课堂教学也应该摒弃“满堂灌”,逐渐开拓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培养。

二、问题的分析

一方面,长期以来,“美术”这一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小学科”。目前,许多学校认为“升学率才是硬道理”,自然美术只能作为“副科”靠边站了。学校的不重视,教师的懈怠,学生自然力不从心了;其次,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现在的美术教师只注重实践操作,而对理论知识却很缺乏,没有对课本进行深入研究;另外,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课堂上的灌输,课后主科教师排山倒海的作业,让学生气喘吁吁,无心去学习美术知识。因此,教师应走出讲台,融入学生当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个性一、自己的思维去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说教,而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引导学生掌握美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反思,认真探索研究,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从学生方面来说。

1.让学生通过资料、网络查询,了解画家的生平身世。一般来说,学生对画家的兴趣比对其作品的兴趣更浓一些,这样透过画家再去解读他的作品,学生更能接受。凡高的《向日葵》学生都很熟悉,他们只能看到那金灿灿的向日葵,但对这副作品的内涵却一无所知,但通过学生的课后查询,了解了凡高的坎坷的经历后,再难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动,心灵为之震撼,激情也喷薄而出,此时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各项课堂活动,把主体交给学生,如举行辩认赛、绘画比赛、作品展览展示、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授八年级《设计服装》时,我要求学生课前穿上自己最满意的服饰,并在课堂上展示,同时学生对自己的穿着进行评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就连平时不爱讲话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一个婆婆的表演展示活动,拉近了学生间的距离,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设计服装要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这样的课堂引入直接,具体生动,有利于学生掌握。

3.让学生做一回鉴赏家,评论家,教师不必过多地去评价学生的观点,而是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作品,引导学生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关系进行综合评价。仍以上述的一课为例,我们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了从古至今的服饰,有华丽的朝服,有长袍马褂,有旧上海时期的旗袍,有具鲜明特色的时期的军装,有简朴实用的青年装,还有引领潮流的时装……这些服饰学生电视或电影中看过,也没有这么齐全,所以表现得很激动,学生的兴趣全都高涨起来,有的说喜欢上海的旗袍,它款式新颖,穿出了中国女性的柔美;有的说这些服装太“土”,与现代人格格不入;有的说这些服装好像把我从100年前带到了今天,我从服装的发展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每个时代的服装正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正是中国百年历史的写照。这位学生的评论得到了全班同学折赞扬,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学生也洋溢着愉悦的笑容。

4.加强学科间的渗透,综合音乐、文学作品、表演艺术等进行感悟。俗话说“欣赏无写法”,教师可以采用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在学习湘版教材《战争与和平》时,我重点讲述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通过播放记录片片段,学生看完后泪流满面,无需老师任何说教,学生已经很清晰地看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再回到课本上的作品,学生就不难理解美术作品所体现的反对战争、向往和平这一主题了。在赏析古代中国画――马远《寒江独钓图》时,我引导学生把它与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句“独钓寒江雪”的意境相联系,学生很快看懂了作品所蕴含的一种孤独的意境。音乐对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把音乐引入课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寻找画面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声中,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错综复杂的直线和闪烁不定的小色块所表达的那种节奏感。抽象的绘画语言变成了诠释音乐的视觉符号。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学习湘版教材《各异的风土人情》时,老师不但要让学生赏析民间美术作品,更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调查这些地方有哪些民俗,尝试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甚至可以让学生向民间艺人学习,掌起剪刀剪纸,拿起泥巴捏泥人,拿起针线学刺绣……在学习风景画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拿起画夹外出写生,这样近距离地和大自然接触,学生的兴趣倍增,作品才更有生命力。

(二)从教师方面来说。

1.教师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亲其师,方才信其道”,教师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使课堂的知识层次更丰富;2.教师要“请进来,走出去”,学校要请一些专家,名师进行指导教学,开设相关的学术讲座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要不断外出学习,到名校进行交流和研究,借鉴他们教学上的优点,改善教学程序,提高教学质量;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那只能适应过去,在当今社会,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走近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心态,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对教学作调整,顺着学生的情绪及注意力来改变教学,灵活而巧妙,并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想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向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进行。

四、取得的成效

首先,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大改善,对美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很强,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得到满足,艺术视野不断开阔,绘画技能也不断提高,真正做到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其次,教师的教学观点、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极大的转变和改进,打破了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陈旧模式,形成了教与学交往、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开发。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与“学”,摈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育,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育。才能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去主动探索知识,增强自主能力与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