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不久,笔者看到了一则题为《七岁小学生罪状十八条》的报道。

一位姓柴的女士给报社打电话反映,她七岁的儿子是小学一年级学生,老师让班里的同学一致给他提意见,说他有十八个缺点。记者随即调查核实了情况:孩子放学回家带回一张16K的纸给家长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学生的笔迹,不少字是用拼音代替的,主题是“我们大家评XX”,共有十八条,还有十八个歪歪扭扭的签名。如:有时候打人;做作业不认真;睡觉要玩橡皮泥;小气,不肯借东西给同学;喝水抢,不排队;做口算最慢;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不让同学进教室……柴女士看着那张纸愣了好久,然后问儿子:“妈妈心里很难受,你是怎么想的?”儿子顿时眼泪汪汪,低下头去。柴女士边哭边对记者说:“儿子总是自己的好,难道我儿子就一个优点都没有?……”

看了这则报道,笔者心情沉重,继而沉思:这样的“大家评”,可能就是近来大力倡导的学生“相互评价”吧。其目的大概是“为了某个孩子好,同时也可以教育其他同学”,但实质是典型的“温柔暴力”。如果说强大的“硬暴力”摧残的是肉体的话,那么温柔的“软暴力”摧残的则是心灵。这次“大家评”的活动是老师发动的,通过“评议”,在这些学生的眼中,XX真的成了“最坏的孩子”。这样,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就早早埋下了“极端评判”的种子。

由此,我又联想到: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不是把爱的甘露洒向了每一个孩子?有没有去发现一些“问题学生”的闪光点?能不能善待学生,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回答是令人遗憾的。

是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戴着有色眼镜议论:“这样的孩子不会好到哪里去!”; 我们常常会武断地说:“肯定是你不对!”;我们常常把“问题学生”安排在被爱遗忘的角落;我们常常冷酷地下结论:“你只配做差生!”;我们常常“语重心长”地提醒“好生”:“你们不要跟XX玩!”……

写到这里,又一个故事浮上了笔者的脑海。

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回忆自己小学时的“调皮捣蛋”时,讲了一件事:他曾是一个令人感到非常头痛的“坏孩子”,是他所在区里有名的淘气鬼。一天,他正在和伙伴们玩耍,忽然发现校长那只心爱的小狗摇着毛茸茸的尾巴从拐角里出来。麦克劳德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杀了这只狗,看看动物的内脏是个什么样子。于是,他便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把校长这只心爱的小狗杀掉了。校长得知后非常生气,但处理的方法却出人意料:罚小麦克劳德画一张动物的骨骼图和一张血液循环图。小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便认真地画好了两张图交给校长。校长见他图形画得认真仔细,便免去了对他的处分。杀狗的事件就这样过去了,可小麦克劳德在画图的过程中通过对狗的骨骼、内脏的仔细观察,对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知识的缺乏。从此,他发奋学习,最后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

不能说完全是因为“杀狗事件”而造就了世界著名的解剖学家,但至少校长奇特的教育方法足以让我们教师引起深深的思考:校长既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好奇心,使他们得到了一次可贵的学习机会。如果校长一看见学生犯下了如此“不可饶恕”的错误,便立刻火冒三丈,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心罚、体罚,很可能就会断送了孩子的前程。

由此,我们不难想到:批评学生应避免简单、粗暴,更不能随便扣上“坏孩子”的帽子;教育者既要有宽广的襟怀,又要讲究教育的艺术。

“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动听的歌声是否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让我们用爱心去撕下贴在所谓“差生”身上无情的“标签”,用一双充满欣赏和赞美的慧眼去发现他们的可爱与童真。“孩子是棵向日葵”,许多教育实践充分论证了欣赏和赞美的无穷魅力――它是“向日葵”茁壮成长的营养。因为美丽与可爱只会出现于欣赏者的眼睛中,贮存于赞美者的心灵中,发扬光大于欣赏者和赞美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期待中!

睁大我们的慧眼,向孩子投去欣赏和赞美的眼神,因为孩子――向日葵一定会向着欣赏和赞美的阳光绽放!

【熊明琴,江苏省溧阳市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