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知识转移进程的框架模型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知识转移进程的框架模型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对一般知识转移进程进行了框架模型研究,建立了知识转移进程的阶段模型。根据该框架模型,所有的知识转移过程都包含两个阶段三个角色的参与,只有实现了这两个阶段的转移,才是成功的知识转移。

[关键词]知识转移;框架模型;知识创造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149-03

1 引 言

知识转移对于人类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不亚于知识创造本身。当知识经济到来时,对知识转移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然而,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是对具体情境下知识转移经验的总结,对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进行研究的还较少。在进行研究知识转移的一般进程中,笔者认为框架模型将会是一种可以很好的用于解释和分析的工具。回顾之前的文献同时可以发现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被普遍接受的用来分析知识转移进程的框架。因此本文对知识转移进程的框架模型研究可以弥补这些潜在的需求和以往文献中这种框架的缺失。

在以往知识管理的研究中,有一种普遍的方法是把知识比喻为“黑箱子”并且通过系统存在的关系去定义它。另一种被常见接受的方法是通过研究知识的本性,认为知识的本性是有着离散和联系的属性。如果更深层的延伸的话,笔者认为之前的两种方法之间是有着高度的潜在的协同作用。本文的战略就是采用这种协同作用通过评估知识转移的本身动态变化和涉及的相关交互作用来构建过程。

2 构建框架

目前的知识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学习新知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向实践学习,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然后发现新知识,从而获得直接经验,这同样也是一个知识创新过程;另一种是向他人学习知识,获取间接经验,这就是一个知识转移的过程。可以说,重视知识转移,善于学习他人经验,是人类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网络化的普及,知识转移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社会中没有绝对的老师与学生,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从而知识转移过程也呈现出交互式、网络化的状态。如图1(a)所示。

但是尽管如此,如果单作为一次具体的知识转移过程来讲,每一次知识转移方向却是单向的,就是从知识发送者转移到知识接收者。笔者设定从一个发送者向一个接收者转移的这种点对点式单向的知识转移是所有复杂网络类型的知识转移过程的基础。那么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种最简单的点对点式的单向知识转移过程(如图1(b)所示)。本文在进行知识转移进程研究之前做以下设定:这里的“点”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整个组织,但是它们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子过程。在整个知识转移的进程中,这些子过程对应着一系列对象不同,性质不同,但是相互衔接的工作。 Nonaka的知识创造和转化理论同时也作为知识转移的基础理论。前者说明知识创造进程需要在显性和隐性知识之间动态的转化,后者主张当知识被转移过程中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也在进行中。因此,知识转移、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是不可分割的。Nonaka运用了两个重叠的三角形去论证组织知识创造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恰当的修改,重新运用两个重叠的三角形来说明一次点对点的知识转移进程中的知识转移和创造,如图2和图3所示。本文定义知识转移的主体分别为:知识专家、知识工程师和知识决策者。

2.1 知识专家

本文把知识的来源统称为知识专家,知识专家可以是产品、实物、模型,也可以是知识发送者使用声音、草图、动作示范、情境模拟等多种“语言”准备表达的知识。转移的目的就是从知识专家那里获取知识,知识专家的知识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组成。

2.2 知识工程师

知识工程师是一个很重要的中间角色,他承担着获取并描述知识的作用,并在转移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创造。知识工程师负责理解并编码知识专家的知识,知识工程师只有学习了对方的知识,知识才可以得到转移。

2.3 知识决策者

知识决策者是完成知识转移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角色,知识转移中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知识的应用,如果获得的知识无助于实现接收方的个人或组织目标,那么转移就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成功的知识转移应该是实现了接收方(或双方)应用目标的转移,这也是知识转移的最高层次。笔者认为,知识决策者对知识转移的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是研究知识转移中必须关注的主要问题。

2.4 两个步骤的转移过程

和Nonaka的概念发展一致,本文把知识转移的框架定义为两个阶段的转移。第一个阶段是知识专家向知识工程师之间的知识转移,如图2所示。首先知识专家的知识被归类为显性和隐性知识两类。知识专家的显性知识首先被知识工程师获取并描述出来,由于知识工程师自身的理解和解码,直接转移过来的显性知识只能是知识专家的一部分,剩余的显性知识经过知识工程师的自我重组,完成了一次显性知识的知识创新;同理,知识专家的隐性知识同时也进行转移和创新的同步进程。完成第一阶段的知识转移之后知识工程师获得的知识变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从专家转移过来的显性知识,自己创造的显性知识,自己创造的隐性知识和从专家转移过来的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的第二个阶段是知识工程师向知识决策者之间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如图3所示。进行第二阶段转移的时候,我们设定知识工程师把自己已经转移得到的四部分知识再次划分为自己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因此知识工程师的显性知识转移给知识决策者的时候,一部分被直接转移过去,另一部分被决策者进行再创造而得到自己创造的显性知识;同理知识工程师的隐性知识进行同样的知识转移进程。知识决策者得到知识并进行组织应用,这时候单向的点对点式的知识转移进程发生完成。在转移过程中,知识工程师扮演重要的中间角色来连接知识专家和知识决策者。

3 对该框架模型中几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3.1 封装和屏蔽

同其他工作一样,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知识转移中上层总是把自己工作中的一部分委托给下层去完成,这些工作相对于上层来讲可能是比较次要、简单的工作,也可能是一些更专业的工作,如专业技术、翻译、网络传输等。除去知识的最后应用外,各层的工作都是在上层安排下进行的。为了提高效率、分清责任,上层给下层布置任务时,常先把任务打包封装。就好像邮递员,只是负责把封装好的信件按照要求进行投送,一般他并不需了解信件内容;而下层工作的细节,上层也不用关心,下层在向上层汇报工作时就会把许多次要信息屏蔽掉,如图4所示。经过封装与屏蔽,各层人员是意识不到其他层次的存在,总认为自己是与对方的同层人员直接对话。在图4中,第一层的知识专家之间的转移是直接的,除此第二层和第三层的虚拟箭头表示各层的直接转移都是虚拟的,因为各层的所谓直接对话实际上都要经过下层的具体工作才能完成。

3.2 影响转移效果的因素分析

由过去知识转移的研究结果整理,知识本身的特性会影响到转移的成效。若知识未被证明有价值,或者其用途模糊不清,将导致知识接收者不知如何运用或不愿使用;知识的成熟度越高,使用上及价值的模糊程度会越低;而知识的内隐与外显,则是指可明文化、可传递及可被吸收学习的程度,内隐程度越高,越难被转移与吸收,困难度增加,转移成本也将提高。一般情况下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直接因素是双方的转移动机。如果知识转移的双方都有促成转移的动机和愿望,则成功的可能性大;反之,如果其中的一方没有知识转移的愿望,或者双方都没有这种愿望,则知识转移很难成功。

4 结 论

本文从完成知识转移所必需的最基础环节入手,把一个完整的单向的点对点式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剖析,建立了知识转移进程的框架模型。根据该模型,任何类型的知识转移都会有两个阶段三个参与者的转移。从对该框架模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全部实现了这两个阶段的转移,知识转移才是成功的。

本文认为在知识转移进程中,参与者并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接收者出于自身的条件,会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创造。可以说,知识转移进程中,在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是同步进行的。

该模型对知识转移过程基本原理的揭示,适用于对任何知识类型、任何转移方式、任何转移规模的解释,可以帮助企业组织研究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效果的各种障碍因素分析。利用该模型,同样可以方便地对知识转移过程进行监控,随时掌握知识流所处的状况,并及时疏导转移流程中的拥堵。该模型同时也解释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创造的发生,可以对组织的知识转移中的新知识创造方面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该转移模型是基于笔者对一些企业知识转移过程的分析得出的,其具体的参与者定义和阶段划分是否恰当还需要继续实证检验,但这种对转移过程的阶段研究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兆祥.知识转移过程的层次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3):122-123.

[2]I.Nonaka,R.Toyama and N.Konna.SECI,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Framework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5-34.

[3]Yanli.A Framework of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in Expert System Development[J].IEEE Trans.Neural Networks,2007,5∶5597-5599.

[4]Haghirian,P.Does Culture Really Matter? Cultural Influences on the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with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Naples,Italy,2003.

[5]汪应洛,李励.知识的转移特性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2(10):8-11.

[6]Lippman S,Rumeh R.Uncemn Imitability.An Ana1ysis of Interfirm Differences in Efficiency under Competition[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13∶236-243.

[7]缪小明,杨立国.网络组织观点下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7,4∶5-10.

[作者简介]董禹君(1985―),女,东华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知识转移;郑建国,男,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