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中年级古诗教学的几点做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中年级古诗教学的几点做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每学期有五篇左右。古诗用词凝练,意境悠远,内容丰富,想象天马行空。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会有很大的疏远感和陌生感,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一大难题。下面对于古诗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一、抓细抓实,理解古诗内容

古诗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有时一味按词序顺序翻译,会显死板生涩。而且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词汇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义迥然不同,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抓住细节,由点及面,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扎实,品出其妙处。

1. 解词。要理解古诗内容,我们先得解决字词的意思。在古诗中,大部分的字词与我们现代汉语的译意有着很大的不同,学生记忆起来很困难。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插图,来帮助学生解词。例如《望洞庭》这首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的意思对学生来讲,很难理解,即使教师告诉孩子,这里的“和”是和谐的意思,学生对和谐依然不理解。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古诗所配的插图,体会山水一色、水光接天的场景。这样,学生一下便明白了,和谐就是秋月与湖光融为一体了。从而学生对“和”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便于记忆。

2. 读句。词意通了,学生就能独立思考,串连起词而通晓其句意。但是在读句之时,也要掌握好方法。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如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按字面意思当为“峨眉山上的月亮半轮秋天”。若如此解释,诗歌的韵味荡然无存。这里的秋是指秋月,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整句去理解了。这里出现了峨眉山、半轮、秋月。学生不难想象,作者的描绘其实是这么一副画面:半轮秋月高高地挂在峨眉山山头上。此时教师就应该相机指导,在理解诗歌句意时,很多时候都需要从整句理解,自己组织合适的语言去揣摩诗人想表达的意思,这其实也是一个动脑的过程,对孩子自学能力的提升也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3. 会意。但是营造好情景,解完词读完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还太过于抽象,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如何会意,这里就需要教师来帮助学生构建形象思维,创设情景再现。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学生从字面上体会冬天来临,鸟兽难觅踪迹这些并不难,但要体味诗人的所想所感,理解诗句的深意,这些对学生来说太过于抽象,这时就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加以想象:“画面上主要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这么冷的天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学生通过想象就能明白:

这么冷的天他一个人在江中钓鱼,可见他很孤独。再深一层次去探讨,他为什么孤独,不爱合群呢?那明显是有原因的。这个时候教师在结合诗人的背景去和学生深入研究古诗的意境,学生则恍然大悟,哦,原来他是不屑于跟腐败的士官败类同流合污,表现的是作者的一种孤傲而不屈的情怀。

二、发挥想象,感悟古诗内涵

古诗词语凝练,跨越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把词语表象化。即在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度大而给学生造成的困难。

如教学“枫叶红于二月花”时,教师应紧扣“红于”二字,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在脑海中想象二月红花的各种红,并想象与诗人一同坐在小径上欣赏着迷人的枫叶,切身体会枫叶的红和诗人对枫叶的喜爱之情。

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虽言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和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绘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意蕴和情感。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其中无穷的意境。

三、掌握节奏,品读诗歌韵味

现在的古诗文教学,教师往往会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理解诗意,背诵诗歌。但是往往忽视了古诗文的诵读,或只是按如今的音和调来朗读,因而忽略了古诗文的诵读美感,从而使得古诗教完后,诗歌独特的韵味却荡然无存了。因此,我认为,教学古诗文时,不要忽视了诵读。

学习、鉴赏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与今天所称的“朗读”很相似,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时,也可仿照“吟诵”之法,只是不必如古人一般摇头晃脑,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教学时,通过对“三千尺”“落九天”的着重读重音,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李白诗歌的夸张写法,读出诗歌的韵味。

古诗教学与学习,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长期而富于挑战的过程,教师针对中年级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寻求多种方法引导,激发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学,快乐学,不断积累,使学生感悟到古诗词的艺术效果,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