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衢州有效投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有效投资具有新的内涵,虽然各地都积极行动扩大有效投资,但大多面临增长乏力等问题,本文以衢州市为例,从产业转型、招商引资、投资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增长乏力的原因,认为可以抓住招商引资、挖掘内部潜力、优化投资服务三大抓手扩大有效投资。
关键词:衢州 有效投资 问题
投资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3年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3%,比2012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主力军作用。但从实践来看,我国存在大量的投资低效的问题,如落后产能、低水平产能的重复投资等,因此,探讨如何增强投资的有效性便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以衢州作为样本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可以进一步细化这种研究。
一、有效投资的内涵与积极动向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但这种名义投资乃至于实际投资并不等同于有效投资,有效投资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并且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而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背景下,需要对有效投资的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
(一)有效投资的再定义
对于有效投资的概念,不同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如林仁文,杨熠(2013)认为有效投资是生产资本的集成,有研究认为有效投资是指可以回收成本,并且有所盈利的投资,即是有利润的投资,这些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有效投资并不简单的等同于常见的投资,本文认为,有效投资是指符合国家政策包括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风险可控的投资。有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有效投资需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这种投资是要有盈利的,即在有效期内,投资所获得的收入(贴现值)要大于当期的成本支出,如果投资持续亏损则最后会将资本耗尽,就不能称为有效投资。其次,这种投资是要符合政策的,国家对投资做出了一些限制,如环保领域要求做到“三同时”等,有效投资不能与国家政策相冲突,此外,有效投资不能是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投资,如对于落后产能的投资等。再次,这种投资是要安全的,不能不顾风险而投资,要保证风险的可控性。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本文认为有效投资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生产领域的投资,生产业如金融、咨询、设计等行业的投资也是有效投资。
(二)有效投资的政策取向与实践行动
为引导投资走向,保障投资的有效性,国家积极出台有关政策,早在200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随着转型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国家政策也积极调整,如积极组织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国家发改委组织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行修订,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组织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修订,这种修订实际上就是为了提高有效投资水平,避免低效率、低水平的投资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从实际行动来看,目前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积极关注有效投资,如浙江出台了《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411”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2014年实施计划》等政策,并通过评分等方式对有效投资额进行评价;再如上海出台了《上海市政府投资项目稽察办法》,力求达到维护资金安全,提高投资效益的目标。
二、衢州扩大有效投资的基本举措及其成效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2013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56.57亿元,财政总收入118.21亿元,分别占浙江省的比重为2.81%、1.71%,表明衢州总体发展还较为落后,需要积极利用有效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衢州市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举措
首先,从发展战略来看,衢州市确立了“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总体部署, 即突出“工业立市”这一中心不动摇,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旅游业大发展“两大战役”,发展思路的明确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了指导。其次,从发展政策来看,近年来,衢州市相继出台了《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关于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和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明确的提出要采取各种办法扩大有效投资。再次,从实践行动来看,衢州市积极采取招商引资、技术改造投资等方式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并且通过贯彻《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奖励办法》,严格进行目标考核,以此调动各区县、单位的积极性。
(二)衢州有效投资的总体成效
近年来,衢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规模较大,2011、2012、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达到511.6、570.8、670.7亿元,分季度来看,2011-2013年,增速增快的为2013年一季度,同比增幅达到24.7%,最慢的为2012年2上半年,同比增幅仅11.0%。从工业投资来看,衢州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规模较小,2012年才突破300亿元,2011-2013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5.73%、53.49%、47.40%,占比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当前,衢州市有效投资出现低速增长甚至部分领域出现负增长的情况,2014年1-2月,工业、制造业投资分别为同比增长-9.6%、-2.7%,项目投资增长速度进5.33%,从总量上来看,工业、制造业投资额分别仅26.78医院和23.81亿元,表明衢州投资压力较大。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也有招商引资工作难以突破、投资结构不合理等带来的挑战。
(一)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
首先,从行业来看,当前,衢州市化工、建材、机械、电力、造纸、钢铁六大行业依然占主导地位,而这些产业都是资源消耗高、投入产出低的行业,且都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不断投入,直接导致全市能耗、环保压力非常大,在这过程中必将有一批项目因环境、生态等原因无法落地,甚至部分产业转投他地。其次,从区域来看,部分地区为达到转型发展的目标,积极推动产业入园发展、强制性推动落后产能淘汰等措施,如开化县从2013年开始不考核工业经济,举全县之力推进国家东部公园建设,这种积极的举措必然在短期内会对投资带来影响。
(二)招商引资工作难突破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抓招商引资工作,沿海地区积极推动产业向区域内部不发达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都在积极谋求承接产业转移,在这一背景下,招商引资工作面临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如果区域内部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优势不明显,则招商引资工作突破的难度更大。实际上,2013年全年衢州市引进的10亿元以上的项目为空白,5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也不多,缺乏重大项目的带动,不仅使得投资总量规模难以扩大,而且由于缺乏龙头,难以带动配套产业的投资。
(三)投资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有效投资的持续性
当前,衢州市投资结构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但这种转变一定程度上可以判定为虚转,即并非第三产业投资总量规模达到很高的水平,更多的是由于工业投资不力“让贤”的结果,未来工业投资如果能够大幅度的增加,则这种结构仍可能回归到二、三、一的状态,即使从工业内部投资来看,1-2月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6%,但工业技改投资70.5%,表面新建和结转工业项目投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工业投资后劲乏力,也是工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当然,1-2月份服务业投资增速快,同比增幅达到51.7%也是助推投资结构转变的重要原因,但在服务业投资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种增速将很难保持,对有效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难以显现。
四、衢州市扩大有效投资的对策建议
衢州市扩大有效投资面临诸多难题,应对这些挑战,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激活外部来源,以内挖潜力为抓手激活内部投资动力,并优化投资服务,多管齐下达到扩大有效投资的目标。
(一)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激活有效投资的“外部源泉”
招商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的外部源头,在内部潜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招大商、引大资,可以有效的推动投资总量的扩大。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除明确各部门、区县的责任外,还要积极利用现有的产业园区等平台进行招商,如衢州市可以充分利用中关村浙江科技产业园影响力,引进一批规模大、含金量高、效益好的项目。其次,要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特别突出与全球500强企业、国内央企等具有投大资、大投资企业的对接力度,通过跟踪这些企业的投资动向,主动与其联系进行工作对接等方式招商。再次,要优化招商引资服务,严格杜绝各种“开门招商关门打狗”、对投资商敲砸勒索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积极优化办事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环境支持。
(二)以挖掘内部潜力为抓手扩大有效投资
首先,要积极挖掘社会资本的潜力,近年来,衢州市社会投资增速快,实际上,在政府财政资金有限的背景下,有效的激发社会资金的活力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对于激活民间资本,国家有相关的支持政策,地方政府要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等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其次,要积极挖掘已经落地企业的投资潜力,对于有扩张意愿的企业,地方政府要积极给予鼓励,对于外地在本地设立子公司、孙公司的企业,要积极引导其加大投资力度,甚至将总部搬至当地,以此扩大投资规模。
(三)以优化服务为抓手扩大有效投资
首先,要加快平台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国家级高新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品牌效应,着力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尤其是切实提高投资项目的层次和水平。各县(市、区)、集聚区要加快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用好、用活现有中小企业担保转贷基金,最大限度的支持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其次,要着力解决投资中的难点问题,如针对目前企业普遍反映的贷款难、融资难问题,建议政府部门积极组织协调,要求各银行对有订单、可发展的企业承诺不抽贷、压贷、限贷,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仁文,杨熠.中国的有效投资与高投资率[J].现代管理科学,2013
[2]王晓义.经济转型背景下拓展外商有效投资的思考――宁波的经验梳理及路径探索[J].宁波经济,2013
[3]傅允生.浙江扩大有效投资的基本取向[J].浙江经济,2012
[4]迟全华,傅允生.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的对策建议[J].浙江学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