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人逃亦有我师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人逃亦有我师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五十步笑一百步”这个成语是孟夫子发明的――有一天梁惠王向他发牢骚:老百姓怎么都跑了?我算是对老百姓好的了,其他诸侯王哪有我这样给老百姓赈粮的,你说是吧?孟同学于是讲了这个故事――大王您不是喜欢打仗吗?假如两位士兵临阵逃跑。逃了五十步的笑逃了一百步的,对不对?梁老板说,不对,性质都一样。盂同学笑弯了腰(我猜的):对,那位逃了五十步的就是您了,您虽对百姓还行,但您爱打仗啊,谁见了您不跑啊?

原谅我将这个熟烂的故事给大家重述一遍,如果不是有人告诉我这个故事典出《孟子》,我还以为这是阿Q说的。因为在现实印象中,“五十步笑一百步”的例子是有,但像孟同学那样笑别人“五十步笑一百步”的例子则更多。当然笑的人是不是都跑了“一百步”,那就很难说了。

小时候我学习成绩不好,但却很快乐,因为我经常跟成绩更不好的同学比。非常肯定的是,我同桌就是我快乐的源泉。有一次考试,我考了65分,我同桌考了56分,我笑了。我同桌也笑了,说:你这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我一时无语,指着前面的那位考了96分的女同学说,如果她笑你,又该当如何?我同桌愣了一愣,还是笑道,考100分再来笑我吧。她还不是一样有答错的题?有啥了不起!

不比得分比失分,我同桌这样的“神马”逻辑令人膜拜。必须承认,“五十步笑一百步”是不对的。但我在这场辩论中,却发现一种更坏的态度――我们总说,做人干事不要有“比下有余”的心态,向上比才套进步。向上比固然好,但如果不研究别人的优点,而是去发掘别人的缺点,然后得出结论:原来你也不是十全十美,比我好不了多少,无疑这种“比上不足”的态度要更恶劣。显然这是从孟夫子“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故事演化出来的――你也逃了五十步啊。

如果你对生活有所感悟,就会发现现实中以这种思维来度人量物的人还是很多。事实上,在这方面咱是有传统的。晚清时候,屡战屡败的清政府派出一批批大臣出国考察,回来写报告,几乎都是一种模式:咱们落后的只是“器物”,论文明制度他们跟咱没法比。可见,这帮人是拿着公费出去考察人家的缺点的。以这种思维来看国家社会问题的,现在也还有。一位朋友喜欢谈国是,我说哪个国家反腐倡廉做得好啊。他反驳:还不是有现象?我说哪个国家制度挺透明的。他反驳:还不是有黑箱操作现象?我说哪个国家国民福利不错。他反驳:还不是有没饭吃的人?……然后举一反三,罗列出鲜活的例子。谁都知道他后面的潜台词:你凭啥来指责我?或者我又为什么要向你学习?

总之,在他这样的辩论家面前,我总被驳得哑口无言。但我总觉得这样的逻辑有问题,就像考了80分和59分的人,都有答错的题目,为什么前者是良好,后者却是不及格呢?前者能拿奖状,后者要重修呢?弄清楚这个逻辑,就会看透问题的本质:这世界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有以十全十美的眼光来责备别人的人。我怀疑不止责备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不好找一个慰藉的理由,这就跟阿Q精神很像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恶劣的目的:那就是拿这种缺乏常识的思维来忽悠人。别人所谓的好都是“浮云”,自己才是真的好。

当然,你也许会说,任何东西都有“量变”与“质变”之分。比如,逃了一百步跟五十步,这样的“量变”就没发生“质变”,所以还是“怕死”;但考了59分跟60分,这一分的“量变”,就发生了“质变”,前者“过关”,后者“不过关”。所以要分清楚“量变”和“质变”的问题,并根据此来确定对方是否值得学习。

但并不是世上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像考试这样有清晰标准来分辨好坏。如何杜绝以对方也有缺点来慰藉自己的阿Q思维?只能摒弃“质变”观念,把“量变”当成度人量物的主要标准,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两人亦有我师也,你只逃了“五十步”,值得我学习,下次我要做到只逃“五十步”……依次类推,一位勇敢无畏、百战百胜的优秀战士的诞生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