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刍议高中化学分层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墨子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大取》)。两位先哲讲述的相同道理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层次地实施有效教学。学生,作为有一定能力、情感和需要的个体,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内涵分析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采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从而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使学生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内涵可从三方面分析: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体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形式上交替运用班级授课、小组讨论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等形式,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不断把最近发展区变为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教学要在同一班级、同一教材、同一内容情况下进行,实现教学方法灵活性、教学组织多样性、教学内容层次性、教学评价针对性,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使每位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理论基础
2.1心理学研究依据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化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知识。
2.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及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目前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很大挑战。首先,高中化学教学理论性强,理解能力要求高,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其次,就普通高中目前的状况,若依《大纲》规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课,根本无法保证使全部学生“一步到位”地通过会考,于是平时加课时、节假日补课,教学中“掐头去尾烧中段”,极力压缩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及早进行会考、高考复习之目的。“生吞活塞”,“枯燥无味”,使教与学陷入苦境。再次,对普通高中,以高考升学率的高低衡量办学的成败观念至今未打破。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几个所谓“有希望”的“尖子”,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3.1课前分层
3.1.1学生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课本内容,完成基础练习;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基础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较高难度习题,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能力;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有较强的探究学习能力。
3.1.2目标分层
学生分层后,教师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将每节课教学目标设计为:起点目标(针对A层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能掌握化学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最初步的实验技能,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基础目标(针对B层学生,兼顾A、C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化学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目标(针对C层学生,兼顾B层学生,任务是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一节教学目标设定时,A层学生要求掌握使用得失电子守恒配平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归中反应和部分氧化还原反应。B层学生在A层学生要求基础上,掌握反应物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一种元素被还原,掌握生成物中有两种氧化产物或两种还原产物的配平。C层学生在B层学生的基础上,掌握“零价法”、“待定系数法”等配平方法。这种教学目标设立的原则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注意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以拓展和提高;对中等学生要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他们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对学困生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努力使他们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1.3备课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后,备课分层是关键,教师应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备教材,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不同层次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手段及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认真备好教案,做好课前准备;二是备学生,创造性地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自学的学案,学案以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以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思维为出发点,一般设计包含课标目标、预习指导、典型例题和课后练习四个部分,其中预习指导部分应当设置一些课本拓展内容供B和C层次学生学习;典型例题部分应当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习题,供B和C层次的学生进行拓展;课后练习部分往往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和探究练习供不同层次同学选择。
3.2课内分层
3.2.1讲授分层
讲授分层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减轻学生负担,也是课堂分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一般通过三个环节突破,一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C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自学归纳”的办法,对B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讲解”的办法,对A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讲解反馈”的办法,前两步为同步教学,最后一步为异步教学;二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并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层次学生都能按时达到学习目标。具体做法是:先重点讲授三个层次学生都需要发展的新知内容,然后针对新知识列举思考讨论题,在讨论过程中,发挥C层学生的先导作用,对A层学生加以点拨,由B层学生归纳小结,效果良好;三是交流反馈,分层激励,让“同组异层”或“同层异组”间开展学习竞赛,教师给予小结或鼓励性评价,鼓励每层学生向更高一层发展,激发所有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形成分层递进激励机制。
3.2.2提问分层
课堂提问应由浅入深,富有层次性、递进性,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不同层次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让他们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在讲授氯气与水的反应时,提出以下层次问题,对A组学生:氯气是什么颜色?观察新制氯水是什么颜色?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B组学生则问:向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氯水为什么不宜久置?次氯酸的酸性、稳定性、氧化性如何?对C组学生在上述问题基础上进一步设问:SO■也有漂白性,向氯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氯水的漂白能力怎样变化?为什么?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这样,对A层学生可做到知其然,对B层学生不但知其然,还可知其所以然,对C层学生给予思考、探索的空间,启发他们多想、多思、多问、多解,多问几个为什么,举一反三,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3.3课后分层
3.3.1作业分层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在数量、内容或形式上应有所不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教学目标逐步实现。对C层学生,不仅要求完成全部的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外,还要求完成全部的探究练习题,偏重于训练逻辑推理能力和培养探究和创新精神。对A层学生布置的作业要根据起点低、多层次、够得着的原则,选择基础练习题,体验解题成功的愉悦,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作业批改上要以面批为主,多鼓励和表扬。对B层学生布置的作业在要求上应以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为主,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可以解决,在作业批改时一般关注订正环节,巩固基础知识。
例如: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来制取氯气,用87g二氧化锰跟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可制得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来制取氯气,用87g二氧化锰跟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可制得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其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来制取氯气,用87g二氧化锰跟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可制得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其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若用足量二氧化锰与含HCl146g的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为多少?
3.3.2辅导分层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起到查漏补缺、提高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所以在分层教学中应重视分层辅导,具体应从三方面人手。第一,分层辅导组织形式多样化,应采取集中辅导、小组辅导、个别辅导相结合。第二,对不同层面学生采取不同辅导方法,对A层学生主要是增强信心,巩固知识,教会学习方法;对B层学生主要是启发思维活动,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对C层学生主要是点拨、归纳、小结,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第三,教师正确引导,利用学生互助小组进行分层辅导,办法是教师直接对C层学生辅导,由C层学生辅导B层或A层学生,由B层学生辅导A层学生,这样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
分层是手段,发展是目标。我们应充分认识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和发展的要求,学生差异是学校教育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层教学作为一项课堂教学改革,它涉及新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分层教学更趋科学化与合理化,真正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