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爱感化 用心成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爱感化 用心成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教育的整体方向和目标。作为一名义务教育的一线教师,既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要深入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提高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才能实现教育的长远目标。

【关键词】问题学生 类型 心里表现 处理原则

在现实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问题,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困扰,令一线教师很纠结,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容易导致问题学生过早地放弃学业学习,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身心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并且及时地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他们进行正确地引导和干预,就能挽救更多的学生。仔细研究问题学生的各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问题学生的类型

从德智体方面看,以下这些学生可归类为问题学生,如:思想品德优良但文化成绩差者;文化成绩优秀但思想品德欠缺者;思想品德和文化成绩都很优秀但身体体质差者;身体体质很好文化成绩却很差的学生等。

二、问题学生的心理和表现

从心理素质和日常行为来看,问题学生主要有以下表现,如:有身体体质差、智商较低,学习虽然竭尽全力,但因学业常常受挫,产生厌学心理者;有虽然智商正常,但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刻苦、贪玩、“临时抱佛脚”者;也有因客观环境改变(如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等),无法适应而心理受挫,放弃学业者。这些学生往往会产生以下心理:一“恨”,恨自己不成器,父母期望值过高,产生压力,学生不能适当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当达不到他们父母的要求时,学生自信心受挫,久而久之,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最终放弃学业;二“混”,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父母比较溺爱,子女学习没有压力,学习没有目标,混文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放弃学业;三“毁”,有些问题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和学校、社会的关爱和认可,他们性格内向、缺少朋友、心理孤独、厌学厌世,更有甚者,心理扭曲变态,导致抑郁症或者做出极端的行为。

三、问题学生的处理原则

对于这些走在十字路口的青少年,他们处在似懂非懂的年龄,社会经验不足,做事比较随性,缺乏理智,我们教师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可以本着以下几个原则来实施干预教育:

1.要有“爱心”。教师要有爱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真实的关爱,感化他们,让他们愿意接受你的帮助,你才有机会进行后续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着手,拉近学生的距离,像在问题学生生日的时候悄悄地送给他贺卡,或者发送短消息祝贺,送上祝福和希望,或者看到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成绩或者贡献时,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关爱,获得成就感,可能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2.要有“诚心”。教师要本着做任何一件帮助学生的事情,不求回报的心态。教师要时刻为人师表、讲诚信、以诚待人、以诚取信。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兑现,如果确实因为某种原因实现不了,那就要事先向对方说明原因,减少误解,增强互信,不要为了满足虚荣心做一些华而不实的事情。比如,钱磊的父亲,对于老师的工作不是很配合,我们是不是就因此而不和他沟通,回避矛盾呢?当然不是,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冲破阻力,让家长和学生感觉到我们老师的诚意,古有“三顾茅庐”,我们可以多次去尝试,在放学后或者周末去学生家里和父母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全面了解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要有“恒心”。学生各种问题的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教师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不放弃一位学生,使他们能够扬长避短,有更多的自信,用实际行动来真正地感化他们,这样,即使他们学业成绩没有赶上去,他们也会认可老师的。

当然,还有很多原则也是很重要的,如严格的要求,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在行动中则表现为“严格”,严格规范各种日常行为,并且制定条例,对于违反者给予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在处理这一问题上,要有宽容的心,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能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所以我们要多地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有选择的余地,发展的空间,如果过早地放弃学业,过早地走入社会,不仅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鹅卵石臻于完美,不是棒槌敲打的结果,而是流水经年的抚摸。教育的成功应当也是源自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抚摸和唤醒。唤醒是教育魅力的具体体现,是教育者深层的师爱和清醒的教育智慧所孕育的一种心灵的撞击和交融。它需要教育者俯下身去,掸去自己思想深处的尘垢,修正可能存在错误的成人思维,倾听孩子的声音,与孩子一起经历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