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学苦旅中的朝圣者:叶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学苦旅中的朝圣者:叶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家档案]

叶辛,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1969年早春去贵州山乡插队,在偏远荒凉的乡间整整呆了十年又七个月。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此后笔耕不辍,二十年来,共出版四十几本书。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恐怖的飓风》《三年五载》等。叶辛是“”结束后涌现的知青作家群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二十余年来,一直以勤奋的创作活跃在当代中国文坛。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及由其本人据此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均在国内引起轰动,并三次荣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叶辛也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电视剧本《风云际会宋耀如》荣获“金狮荣誉奖”。因创作上的成就,叶辛于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并荣获全国首届“五一劳动奖章”。

他的名字早已随着他的小说和电视剧《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等代表作在海内外读者和观众中广为传颂,根据他的小说塑造的柯碧舟、杜见春、倪维宇、沈若尘等一系列荧屏形象早已走进千家万户。作为知青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他用青春和血泪写出了老三届整整一代人的苦斗、抗争与崛起。如今他的笔触又伸向风云际会中的历史人物,他的目光对海外华人的异域生态及爱国思归情结也给予更多的关注。从知青文学、反思文学到寻根文学,从广袤的乡村到沸腾的都市,他捕捉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切入的角度越来越新,开掘的作品内涵越来越丰富。他犹如一个对缪斯女神始终不渝的朝圣者,在漫长的文学苦旅中跋涉、攀登,开辟新路。他就是――叶辛。

(编 者)

[作品选读]

陈圆圆其人

叶 辛

陈圆圆之所以成为绝代名妓,她的名声之所以高出历朝历代的女子,以至在批臭批倒一切“封、资、修”糟粕的中,农民们一跟我们这帮小青年提及这个人,无须多问,大家都晓得她是何许人也,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陈圆圆的出名,是和明末清初的一段历史有关系的,是和明末清初的诗人吴伟业所写的《圆圆曲》有关系的。

从历史来说,陈圆圆原姓邢。因家贫无以为生,遂跟养母改姓陈,名沅,字畹芬。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18岁时,“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精于舞乐,且能诗会画,倾倒了无数江南风流名士。不少戏文说她和如皋才子冒辟疆有一段情史,想必是从她这段经历演绎而出。随后她被为穷途末路的崇祯皇帝选美的周奎买走,送给皇上。皇上因国事日危,未予接纳,遣还周府。时吴三桂奉命出征山海关,周奎设宴为吴三桂送行。席间吴三桂为陈圆圆美色所倾倒,陈圆圆也为吴三桂英名所动心,两人遂成姻缘。吴三桂出征山海关,陈圆圆住在三桂父亲吴襄府中,不多久,李自成兵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明朝覆亡,陈圆圆为李自成大将刘宗敏俘虏。吴三桂惊闻陈圆圆被掳去,大怒,遂引清兵入关,从而导致李自成败亡和大清帝国的建立。这一段历史,《明史》《清史稿》及《甲申传信录》都有记载。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明末清初的诗人吴伟业在《圆圆曲》中,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冲冠一怒为红颜”,则一下子使得陈圆圆异军突出于同时代的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寇白门、莴嫩娘、红娘子等辈。也一下子使得陈圆圆不同于历朝历代的风情才女薛涛、班昭、苏翠、李清照等等人物。

吴伟业所创作的《圆圆曲》,总共七十四句。后人记得起背得出来的,往往是《圆圆曲》的前四句: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而更为人们传颂并所知的,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七个字。围绕着这七个字,三百几十年岁月中,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做了名为《圆圆传》《后圆圆曲》等等文章和不计其数的戏文。就是到了当代,逛逛书店,也能找到不同作家所写、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多部长篇传记小说《陈圆圆传》。尽管严谨的史学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一个女子,无论她长得如何娇艳绝世,在她被夺之后,居然会引起几十万大军的拼死作战,决定一个国家和朝廷的命运,决定几千万人的命运,实在是件不可能的事。但是,千古名句,道尽明亡清替时期社会大动荡中的一桩公案还会流传下去。陈圆圆的故事,还会被一代一代的人们传下去。由此,也不能不令人惊叹文学所具有的影响。

难怪陈圆圆的经历吸引人,作为一个美艳动人的女子,她见识过江南的风流名士,见识过大臣和皇帝,还见识过李自成、吴三桂等人。跌宕的生涯使得她的身世格外诱人。当她追随吴三桂之后,应该说也曾过上了一段安定享受的日子。吴三桂反清称王病逝的命运,造成了与吴三桂关系极为密切的陈圆圆死亡之谜,那么,陈圆圆是怎么死的呢?她死以后,又葬在何处呢?

明日刊载一篇《死亡之谜》,敬请留意。

《少年文艺》和少年的我

叶 辛

小时候,我每个星期天都要到阿姨家去玩。阿姨家在武夷路上,靠近定西路。定西路一侧是个奶牛场,当时的上海人都把奶牛场叫“牛奶棚”,不知是什么缘故。大概奶牛场也出售牛奶吧。去阿姨家得坐车到中山公园,然后步行穿过一片棚户区,才能拐到武夷路上。交通不怎么方便,可我仍喜欢去阿姨家,到了阿姨家里,可以去长宁电影院看电影,可以去中山公园里玩,也可以和两个表哥一起在花园里抓蜻蜓,逮蟋蟀,还可以穿过马路,隔着奶牛场的牛栏,观望着一群群奶牛的动静。最主要的是,到了阿姨家里,我还可以读到《少年文艺》。我有两个表哥,三个表妹,阿姨为他们订了很多刊物,花花绿绿的封面,什么都有。可我最愿意和喜欢读的,就是《少年文艺》。看过了电影,或是在中山公园、奶牛场、花园里野够了,玩累了,回到家中,我总是会津津有味地翻看《少年文艺》。

正是在《少年文艺》上,我最初感受到了文学的气息。我爱看杂志上登的那些校园里、班级里的小说,我爱读描写母女亲情的故事。其中有一篇描写后母和孩子关系的小说《换了人间》,我至今还记得,甚至记得小说的插图。但是,我更爱看的,是《少年文艺》上的散文,尤其是描写草原、沙漠、湖泊的那些散文。

识字还不多的一二年级时,因为自小生活在弄堂里,从来没去过外地,连郊区也不曾到过,我总以为:我所生活的世界,就是由弄堂、由高高低低的楼房、由一条条马路和马路上的车辆组成的,天空也是一块一块、一长条一长条的。是读了《少年文艺》,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和城市截然不同的大江大河,还有草原、沙漠和湖泊。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草原、沙漠和湖泊那么神往,也许这些地方正是因为我根本到不了吧。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天空是蔚蓝色的,天地之间是连接在一起的,牛羊在绒毯一般的草地上吃草,马群在奔跑。还有挥动着长鞭放牧的小伙子。

无边无际的沙漠荒原,骆驼排着队缓缓走来,驼铃声声,歌声悠悠。沙漠的腹地,还有镜子一般的月牙泉。人们始终在猜测和争论,这泉水是从哪儿流来的。

烟波浩淼的湖泊,渔歌阵阵,夕阳映着晚归的帆影。岸边,是一个又一个炊烟袅袅的村庄,村庄里的农民们,既种田,又捕鱼……

哦,一篇篇散文,向我描述着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向我喁喁细语般介绍着世界各地的风貌。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吧,当命运让我去插队落户的时候,我并没有多少哀伤,相反还觉得,这下可以真正地见识大自然了。

顺便说一句,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我还喜欢读《少年文艺》上小作者们自己写的文章。“张抗抗”这个名字,我就是在《少年文艺》上认识的,我想象着这人一定是个胖小子,他的父母一定去抗美援朝了,才给他起这么一个名字。后来我认识了张抗抗,就对她说:你怎么是个姑娘,不是个胖小子?

[超级链接]

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

――怎样发现创作素材

叶辛

古人作文,有“意立,而辞从之以生”(黄侃《熔裁》)之说。意思是,有了想要表达的东西,才能有可吐之言。那么在生活中怎样捕捉到不断地催动着你创作的东西,亦即那“想要表达的东西”呢?这就要求有志于文学的同志多观察,多思考并多读。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始终保持着热情细心的观察,看得多了自会产生思考。年轻人开始的思考可能浅显一些,但是久思多想,便会渐渐地有一定的深度。而最能获得生活真切体验和深度的途径,就是投身于多姿多彩、波澜壮阔的生活中去。在生活的源泉中得到那“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东西。从文学的角度来讲,为使你思考得更有成效,就得多读。“搞电影的人是电影熏出来的,写小说的人是书本熏出来的。”虽然有一点儿玩笑的意味,还是有它一定的道理。读得多了,至少可以看明白人家是怎样思考种种生活现象的,人家是怎样在生活中捕捉到新意和那有意味的东西的,更别说还能学到人家的表达方式和修饰语言的能力哩。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的境界,就是在多读多思多观察的基础上获得的。这么说了一通似乎还有些空泛,举个例子吧。

记得是1984年初夏,我还在贵州生活的时候,省里报纸曾刊发一篇偏僻乡村为婚姻纠纷发生械斗的事,伤了一些人。看到这篇报道时,省里的一位作者随口说,因包办婚姻和封建意识酿成这类悲剧,恐怕只有在偏远的乡村里才有。在贵阳、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是不会有此类事发生的。我当时不同意道:封建余毒、家长意志左右子女的婚姻一类事,大城市里也是有的,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说这话的同时,我顿觉这是可以作成一篇小说的。这就是后来我写《家教》的触发点。随着这一触发的产生,我想起自己有些同学在恋爱婚姻上不那么顺利的经历,想起了在基层采访时,工会提供给我的职工离婚状况的介绍,想起了一些向我倾诉对家庭婚姻苦闷失望的读者来信……所有已留在笔记本上和虽没留在笔记本上但存在记忆里的东西,都涌了出来,激发着我尽快地把它写下来。

在写作生涯里,这个小小的例子是很平凡的,但它似乎也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留神观察,做有心人,多思多想,对创作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