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和复杂的生活环境中,众多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辅导员应该利用自身优势,从实践中挖掘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精心设计实施,培养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新世纪人才,这其中教师的期待效应即是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教师期待效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迅猛提高,人类生活的日益多元化,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要具备高质量的劳动素质,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但是,目前有许多人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和复杂的生活环境,一些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其别是一些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心理素质的含义
1948年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很大反响,使人们意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智力健康、情感健康等多个方面。随着这一定义的出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素质是指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符合社会基本要求,并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态度,也就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程度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人的主体性的核心成分。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它具有促进人发展的动力功能,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成长、成功,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情绪稳定乐观。它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喜怒哀乐,人皆有之,能正确面对这些复杂的情绪而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反应强度适中;积极情绪居多,保持一种轻松乐观的心态。
第二,意志坚强,能够承受挫折。能否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是一个人意志品质是否坚强的表现。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和目的性,并能随时控制自己的行动;做事情有始有终,遇到艰难险阻,能不屈不挠。
第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维持心理素质健康的重要条件。在人际交往中,一般表现为团结互助,乐于交际,尊重和接受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与人为善,真诚宽容。
第四,人格发展健全,能够自我悦纳。人格发展健全,是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人格的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如气质类型、信念、价值观等等。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不仅应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的能力、爱好等;还应该拥有坚定的信念,能够发扬自己的个性,健全自己的人格。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受到社会环境和生理发展的影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前者占主导地位,对学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它主要表现为:人的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行动上善于明辨是非,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在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下,能产生不怕艰险、勇往直前和持续拼搏的积极性;拥有健全的人格,能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人相互接纳、尊重、合作,做到了解他人、理解他人,对人真诚、善良,乐于帮助别人等。
但是,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心理、生理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成长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必然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也会导致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不健康的心理素质也随之产生。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重头戏,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前途。但对某些学生来说,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不是乐趣,而是沉重的压力,致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危机感和恐惧感;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给他们带来的往往不是鼓励和支持,反而是一种无形的负担。紧张的学习、升学就业压力使得他们出现了注意力分散、厌学等现象,最终导致学习焦虑,情绪压抑。面对多元化社会中存在的压力,大学生情绪容易激动,往往会出现“惟我”倾向 、闭锁、沮丧、忧郁、孤独等一系列不良情绪。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大都在父母精心呵护、溺爱中成长,生活无忧无虑,缺乏人生历练,独立意识较差。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往往不知所措,意志力薄弱;部分学生人格不健全,猜疑、独断、专横等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能力欠缺,许多学生经常会出现自卑、胆怯、自负、不随和等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面对各种竞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竞争,不会合作,缺乏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出现自私、嫉妒等心理问题。在处理各种事情时,经常犹豫不决,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自信心。更有某些严重的心理失常问题出现,如强迫症、自杀等,导致一幕幕悲剧上映。上述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面对青少年严重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三、教师期待效应与大学生成长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像教育家杜威所说的:“我们所需要的是学生以整个的身体和整个的心灵来到学校,并以更圆满发展的心灵和甚至更健全的身体离开学校。”
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教育者的期待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并使受教育者获得预期进步的规律。我们发现,教师期待效应在激发学生潜能、改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心理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造积极的期待效应,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全面了解学生;其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其三,激发学生的自信,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一步来说,教师期待效应的实质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心理素质。自主性心理素质包括自尊、自信、自律和自我激励等心理品质。自尊是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自信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自律是凭借意志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目标和要求;自我激励是身处逆境时不消沉、不气馁,敢于直面困难,哪怕孑然一身也要把孤独化为力量,奋力进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品德的形成都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持久的努力、顽强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而推动和维持这种学习和实践的心理素质就是具有极大自主性、能动性的自尊、自信、自律和自我激励的心理素质。这些自主性心理素质一般是以潜质的形式存在于个体身上的,它需要教师的激发和培养从而转化为现实的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鲍谥清,谭育红.素质教育与现代教学策略[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213-216.
[2]叶运生.素质教育在中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20.
[3]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
[4]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