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考纲解读

1.《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理解主要的资源问题,尤其是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矿产资源问题,并能结合具体的区域分析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 在分析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时,考生应重点掌握利用、保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方法,并能够科学分析不同区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二、知识网络

三、考点解读

(一)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

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活、生产的物质或能量。它主要有以下特征:

1.数量的有限性。

有限性,首先是针对所有的资源而言,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其次,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范围、种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生产规模要适度,资源开采量不应超过环境供给量或资源的再生量,要节约、适度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资源耗竭与生态破坏,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2.利用潜力的无限性。

无限性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范围、种类将不断扩大和提高。

3.分布的规律性。

自然资源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组成环境的各要素如气候、水文、地质等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地域差异性,导致陆地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地域差异性。不同类型的资源及其分布规律有所不同,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其分布都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地质规律。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不平衡性要求人们利用资源要因地制宜,资源要进行跨区域调配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4.地域组合的整体性。

它体现的是自然资源整体性的特征,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会形成一定的资源环境。许多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尤其是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对资源的利用,必须综合利用,统筹兼顾。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根据资源的属性,可以将资源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即矿产资源)两大类;按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宇宙资源、气候资源、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四种。

1.宇宙资源。

主要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如月球上的氦-3)。

2.气候资源。

指光照、热量、降水和风等,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数值特征和较大变率的自然资源。

3.陆地资源。

指陆地上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4.海洋资源。

主要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享有资源管辖权)。注意关注:日韩独岛(竹岛)问题、中日东海大陆架划分问题、南海之争问题、等。

(三)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传统生产模式(掠夺性开发)和消费模式(奢侈浪费)的不合理、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许多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资源正在日渐枯竭。资源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土地功能退化、水资源短缺、森林植被的破坏、湿地的消失、物种灭绝、矿产资源耗竭、能源危机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资源不足和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不同区域资源的差异(结构、数量方面)和经济的差异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资源跨区域调配实质是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生复习时应关注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大举措――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晋煤外运等;重要物资如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木材等在全球输运调配的情况。掌握输运线路,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

(四)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五)流域资源的综合开发

流域资源的综合开发,主要涉及流域内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影响与分析。水利工程的评价包括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和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主要从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评价则需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1.可行性评价。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和工程条件。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②工程条件: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

2.河流的开发与利用。

(1)水能资源开发:主要从河流流量大小、落差大小两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河流水量大、落差大的地方,水能资源丰富;反之,则水能资源贫乏。因此,河流在从山区流入平原或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方,水能资源大多比较丰富,如刚果河、我国的长江、黄河中上游、红水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

(2)水资源的利用:主要用于供水和农业灌溉,解决季节性供水不足问题主要靠修水库蓄水;改善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主要采取跨流域调水或修引水工程的方式。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澳大利亚有东水西调工程。

3.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影响评价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

(1)有利影。

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

(2)不利影响。

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六)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反映了生态状况的变化。针对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生态危机,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使土地退化状况趋于好转。

(七)能源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1.什么是能源资源。

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能源按利用状况可以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能源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提供动力。矿物类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同时还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世界能源的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能源的消费以煤炭为主(75%左右)。

2.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能源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这是因为,能源是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动力;同时,能源消费也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以非可再生的矿物类能源为主,它们的储量有限而且空间分布不均。因此,如何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成为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普遍紧张。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保证能源供应稳定,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应立足国内,发展国内能源生产,节能降耗,开发替代能源;还要积极实施能源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3.能源资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来分析。自然条件主要分析储存量等,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交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应着眼于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资源的外运能力;加强资源的加工转换;构建多条产业链,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

4.能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1)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①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②环境污染:工业“三废”污染。

(2)保护与治理的措施:①提高煤等资源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②调整产业结构。③治理“三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5.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的比较。

分析一个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地理区位、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四、题型回顾

例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图2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题思路】本题组考查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开发问题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知识模块, 该组试题以此为基础, 设置了“与煤炭、水能相比,开发风能的优势”“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四个问题,重点考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是人教必修三教材中“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相关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考生应注意材料中“地理位置”“沙漠”“戈壁”等有用信息的提取。第(2)题,考查建设风电场的有利自然条件,若误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作答,则不仅浪费宝贵的答题时间,而且可能造成评卷时的误判,从而导致失分。因此,沉着认真的审题,回答时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的组织语言,也是综合题得高分的关键。考生应在平时测试中有意识的注意到上述问题。

【参考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瓜州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完善;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进行调节、控制,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五、命题预测

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涉及水源地及耕地资源的保护等,这类试题一般要求考生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体现了当前高考关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问题。同时,高考命题不回避重要的国家和地区。

从考查的形式来看,高考试题往往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相关信息,并结合一定的区域背景设置问题,重点考查考生从图表和文字资料中获取信息,并{动运用相关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同时,该类试题设置的问题留给考生很大的思考空间,其要求考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并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

六、能力测试

读我国某种矿产品运输线路图(图3),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矿产品输出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及铝系列制品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薄型方向发展

2.该矿产品的运输能够( )

A.改善输入地区的环境质量

B.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

C.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D.有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3~4题。

3.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

4.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图4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图5),回答5~6题。

5.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的布局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6.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图6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8.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水Y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9.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7为中缅油气管道位置示意图及缅甸皎漂港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该管道南起缅甸皎漂港,从云南瑞丽进入昆明,然后再延伸至贵阳、重庆和南宁,已于2013年5月全线贯通。建成后,比绕道“危险、脆弱”的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国内,可缩短里程约1820海里。

(1)结合材料一,归纳皎漂港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该工程对我国的积极意义。

1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我国西部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牧业产值历年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55%以上。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利用当地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培育了种类繁多的作物品种。能源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比重大,但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生态环境差,能源开发难度大。

(1)分析甲所在区域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

(2)简述乙所在省区气温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列举青藏高原地区可以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并任选一种分析其丰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