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地图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地图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获得有关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以及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 。如何使学生准确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我认为,除了运用某些教学方法之外,还应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能。

【关键词】地图 记忆能力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在我教过的几届学生当中,个别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但唯有地理学科成绩突出。通过与他们谈话了解到, 他们觉得地理好学,因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地图就可以掌握下来。地图直观性较强,易于接受,学起来比 较轻松,于是他们就对地理产生了兴趣。由此可见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读图训练大体可分三步进行:

一展图。在教学过程中,将地理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或教师画黑板略图,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 指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说图。利用挂图或板图,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比如在讲“大洲和大洋”这节时,教师利用“东西半球 图”让学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讲清哪个是东半球,哪个是西半球;东西半球各 分布有哪几大洲,各大洋被哪几大洲包围;各大洲分别临近哪几大洋等。这样可使学生明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 分布,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绘图。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开始让学生在玻璃片上描绘出相应地图的轮廓,接着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玻璃片上独立填图,并用幻灯展示学生的玻璃片,进行相互比较,让学生自己 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良好的记忆能力是保证学生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地图教学,就要使学生能记得住,有所得。要想使学生能记住,必须先使他们感知的东西要鲜明、清晰、形象生动,这样才能使表象更丰富突出,以达到帮助学生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的目的。

1、熟悉地图增强记忆。要想记忆祖国34个省一级行政区,就要逐步在分区各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启发学生从省区的特征进行辨认,方法有以下三种。①从省区轮廓酷似的形象辨认。如山东省好似骆驼,黑龙江省好似小天鹅,辽宁省好似张嘴的犀牛头,云南省好似孔雀,湖北省好似青蛙等等。②从省区的大、小上来辨认如较大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自治区等,较小的省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台湾盛海南省等。③动手拼图,反复辨认学生经常看祖国政区图,往往不能把全国34个省区记住,如果让学生利用科技课材料“中国政区拼图”,反复练习,并举行拼图比赛,不需多久,学生就能记住各省区的形状。这样把需要记住的材料变成学生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让多种感官参加识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记忆效果。

2、用生动的文学性和趣味性的语言配合地图,再造表象,增强记忆。如:朗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著名诗句,并配合地图和景观图片,能生动地描绘出长江三峡山高谷深,坡陡流急,一泻千里的水流特征。

3、用板画示意图(即绘图讲解),突出形象性,增强记忆。如讲到东北林区山上和山下森林植物不同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简笔画引导学生观察。然后启发提问,引起学生思考、比较,山上和山下各生长什么植物?为什么同是一座山,山上和山下植物不同呢?最后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由于地势高低不同,气候也就不同,因此植物分布也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再指出地势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度的结论。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伽利略从观察教堂里铜吊灯的摇曳开始,发明了摆的等时定律。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步骤。学生的地理知识,感性认识是所有认识活动的基在础,因此要培养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地理图形、地理模型、地理标本等的观察能力。在众多的地理观察对象中,对地图的观察次数最多,观察者最普遍。学生对地图的观察,已从指图开始,并得到相应程度的训练,而填图练习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延续和深化,是对初步形成观察能力的巩固与强化。如在省区教学中,已初步培养了学生识省辨区的观察能力,即能够根据省区形状、大小区分省区。在课堂练习阶段,设计省区填充练习题,就能使初步获得的观察力得到及时巩固与提高,深化与发展。经常性的填图练习,学生观察能力就会得到长足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抽象化思维能力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在各种能力中居核心地位,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矗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多利用地图去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阐明地理规律是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地图不仅是联想“地”和“理”的纽带,而且是指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的钥匙。例如"东亚图"(地图册第一册18页)中的长江、黄河,它们既是一种形象的表现形式,又是表示长江、 黄河的特殊的抽象的符号(因为它去掉了很多特征,只抽象出其简单的特征,并用线条表示出来);既说明了 长江、黄河的准确位置,又反映了它们与其它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这就反映出运用地图进行思维的一般特点 ,即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巧妙结合。

五、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模型化”思维

思维的“模型化”可以促使人的思维定量化、形式化、科学化,在现代十分引人注目。新教材中的地图教 学对于培养学生掌握“模型化”思维方法,也有重要作用。地图是一种图形模型,它在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也可以作为直观教具和丰富教材内 容之用,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模型化”思维方法。新教材的地图模型,内容丰富多样,每一张图都可视为一个具体模型。据统计,仅第一册教材就有地图87张,也就是有87个图型模型,加上示意图、景观图等,共有234幅图象。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还有地图册。从这些 模型的研究对象上看,有状态模型,如政区图、地形图等;有过程模型,如各类经济联系图,资源分布图,气 候图等。都是学生开辟“模型化”思维的园地。

长期地、经常地对学生进行地图“模型化”思维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形式化、科学化,并逐渐掌握“ 模型化”思维的方法。如能将各种地图模型配合使用,将会产生更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