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七氟醚吸入对胃癌手术病人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七氟醚吸入对胃癌手术病人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胃癌手术病人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作用

方法:前瞻性、开放、随机、多中心、异氟醚平行对照临床研究,随机从2000年到2012年来我院接受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患者中选出58例,对患者在术时需要对其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预计手术持续时间在2~3h之间的成人择期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采用七氟醚进行吸入麻醉,对照组则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和苏醒时间以及计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的不良事件评价其安全性。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时特征均很平稳,三项指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七氟醚能有效地调控创伤性炎症反应,是胃癌根治手术患者选用的理想吸入。

关键词:胃癌 苏醒时间 七氟醚 成人 吸入麻醉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13-02

七氟醚是一种吸入式物,与传统的氯胺酮基础麻醉下给与小量阿片类药物和催眠镇静药物相比,七氟醚是芳香透明,相对无刺激性液体,引导期患者会处于一个较为平静的状态,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液动力学较平稳,肌松药用量小,术后苏醒快,而且醒得较透[1]。停药洗肺后患有时会表现为突然惊醒,咽部稍感不适,轻微躁动。目前吸入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已得到多种临床证实[5],文章针对七氟醚麻醉在肿瘤患者围术期对细胞因子的影响进行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试验一共选择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患者,共计5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42.78岁,患者出现肿瘤的位置包括有:胃窦部、胃体以及贲门胃底部三类。除此之外,患者的身高、体重、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方面的情况均没有较大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进行手术麻醉之前要对全部患者进行六小时的禁食以及四个小时的禁饮,然后采取麻醉。麻醉诱导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药,(芬太尼3ug/kg、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或罗库溴铵0.6mg/kg静注)。麻醉维持治疗组采用七氟醚,对照组麻醉维持则使用异氟醚,采用麻醉(GE Dash 4000) 生命监测仪对两组吸入和呼出七氟醚/异氟醚浓度进行平均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监测,还根据患者呼气末浓度调整给药剂量。手术开始前使麻醉深度达1.0MAC,麻醉过浅时,增加七氟醚或异氟醚的吸入浓度,但七氟醚的浓度不宜超过4%,必要时可追加芬太尼每次0.05~0.1mg,总量不超过0.5mg。手术结束前30 min避免使用芬太尼,不给予肌松药。手术结束时停止给予吸入和其他,吸纯氧5L/min。当呼气末吸入浓度降至0.2MAC时,静脉给予新斯的明2mg和阿托品1mg,拮抗残留肌松作用。在自主呼吸恢复后,定时对患者进行唤醒测试,看其能否睁眼。而对照组则在术中根据牵拉反应程度必要时追加氯胺酮,安定,芬太尼等药。

要在手术进行前,手术中以及手术结束时记录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待手术结束后再分别记录两组呼吸困难情况、恶心呕吐情况以及烦躁表现等副作用和患者的苏醒时间。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针对胃癌手术病人采用七氟醚吸入进行全身麻醉,可有效减轻患者所变现出来的临床应激反应,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吸入异氟醚对胃癌手术患者进行麻醉,这种应激反应依然存在。应激反应主要是由于临床手术所导致的伤害性刺激,如手术过程中造成的创伤部位及对临近相关的交感神经通路的破坏,所以现已有相关学者及专家建议在临床针对胃癌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采取吸入七氟醚可以达到较理想的镇痛和易于调控代谢的作用。

综合上述论著,临床采用七氟醚进行对胃癌手术病人进行麻醉,术后患者的多元醇通路激活的同时NO合成受到抑制情况显著低于采用异氟醚进行麻醉。提示相对于吸入全麻,采用七氟醚能较好地抑制胃癌乃至上腹部手术后的应激反应。而且,七氟醚能有效地调控创伤性炎症反应,是胃癌根治手术患者选用的理想吸入。

参考文献

[1] 李立环,薛玉良,岳云.心血管手术和麻醉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20

[2] 邱晓东,景亮.吸入麻醉临床应用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0,31(2):188~192

[3] 段世明.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