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审计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审计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审计的发展,以及审计教育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方法差异大、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整、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审计学教师尚未形成教师梯队、系统的审计教学案例资料难以获得。审计学课程教学有以下措施:建立体现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教师评价系统、培养活跃的审计学教师梯队、多种途径提高审计学课程的实践操作性、组织力量分阶段开发系统的审计教学案例系统。审计学教学改革措施通过三个层次来设置与实践,分别为知识的认知性层次、知识转化为能力层次、知识的“创新层次”。

[关键词]审计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81-02

1 前 言

21世纪是世界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时代。在此环境下,人类各个方面将要发生深刻变化,审计作为经济管理服务,履行监督和公正的职能,也必然要适应社会经济形态的这一重要变化。审计教育的先进程度又取决于审计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和审计教育方法的科学化。但是随着审计的快速发展,原来的审计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

2 审计教学出现的问题

审计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讲授审计学的教师专业知识面要非常宽,而且得不断更新知识;同时,审计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只有充分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培养目标。审计学的特点决定了: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还没有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教学方法差异大

由于每一位教师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理解不一,当然也存在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原因,教学方法差异很大。目前审计学教学方法主要为三大类:一类是侧重于理论,几乎不涉及实践案例,枯燥乏味;另一类是侧重于案例讲解,忽视了理论的应用,简单地列举相互独立的案例,特别强调会计知识的应用,使审计成为了变相考察会计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与真正的案例教学貌合神离;还有一类是理论与案例并重,将案例穿插到理论讲授中,是目前为止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但是仍然存在知识得不到系统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的问题。

2.2 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整

会计学的课程相关程度非常高,而审计学属于相关性最高的课程。教师应该熟练掌握九门课程的知识,才能完全胜任。这九门专业课中除了成本会计、会计学基础、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以外,其他五门都在不停地变化。审计学教师不但要不断更新这些基础知识,同时审计准则的不断颁布与修订也加剧了教师更新知识的难度。因此,目前审计学教师虽然大部分是审计、会计专业出身,但是由于没有精力完全更新和巩固相关知识,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实质上的不完整。这样就难以对审计事项深入分析,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2.3 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具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才能在讲授过程中用案例说明每一步骤的方法和必要性,同时使学生加深理解,印象深刻。但是,目前高校的教师来源渠道主要是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几乎很少引进审计实践领域的人才。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4 审计学教师尚未形成教师梯队

审计学教学需要多年的教学经验才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一个会计专业的审计教师应该建立教师梯队。目前,审计教师队伍仅仅限于需要人数的底线,一旦有一名教师调走或者进修,就要临时安排没有讲授过审计的教师接替工作,教学质量不稳定。此外,审计学教师连续代一门课,很少有机会参加审计实践和对外交流,缺乏“充电”机会,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5 系统的审计教学案例资料难以获得

目前,教学使用的审计案例大部分是针对于审计环节的某一个细节的证明举例,教学中很少有关于整个审计程序的系统案例的使用。这一现象产生有其客观原因:首先,原始单据获得难。由于实践中参与审计过程获得的资料,按照职业道德准则应该遵循保密原则,因此不能直接拿来作为原始单据。其次,审计资料太多。审计范围涉及一年的资料,由于多采用抽查法和逆查法,不能仿造会计模拟实习只提供几个月份的资料就可满足需要。最后,案例编写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审计学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3.1 建立体现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教师评价系统

学校的科研成果与教师学历构成固然重要,但是审计教学是其存在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该遵循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原则。教师评价系统是贯彻高校办学原则的有效手段。要改变教学现状,只有从调整评价系统入手。在评价系统中,加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分值,有助于引导教师在这方面投入精力,最终实现重视教学的目标。

3.2 培养活跃的审计学教师梯队

建立审计学教师梯队应该遵循有利于教学与科研提高的原则。首先,教师梯队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人数的确定方面,应该考虑教师轮流参与实践和对外交流的需要,至少应该高于最低需要量,避免出现非审计学教师临时代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其次,教师梯队要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教师梯队要建立定期对外交流的制度,以提高对专业前沿问题的把握。梯队内部要建立定期交流学习制度,提高整体科研水平。

3.3 多种途径提高审计学课程的实践操作性

要提高审计学课程实践操作性,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师独立联系审计实践单位和学校组织教师实践均可。另一条是直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可以和一些知名企业建立校企联合,使其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同时,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联系,既可以直接让学生了解审计过程。在这样的实践中,使学生消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增强对审计实务的了解,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4 组织力量分阶段开发系统的审计教学案例系统

审计教学案例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尽管要开发系统审计教学案例存在许多障碍,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周密的安排使其成为可能。开发过程应遵循:先部分后整体原则、先易后难原则、系统性原则、计划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和可修订性原则。

4 审计学教学改进措施实践方式和方法

审计学教学改革措施的实践模式通过三个层次来设置与实践,分别为知识的认知性层次、知识转化为能力层次、知识的“创新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具有其内在的联系和递进性质,故又称为叠进式教学模式。

4.1 知识的认知性教学

这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是以审计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作为纵线,以审计实务中不同的业务循环作为横线,由面到点,采用示意图法、列表法等对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解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使每一堂课都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对那些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预先把授课纲要告诉学生,并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回去思考,必要时让其他学生介入讨论。对一些较抽象的内容,先出案例,引导学生从特定情景出发,进行分析,从分析得出的结果,理解教材中的概念,知识要点。通过这一层次的教学与考核有利于帮助、引导学习者认知、消化、巩固和深化基本原理。同时,为第二层次的教学做准备。

4.2 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

这一层次的教学是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习者对已经准备好的审计事项或专题进行调查、讨论、分析,并编制出审计工作底稿及其他相关文字报告。主要的教学内容为审计计划编制, 控制测试及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的编写,五大业务循环实质性测试程序表的填制等。除课堂案例分析以外,还安排了模拟查账活动。整个活动,教师只提供被审查资料,提出查账基本要求,其他的安排均由学生按注册会计师要求去完成。学生在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既巩固了会计、税法、计算机等知识,又掌握了审计方法、技巧,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4.3 知识“创新层次”的教学

审计课程的教学任务不应只是传授书本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目的,我们设置了审计理论前沿的研究性学习层次。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国内外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与审计质量有关的相关因素如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变革,审计收费制度,审计业务的委托形式,独立性的保持,独立审计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等有关热点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开展互动式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参与作用。采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学过程从教师向学生传输信息向师生双向传输信息发展,使师生在教学中处于互动过程,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动者,能有表达自己观点、展示才能的机会和空间。这种启发互动式和发现式结合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变为主动,更乐意去探索新问题,新知识。

参考文献:

[1]赵素琴.知识经济与审计教育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1,18(3):88-89.

[2]庄恩岳,尹平.我国审计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995(5):21-22.

[3]范国正.谈高等审计教育的现状与改善措施[J].河北审计,1998(2):10-11.

[4]谢志明.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5):191-192.

[5]程李梅.改进审计教学方法的思考[J].广西审计,1999(4):43.

[6]李登明.关于审计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5(1):51-52.

[7]陈丹萍.现代审计教学方法的发展初探[J].中国审计,2000(12):55-57.

[8]王兴如,王会今.21世纪审计人员素质要求与现代审计教育[J].江淮论坛,2001(1):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