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慧心如兰 王小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兰花以质朴纯真的品质、千娇百媚的风姿、素雅内向的品格、无私奉献的幽香、坚强屹立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在中国有这样一位女人,她如兰花一样的坚强,一样的聪慧,一样的高贵,她就是王小慧。
曾经,慕尼黑市长吾德先生在“慕尼黑宝马展览会”上有这样一段异常精妙的开幕辞,他介绍了六位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十分有意思的重要的人物。
“一位是慕尼黑的非常有名的摄影家,一位是中国的建筑师,一位是很典型的巴伐利亚知识分子,一位是作家,一位是文化交流使者,一位是擅长于抽象艺术、观念艺术和肖像摄影的艺术家。”
这看上去是关于六个人的介绍,但却说的是一个人――王小慧。吾德先生这一段关于王小慧的介绍,非常准确地说出了王小慧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一位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成功、很出色的女人。
第一次接触王小慧,是在上海“首席公馆”的开业酒会上,在宾客云集的大堂中,她宛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细腻、温和、高贵。与王小慧进一步交谈,可以感觉到她的闲定自若,柔情似水,举手投足之间的风情万种。
“我是一个坚强的女人”
提起王小慧的成就,无法不与她曲折的经历联系到一起,那是1991年德国的圣灵降临节,王小慧和先生俞霖一起开车前往布拉格,在路上,他们非常开心,一直说笑一起唱歌,当时放的音乐磁带是他们最喜欢的歌剧《阿依达》,但谁也没想到,就在那天一场车祸损坏了她的容颜,夺走了她的丈夫。
在记者准备采访提纲之时,就想不要去碰触她的这段回忆,因为回忆是把一段伤痛重新经历一番。但面对这个问题时,王小慧很淡然,她说:“假如当时能够预先知道生命马上就会消失的话,我一定不会那么轻轻松松地过去,我想我可能会跟他说很多很多的话,会告诉他我非常非常地爱他……所以我觉得从那次事件开始,我发誓要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
王小慧告诉记者:“这样的经历,换了谁都会是重重的没有防备的一击,但面临这样的境遇,除了倒下就是飞翔,我选择了飞翔。”
丈夫离去了,但爱却永存在王小慧身边,并教会了王小慧去做一名生活的强者。王小慧说丈夫的去世可能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当时说要我搞艺术,放弃大学的教职,是因为他可以做我的后盾,这样子我走职业艺术家的路就会比较简单和容易。但当他不在时,我还坚持走艺术的道路的话,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我要面临艰难的挑战。可能我会付不起房租、买不起胶卷,甚至可能会去端盘子,开出租车来养活自己,就像国外许多艺术家那样。就是说我不知道自己能否仅仅靠艺术来谋生。在这种情形下,我还是坚持走艺术的路,这就是因为车祸这件事,准确地说受伤后在医院里对人生的冷静思考,使我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走下来了”。
王小慧喜欢三毛,她喜欢三毛的那种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不去在意别人怎么看她,是一个比较脱俗的人。但王小慧强调自己和三毛有很多的不同,她说:“我自己觉得我跟她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我是比较积极的一个人。碰到挫折也好,碰到苦难也好,我也会很难过,很低落,但我会慢慢用比较积极的心态去找到一个新的平衡。”三毛最后因为感情困扰选择了自杀,但王小慧却坚强地挺了过来,且活得异常精彩。
王小慧说自己有点像母亲,母亲生活特别坎坷,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失去了七位她最亲的人,但她没有倒下,自强不息,走了一条在那个年代不寻常的人生道路。直至现在也完全可以用“阳光”这个词来形容她,母亲可以去爱整个世界,而不像有的人总是在抱怨。所以对母亲,王小慧心存感激和崇拜,她告诉记者:“我想写一部关于母亲的小说,如果我所经历的是100年,她的将是500年,1000年,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磨难,什么样的坚韧和信念令她自始至终笑面人生,我想诉诸笔墨。”
这一个兰心蕙质的女人
说小慧是艺术家,还不够贴切,说她是作家,也不完善,不熟悉小慧的人觉得她是一个文化名人,频频出席各种活动,沉浸在被人群追捧的光环中;而熟悉她的人觉得她是一个文化“贩子”,把这边的风景在别处展示,用这边的“眼神”勾引别处的观众。王小慧自己则认为:“我仅是一个摄影师,其他类似‘影像艺术家’之类的头衔都是别人给我套上的,我的作品和尝试都围绕着摄影的本质和延伸。”
认识王小慧要从她的作品开始,作为一个在西方生活多年的女性摄影家,在每一幅照片中她试图传达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真实感受。王小慧说这种感受更多地来源于10年前的那场车祸,那场车祸改变了她的许多艺术观念。外表看似柔弱的她坚强地从阴影中走了出来,一边用艺术来填补她缺失爱情的空白,一边用孤独痛苦来滋养她的艺术。所以她的作品也从随意自由的“用心来看世界”的阶段上升为“用镜头去思考”的层面。这是王小慧自传《我的视觉日记》中清晰呈现的一切。
也许因为王小慧从小就喜爱用钢琴弹奏古典乐曲,《我的视觉日记》一书读来好像行云流水,字字句句表达了对生活和爱情返璞归真的追求。王小慧用她的细腻笔触,将十五年旅德途中的风风雨雨揉碎在斑斑驳驳碎银般的故国月色中,她小说般的传奇经历和优美的文笔配上精美的摄影作品,读来让人激情不已。王小慧用摄影“写”日记,无私袒露了她的心灵,展露给我们的是她那发自心底的爱,那种美丽,那种忧郁,那种伤痛,那种不甘倒下的勇敢和坚强,那种对自我的放逐和挑战,无论对谁,都是对心灵的一次美好而清澈的荡涤。
作为摄影家的王小慧,有着异于常人的审美观,她的摄影作品,很有灵性,感人心魄,不仅有形式美,更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当记者问到,在拍摄前,如何去构思取材时,王小慧告诉记者:“我的作品就是我内心处境的影子,构思取材完全忠实于我对生活和艺术的思考。”也许王小慧太有灵性了,那份女人天生的敏感,让她的很多作品都跑出了我们想象之外。
观赏王小慧的作品,可以感觉出她的创作从记录性到观念性的转变,从原来的那种比较直观的事物,如死去的动物、植物,燃烧的血衣、公墓、乌云下的十字架等,到现在的观念性的一些东西,如拍些枯萎的花、腐烂
的花、或者烧焦的花。对这种转变,王小慧说是自己思想上的一个升华,创作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她个人的生与死的经历了,而是通过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把它延伸到生命哲学的层面上。
王小慧离不开摄影,但现在的她已不再像以前一样背着相机到处去捕捉这个世界了,她说:“现在,我的艺术创作倾向于观念摄影和尝试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就像为了此次我的个人巡回大展,我进行了三个系列的观念摄影:《上海女孩》、《失落的天使》、《粉面桃花》,全部都是先进行艺术构思,然后再去实现拍摄的。”
与艺术和品位“私奔”
今天,我们看到的都是王小慧的成功,其实在艺术成功背后,王小慧也放弃了很多东西。为了做一名自由的职业艺术家,她放弃了演电影的机会、放弃了让人羡慕的大学教师的工作;为了不做重复性的工作,她放弃了有名的“Merian”出版社的稿约;为了无拘束地与艺术创作“私奔”,她放弃了众多爱慕者的追求。对这些,王小慧笑了笑,笑得很从容淡定,她说:“人总应学会放弃一些东西,但选择后,就要坚持走下去,常常就是这样一路走来,没有后悔和后怕,人生是一条单程的路。”
美丽的女人,都常常和品位走在了一起。我们发现出现在任何场合的王小慧,衣着总是那样优雅大方,神情是永远的从容自信,在她身上流露的是独有一股温婉、娴雅气质。王小慧的衣着搭配艳若桃李绽春,洁如兰生幽谷,宛如她的艺术。
对时尚,王小慧有自己的感悟,她说:“我所理解的时尚,是一种自然的优越感。拥有它,驾驭它,感觉很好。”也许就是这样的想法,让出席在每一个场合的王小慧都清淡如兰,透露着属于她的那份淡雅清新。
王小慧,这样一个慧心如兰的女子,总能带给我们属于她的那份特有的东西。她喜欢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的服装,她说那集质朴、基本、现代于一体,“褶皱”代表着未来新方向的崭新设计风格,有的全是充满梦幻色彩的创举;她还喜欢作家周国平的文字,她可以从中收获智慧和超然;她还喜欢摄影师瓦尔特・西尔斯(Walter Schels),她说也许是自己的经历,特能领悟到那“死亡之前再活一次”的冷酷却有情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