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重视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下来,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一定能够形成,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整体提高。

【关键词】良好习贯培养;措施

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了的学习行动方式,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定型。在小学阶段,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③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教师还要及时运用表扬与表扬性批评的方法,鼓励认真听讲的学生,纠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等不良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

二、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

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其做法是:①激疑启思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②情境激励法。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③操作悟理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学习活动中,要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边听边看边想,阅读数学课本时边读边思,作业时要边做边想;要引导学生全面地、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观察题、式、图,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抽象概括,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抓住关键,揭示规律;特别要注意培养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从书本中、演示中或反省错例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的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不良习惯。

三、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

从低年级开始,先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低年级学生还比较敢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表扬。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原因,怕问,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要耐心询问学生哪里不懂,要以鼓励、诱导、启发等尊重、爱护学生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切忌责怪。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发问。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和听课时,把疑难的地方随时画出来,特别是对书上的新课叙述部分,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细看深究习惯,哪怕对一个词产生疑问也要提出来。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帮助学生克服自卑不敢发问,满足于一般理解的倾向,教师对各类学生的质疑都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四、阅读课本习惯的培养

数学书需要重读、精读、巧读。

1、计算过程重点读。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

2、数学概念应精读。数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要力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

3、应用题要巧读。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

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其施为过程为:

(1)循着知识脉络初读,重感知。数学教材中的公式、法则、性质、概念等,往往只揭示基本的推理和步骤。初读教材,要循“序”而读。沿着教材所揭示的知识发生、发展顺序追根溯源,探索每一步骤推理的依据,依着数学知识的结构,将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从整体高度加强认识。

(2)围绕知识重点精读,求理解。数学教材中的文字,多为提示思想性文字和结论性文字,语言简炼、准确。要能掌握知识的完整性、严密性和系统性,就要在逐字逐句阅读的基础上精读,要斟词酌句,注重要点,把握精髓,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

(3)针对知识、“疑难”研读,得发展。研读教材,要对每一概念、法则进行分析、探讨,同时参阅其他书籍,对同一概念的不同阐述,同一例题的不同解法进行比较,随时针对“疑难”研究探讨。

(4)低年级,教给学生看数学课本的初步方法。看书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看,跟着教师有顺序的看课本上的插图,要数清图中各种物体的个数,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图解。教师要注意采用“先讲解后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

(5)中高年级,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读书的技巧。在普通读的基础上,重点内容,难理解的地方,注意勾画,认真推敲课本上的黑体字和方框中的内容,怎样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线段图与应用题的关系,如何看懂各种图表等。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数学教育与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武军《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易虹辉《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