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竹儿节节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次偶然的饭后散步
最近,我所带的大班开展了《种子的秘密》主题活动。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活动进行的过程就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我没有看到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愿望,他们的反应和表现都很平淡,那种异常兴奋的惊喜场面没有出现。
原本以为生长的主题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没想到一次偶然的饭后散步带来了新的思考。
幼儿园的西围墙边有一片小竹林,紧挨着小竹林的是我班的种植园地,里面开满了黄澄澄的油菜花。一天,午饭后,我带孩子们散步,孩子们被油菜花吸引住了,他们边看着油菜花,边把鼻子探进花丛中。突然调皮的孙羽墨喊了起来:“哇!这是什么呀?黑黑的、灰灰的,真好玩!”我和其他孩子一起凑过去,原来是悄悄从土里钻出来的竹笋,这里一个,那儿一个,仔细一看,还真不少。有的孩子边摸边抬头感叹:哇,一节一节的,好高啊!很多孩子低着头边观察边议论着:“它们会长大吗?”“长大后就是熊猫吃的竹子吗?”我一听,这不就是生长的主题吗。
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竹林,探访我们身边的朋友――竹。
探访竹林,体会生长
星期天,我先让父母们带着孩子去郊外、公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青青的竹子。
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和父母一起制作的竹子海报、收集的图片资料、竹制品。他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见闻和发现讲给小伙伴、老师听。
接着,我也带着孩子们走进我园的小竹林,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提出了许多好玩的问题。
“老师,竹子有根吗?”
“怎么有的竹子两头都埋在土里?”
“为什么有的竹竿是绿的,有的竹竿是黑色的?”
“为什么竹子是一节一节的?”
“竹笋长成竹子要多少天呀?”
在竹林中,孩子们一会儿看看这根竹笋,一会儿又被那根竹笋吸引,我很紧张又很担心地跟着孩子们后面,既害怕孩子踩坏竹笋又担心孩子会被竹子绊倒。我想:我何不让孩子们带着情感去亲近竹笋,认识竹子呢?孩子没有连续的对比观察怎么能知道竹笋一天会长高多少呢?于是我决定让孩子认领竹宝贝并连续观察自己的竹宝贝。
竹林里刚露出的春笋大约有二十多根,一人认领一根是不够的,我想这是幼儿跟同伴商量合作的好机会,于是孩子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两两自由结伴,合作认领一根竹笋宝贝进行照顾。他们各自用丝带给竹宝贝做了记号,给竹宝贝取了好听的名字,还对竹宝贝说悄悄话。回到教室,孩子们用图画的形式将自己的问题记录在“问题单”上,带回家再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
离园的时候孩子们依依不舍,担心竹宝贝在夜晚会害怕、会受凉。
竹笋长得真快,孩子们入园第一件事,都是先去看看自己的竹宝贝,跟竹宝贝说了悄悄话,然后才进教室。回到教室,他们都会争论一番,都说自己的竹笋宝贝长得快,长得高。
每天,我会带着孩子们去测量一下自己的竹笋宝贝。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使用工具,学会了记录数据。
生命各有精彩
一天天的观察,一次次的记录和查阅相关的资料,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原来竹子的生长只需要28天。我想如果我们不进行这个主题活动,孩子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竹笋长成竹子,只需要28天。
在多次的测量过程中,孩子们经历着失败、成功、失败、成功的过程,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找到答案,收获惊喜。
孩子们对竹子有了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对竹子充满了情感。在我班的美工区,他们自主选择工具,用油泥捏一捏心爱的竹子,竹子是空心的,找铅笔来帮忙;竹子是立体的,找玩具来帮忙,竹子是一节一节的,就把油泥切一切;教室里装饰的竹叶掉了,怎么办呢?孩子们找来剪刀剪出竹叶贴上去,惟妙惟肖。
孩子从竹林捡回的竹笋皮,可以做什么呢?他们发挥想象,用竹笋皮变出了高矮不同的房子、大树、汽车、小鱼……他们在画板上表现自己对竹林的认识,平时最顽皮的孩子也能安安静静地在竹林边专注地进行着他的写生活动。孩子们的竹林里竹子有远有近、有大有小,各有不同。他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手工制作了“熊猫和竹”,表达他们对熊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每一件制作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竹儿节节高,这个春天,我也和孩子们在绿色的竹林中体验成长。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